分享

美文:看山不是山 ----砚边手记

 用知识丰富生活 2016-10-18


宋代禅宗师说参禅有三境:一境看山是山,二境看山不是山,三境看山还是山。三个境言简意赅,13个字里,重复11个字,仅2字不同,就道出了人生禅修的三重境界。高妙!


“看山是山”如初来乍到,一切鲜活,像小孩子的眼睛,所到之处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好一个真实不虚的世界。这是大脑视觉对世间万像的初触。第三境“看山还是山”字面上与第一境相同,多了一个字“还”。这一字之多大有学问了,区别在视觉与心觉上。我理解为历经千山万水之大彻大悟,亦或是洗尽铅华见真淳。有点像一个企业家创业成为富豪之后,却愿意开启简单生活模式,人生禅修之至境。


最想说的是第二境“看山不是山”。此境妙哉!玄幻、肆意、自我、无羁…….会令我想到老子的大气又低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这境界里,“看天不是天,看水不是水,看你不是你,看哭不是哭,看我不是我……”,这易物、这心性、这自由随性、眼见与心见,像发现了宇宙的大秘密,该如何安放自己?又会想起“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说他痴迷,也是迷迷然在第二境里,乐其所哉啊,老庄子不怎么入世却是在方外悟道,他何其孤独又何其自在。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


这禅修的境界也适合画画。


看当代艺术家张晓刚早期的作品,东西大胆猜测也是遨游在第二境里。你看1987年的《遗梦集系列》,1989年的《长眠在头颅及守护者》,1988年的《生生不息》等会有所发现。尔后的《全家福》《大家庭》等系列作品开始走向自己更高的境界。不知道他还会走到什么样的至境,但我看到了他正在经历的艺术人生三境界。


有人一辈子在第一境,有人到了第二境,迷迷然找不着出口,最终也呆在第二境。人不可能从第一境直接飞到第三境。从第二境到第三境不经过第一境也没有,除非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东西。


尚且把我归纳为一个画者,觉得某东西草草经过第一境,摔了几个跟头,踉跄跌进第二境,正被眼前突如其来的景致迷得神魂颠倒,满脑子里想画的东西,手忙脚乱的涂鸦,就盼生出第三支手来帮忙。 一日做梦,似乎看见第三境,说可以让我去那里玩玩。醒来时心悦之后惶恐,刚来此境不久亦,一直不喜欢过猛的事物,此节奏超速,而超速行驶有危险。上邪有灵啊,仅让我揪起第三境一角,窥视。惊异复惊异!天机不可泄漏,不能说,自惭形秽此前不能达。


谢过上邪之后,忽又横增了些许放肆,变得胸有成竹,知有不言、仍需悟道。总是眼高手低,演绎着骑鹿追马的尴尬,可又常在走笔走彩行墨时,兴致中情绪激动,无法理智完成,于是,又将孔子之“绘事后素”言,自译为:待到激动兴奋过后,方可进行创作。


哈哈,恋上此境,妙不可言。在此撒野、打滚、胡说、指鹿为马又如何?一切皆在道行中。倘若,一但跨过“看山不是山”进入“看山还是山”的境域,是否归来,也是艰难了?


 胡耀兮2016年8月22日于桃花山居


画家圈专稿

由画家圈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