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露之后,做到这三件事,比吃任何东西都补!

 等待MYLOVE 2016-10-18

寒露后要做这三件事:勤保暖不露腿、19点后不进食、多喝水不憋尿。

寒露之后,做到这三件事,比吃任何东西都补!

“ 勤保暖 不露腿 ”

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人体的阳气逐渐收敛。此后不宜再“秋冻”,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脚部的保暖。这三个部位均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且肌肉较少、血管丰富,是主要的生理支撑点,一旦受寒,便会引起诸多疾患。

暖 颈

现代人都是手机低头族,有颈椎劳损的不在少数,再加上脖子本身就很娇贵,一旦受寒,便可能引发血管的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不利于脑部供血,诱发颈椎病或导致咳嗽、感冒。

建议:戴条围巾可有效保暖颈部。此外,宜经常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

暖 腰

中医认为,腰乃肾之府,肾是人体先天之本,喜暖怕寒,是人体重要的健康敏感区。对女性而言,由于处于带脉区,腰部受寒引起的气滞血瘀,会影响卵巢等生殖系统的机能,因此更需要注重腰部保暖。

建议:除了穿衣保暖外,时常用搓热的双手捂在肾俞穴上,借助手掌上的热量来温暖腰肾,同时双手顺时针按揉。

暖 脚

脚部有200多个穴位,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人的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应的敏感区或反射区。俗话说“脚冷冷全身”,寒露过后,一定要注意对双脚的保暖。

建议:穿上棉袜厚鞋,防止受寒。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的作用。泡脚时加些中草药效果更好,例如川椒、干姜、红花、当归、艾叶等。需注意的是,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以及孕妇使用前应询问医生。

寒露之后,做到这三件事,比吃任何东西都补!

“ 19点后 不进食 ”

一年24个节气,一天24个小时,每个小时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节气:晚上19点是一日小节令中的寒露,此时之后不宜进食。避免晚餐吃的太晚给身体带来疾病!

24小时对应24节气

3点立春,4点雨水,5点惊蛰,6点春分,7点清明,8点谷雨;9点立夏,10点小满,11点芒种,12点夏至,13点小暑,14点大暑;15点立秋,16点处暑,17点白露,18点秋分,19点寒露,20点霜降;21点立冬,22点小雪,23点大雪,24点冬至,1点小寒,2点大寒。

土耳其一项研究追踪调查了721名平均年龄53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现晚上7点后进食、或就寝前两小时内的进食者,夜间血压不降、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不进食者的2.8倍。其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会高得多。

因此,晚餐最好在7点前就要解决掉!过了7点,肠胃消化的黄金时段已过、胃液减少、胃动力变差,如果此后才吃晚餐,最好也少吃一些,5分饱就足够了。

寒露之后,做到这三件事,比吃任何东西都补!

“ 多喝水 不憋尿 ”

秋季天气干燥,需要多喝水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一旦缺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容易被粘稠的血液堵住,从而诱发心肌梗塞。尤其寒露后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更要注意清晨和晚间适量饮水,稀释血液,防止栓塞。

需要提醒的是,夜间不要因为怕冷而憋尿,尿液中含有毒素,如果长时间储存在体内,易诱发膀胱炎。高血压患者还容易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