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文化】诗中自有养生道

 老沔城人 2016-10-19


【诗词文化】


 
诗中自有养生道
 



    我国不少古诗蕴涵着丰富的养生哲理。读古诗,不仅可以陶冶性情,而且还能从中学到古代人的养生方法。  
 
    1.旅游养生

    清代诗人袁枚的长寿经中,把旅游列为很重要的一条。他写道:“老行千里全凭胆,吟向干峰屡掉头。总觉名山似名山,不蒙一见不甘休。”道出了他之所以长寿,主要在于长期进行旅游活动,身体得到锻炼的结果。他“生于康熙,长于雍正,仕于乾隆,老于嘉庆”,终年82岁。故时有诗人送他“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的寿词以颂之。苏东坡也说:“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可见,旅游走动对长寿的重要性。

    2.睡眠养生

    陆游写道:“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这极言睡眠对于长寿的重要性。“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这是宋代文豪苏东坡赠给一位好友的养生格言。在这里苏轼特别提出早点休息,以保证睡眠充足的养生之道。

    3.喝粥养生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陆游把喝粥的好处描写得淋漓尽致。的确,常食粥不仅能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还能润肺养胃,调节代谢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4.梳头养生

    常梳头,刺激头部穴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陆游深谙此道,他在诗中多次写道:“客稀每闭,意闷熏梳头。”“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

    5.护脚养生

    陆游在一首诗中写道:“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肠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雅孙渐长解烧汤。”这说出了天天冼脚,会使心情舒畅的感觉。苏东坡则在他的诗中叙述了热水冼脚的妙处:“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6.运动养生

    陆游养生的一个要点就是多运动。他在看书写作之余,常常扫地、种花,或者和曾孙子嬉戏。比如扫地,他写道:“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气血。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一如扫地去,延年直差易。”还有种花,他写道:“芸兰移取偏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里,老翁七十尚童心。”再如嬉戏,他说:“整书拂几当闲嬉,肘取曾孙竹马骑。故放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 

    7.情志养生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自号“乐天”,然而,生逢乱世,饱受折磨,致使他病痛缠身,到了不惑之年,方知“不得长欢乐”,是“人生不满百”的原因,从而开始注意情志养生:“以道活心气,终岁得晏然”,逐渐变成了真正的“乐天派”人物。诗云:“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洋溢着诗人正确对待老与病的观念。“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绿未及车先悬”。致使退休后,他生活清闲,致力于诗歌创作。“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未全消”,正是其乐天精神的自我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