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岚县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助推精准扶贫

 飞扬AB 2016-10-19

在吕梁,提起土豆,理应想到岚县。岚县境内平均海拔1415米,气候寒凉,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且土壤多为沙壤土,富含腐殖质,含钾高,微量元素全面而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种植马铃薯优势。

就连刚刚上任不久的市委书记王清宪在调研时也把土豆产业作为岚县行的主要课题,并强调要把土豆作为一项扶贫产业、致富产业,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变为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的优势,走出一条真正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新路子。

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时间节点和良好的政策机遇让岚县土豆多了超凡脱俗的变数。作为全市马铃薯主要产区,岚县把握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开拓着创新发展的新思路,硬是在马铃薯地里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径,在全市脱贫攻坚路上率先而为。

资金支持:为产业发展增动力 为精准扶贫强实力

2013年到2015年,岚县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量及马铃薯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三连增”。尤其是去年以来,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30万亩,占到全县总耕地面积的39.5%,人均1.8亩,总产48万吨,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6亿元,销售30万吨,全县靠马铃薯农民人均增收22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7%。目前,马铃薯产业覆盖了全县12个乡镇112个贫困村、17022贫困户,涉及贫困人口54470人,占从业农户的33%,已经成为了该县推进扶贫攻坚,实现富民强县的一大农业主导产业。

数字往往最有说服力。这些数字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岚县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上舍得投入、甘于投入、真于实干的发展干劲。岚县王狮乡乡长李书林列举的一个例子更加印证了岚县在马铃薯种植方面的补助力度:全县微型薯在王狮乡的补助分配额度是100亩,一户平均0.5亩,一亩补助达到600元。

类似这样的补助措施还有许多。今年岚县政府要在帮助康农薯业完成7000平米微型薯繁育智能温室的基础上,新建微型薯繁育智能温室3500平米,再通过金融贷款扶持进一步扩大规模,使康农薯业年繁育微型薯能力达到5000万粒;在800亩原种繁育基地上投资200万元。每亩补贴2500元,用于购买微型薯;1万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上投资400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290万元,农委项目资金30万元,实施8000亩;扶贫项目资金80万元,实施2000亩。每亩补贴400元,用于购买原种。同时,在5万亩绿色薯基地基地、200亩有机薯基地、300亩玉米套种马铃薯增产增效技术试验基地、400亩极早熟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600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以及“三品一标”马铃薯产品认证等12个方面都有资金投入,总计投入资金高达2710万元。

为提高更多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该县还为加入基地的村民免费提供脱毒种薯和一定数量的拱棚膜,并下发了每亩1000元的财政资金,作为农民购买拱棚架等农资的补助金。

刘亮明是王狮乡敦厚村主任,也是该村兴民薯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村里的“土豆经纪人”。他说,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除保留一小部分土地种蔬菜、玉米外,剩余的耕地都加入了极早熟马铃薯和绿色商品马铃薯基地。刘亮明算了笔账:“敦厚村的耕地在雨水充足的情况下亩产能够达到4000斤,按照今年上半年土豆的市场价1.3元左右计算,贫困户每亩可以有5000左右的收益。”

李书林介绍,县里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措施吸引带动了很多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到种植马铃薯的行列,目前全乡90%的贫困户大面积种植马铃薯,也都享受到了县里的财政补贴政策。正在地里劳作的王狮乡史家庄村66岁的王庆禄老人说,“今年我也多种了5亩马玲说,等明年打算把我家剩下的耕地也都种上马铃薯,这样二娃娃娶媳妇的钱就有了!”

技术扶持:为产业发展挖潜力 为精准扶贫聚智力

初夏时节,在岚县河口乡王家村,整齐的田垄,洁白的塑料膜犹如棉被般覆盖在黄土地上,村民们行走其中,除草、拆棚、翻膜……据王家村村支书王爱珍介绍说:“这一片地是极早熟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基地运用的双膜覆盖技术能够让马铃薯的播种日期提前一个月,这样马铃薯也能提前一月上市”。

双膜覆盖技术是中国科协农技协薯网引进的,并且有专业技术人员给予种植户指导。岚县作为中国科协定点扶贫的国家级贫困县。中国科协针对实际情况对精准扶贫做出了创新举措。他们以马铃薯种植技术和效益提升为突破口,让岚县政府与中国薯网达成“PPP”合作。中国科协专家库成员组成活动专家组负责智力培训和技术保障,下拨中国科协扶贫资金到岚县政府,岚县政府再将扶贫款落实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并组织农户合作社或农户在中国薯网交易平台开立交易账户,农资采购由中国薯网提供采购计划,实行网上交易统一采购;农资采购资金支付由专用账户经费按农户单位采购数额支付到位。

岚县还与省农科院达成了科技创新战略协议,在马铃薯种植、加工、储藏等方面破解技术难题。先后聘请了省、市专家给马铃薯技术员和种植户授课,提升了本土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指导种植能力。同时推行技术承包责任制,结合精准扶贫,采取包村、保户的办法,开展技术培训和业务知识传授活动。“县里还积极组织马铃薯种植户和马铃薯经纪人参加各类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引导马铃薯产业扩大规模、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质量效益。目前,全县马铃薯加工企业和作坊发展到100多个,产品达到10多种,以土豆为主的岚县风味美食有100多种”,岚县扶贫办李茂山介绍说。

正是源于这样的技术力量,岚县的马铃薯种植不仅有了规模,更重要的是有了标准。在每一块种植示范基地,都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操作规程、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服务和统一生产建档”,使得“地块有了编号、生产有了记录、产品有了标签、质量有了追溯”,全县30万亩马铃薯真正实现了标准化种植全覆盖。

在岚县河口乡范家口村村支书、主任范林珍的办公桌上有这样一份表,表中详细记录了该村马铃薯种植户的详细信息,精确到户到人,细致到每个人的联系方式,帮扶亩数,等等。在技术扶持方面,岚县在各个生产环节都为种植户提供覆盖式、精准式技术服务,针对性地对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生产、地膜覆盖、双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作业等先进实用生产技术进行指导和培训。“表中的大部分贫困户都要接受这些方面的技术指导,这样使得全村的贫困户有了种植的积极性。”在一旁的王家村建福千亩科技示范种植专业合作社康建福看着表中的信息更是踌躇满志。

品牌塑造:为产业发展激活力 为精准扶贫添内力

产业发展不是赤裸裸地拿经济效果做幌子,更需要提升产业发展内涵,更需要从文化中寻找更多的产业发展动力源头。“把产品变成商品,把商品卖成品牌。”这句话深刻反映出岚县县委、县政府在马铃薯产业发展方面的思路和具体行动。

在去年举办的的第四届中国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岚县县委、县政府巧妙利用这一机会,举办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岚县马铃薯推介暨《土豆花儿开》 MV 发布会。发布会上展示了多个土豆品种和20多种土豆美食,让观展者有机会与土豆和土豆宴亲密接触。

这只是岚县在文化方面助推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去年开始,岚县还成功举办了首届富有创意的全国第一个“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节,漫山遍野的土豆花银装素裹,芳香四溢,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被誉为“最美中国第一花——岚县土豆花”、“南有婺源油菜花北有岚县土豆花”,引起了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歌曲《土豆花儿开》就是这样脍炙人口,透着泥土芳香,充满艺术家扎根基层,为人民而唱、为时代放歌的艺术作品。除此之外,该县还抓住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组建成立了岚县马铃薯主粮化推进团队、岚县土豆宴研发营销团队和岚县马铃薯精深加工转化团队,狠抓特色餐饮开发,逐步向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全国大中城市输送岚县马铃薯特色餐饮制作人才,扩大岚县马铃薯消费范围,促进农民增收。第二届“土豆花开”旅游文化节也将在8月份举办,今年的文化节将如何进行、如何推进,河口乡党委书记梁建光说:“将通过文化节的举办,进一步提升河口乡魅力乡村、生态休闲的旅游整体形象,主打‘土豆花’景观、‘土豆宴’文化、‘农家’休闲三大品牌,有效推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精准脱贫。”

品牌即文化,文化即活力。近年来,岚县政府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上更加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先后完成了20万亩马铃薯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2万吨绿色产品认证,创建了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岚县马铃薯”成为了农业部认证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在中国马铃薯大会、世界马铃薯大会、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国际研讨会上频频亮相,极大地提高了岚县马铃薯的知名度。正如该县县长乔云所说,县里注册了“岚县土豆”商标,成立了马铃薯协会,岚县马铃薯产业正在从粗放式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以后马铃薯种植必将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增强动力、挖掘潜力、提升活力,岚县瞄准了“土豆产业”,靶准了脱贫方向,在岚州大地,马铃薯产业正成为全市脱贫致富、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引擎。

(冯海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