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术论述】中华武术的跨时代杰作---三拳合一

 tjboyue 2016-10-19

       电影《一代宗师》,以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拳合一的故事,告诉广大观众,一代武术宗师带着他的大徒弟从北方来到商务繁华的广州,一代宗师的大徒弟用宗师传授的三拳合一既挑战、也应战,所向披靡,打遍广州无敌手,三拳合一名声大振。可是,宗师的大徒弟经不起金钱诱惑,沦为金钱的奴隶,为虎作伥,用三拳合一戕害武林。宗师出面苦口婆心规劝徒弟,徒弟不但不听,还用宗师传授的三拳合一将宗师打死。宗师女儿为报父仇,南下广州,找到大师兄,用她父亲传授给他们,他们一知半解的猿猴献桃,送大师兄上路,清理了门户,可她也身负重伤,从此远走他乡,隐姓埋名,三拳合一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近百年时间过去,三拳合一在武林仅仅是一个传说,许多武术人氏根据传说修炼三拳合一,却心有余力不足,三拳合一很难融合,而止步不前。究其原因,不是三拳合一没有理论依据,也不是三拳合一不符合武学拳理,而是三拳不能有机融合,而互为排斥。三拳合一留给武林的是不成形的构想,是一个没有共同技术基础的说法。

八卦掌

通背拳

通背剑表演


王之和拳法

        一百多年前,中华儿女的有识之士,发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为了强我中华,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远渡重洋,去西方学习科学技术与治国方略,更多的中华儿女,刻苦学习与传承中华武术,随时准备报效国家。孙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术大师孙禄堂提出三拳合一构想,就是这个时期,中华武术发展到鼎盛阶段,《太极拳论》的诞生,催生了内、外家拳的划定。内家拳最具代表性的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吸引了众多的优秀中华儿女修炼、研究、传承。武术大师孙禄堂先生,综合修炼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提出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拳合一,其技击功能,能够大大超越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拳中的任何一拳所具有的技击功能,可惠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是个划时代的构想。遗憾的是,要做到三拳合一,必须提炼三拳特性至极,并为三拳建立共同的技术基础。孙禄堂大师作了努力,武林的推波助澜寥寥无几,一代大师的构想的确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炮拳

龙形

金鸡抖翎

燕子抄水

        中华武术能够屹立东方,成为不朽的东方文明象征,能够吸引了大量武林高手与体育工作者深入探讨、研究、传承,就在于中华武术有一批接一批的优秀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小家为大家,传递正能量,无私地将一辈子修炼的武术、研发的成果拿出来,惠及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孙禄堂大师提出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拳合一,一下子把内家拳里最优秀、传播最广泛的拳种提升到一个非常高的地位。由于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拳技术之间没有共同的基础,就不能在同一个形式下直接互相转换。因为三拳合一的最终体现在人的能力上,而不是在任何形式上,不能产生三拳合一的最佳效果。形意拳的三体式步,八卦掌的趟泥步,太极拳的大弓箭步、大马步,其技术发挥都是在这种形势下直接互相转换,步法的不一致,运用时需要通过一个较明显的调整过程,才能步法统一。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拳是叠加关系,不能从形意拳、八卦掌形式直接演化成太极拳形式;太极拳形式也不能直接演化为形意拳、八卦掌形式。而武学的提升是个不断融合的过程,单独练就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如果在基本规矩上没有进一步的提炼和创新,其融合的程度就不可能达到完备。由此可见,孙禄堂先生提出的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拳合一,构想是划时代的,其兼容性却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代武术大师解决不了三拳共同的技术基础兼容问题,不能有效突破这一瓶颈,三拳合一在中华武林仅仅是一个构想、一个提议、一个说法而已,无法在大庭广众中推广开来,也难创造条件,提供给后人修炼。

   

吴世贵

         到了上过世纪的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为中华武术的发展注入活力,中华武术掀起发展的新高潮。许多老拳师非常珍惜这一发展机遇,纷纷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倾其所能,传授独门武术技术、武术技巧给后人,许多武林留下的遗憾,被挖掘出来,寻求攻克的路径与良方。我的师父王之和先生年轻时曾拜中华武术大师修剑痴、刘智、张策为师,向修剑痴、刘智学习了直手通背拳,向张策学习了横手通背拳,通过他的苦思苦练,综合修剑痴、刘智、张策三位武术大师的直手通背拳与横手通背拳特点,自创独门武功纵横通背拳。纵横通背拳中有你(横手通背拳),也有我(直手通背拳),而且直手通背拳与横手通背拳两拳融会贯通,且有所升华。王之和先生把他毕身修炼的纵横通背拳谱献给国家体委,马上得到国家体委,中国武协的认可与肯定。王之和先生当时已是八十多岁风烛残年的老人,国家授予他终身成就奖荣誉,激励他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他认为直手通背拳与横手通背拳相容相通,可合二为一,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三拳只要统一在三体式步法上,其运动速度、技术基础、武理拳法就能融合贯通。他提议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三拳基本功一起练,三拳套路一起打,只遗憾我们这些弟子忙于事业、忙于工作,还要承接各自家庭的担子,心有余力不足,未能按照王之和先生的要求去实践。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跟王之和先生学拳的我们,现在陆续退休,时间可由自己自由支配,学拳练武可随心所欲。在研修王之和先生传授的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的过程中,发现按照王之和先生当年教导的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三拳基本功一起练、三拳套路一起打,形成常态化,武艺突飞猛进,一两年时间,就能追上甚至超越十年八年不间断练武的人。贵阳市的武林朋友亲眼目睹我们长足的进步,非常希望与我们师兄弟分享训练成果。我们重基本功练习,以浑圆桩练入静,练心、神、意、气;以形意拳的五行拳、八卦掌的转圈、通背拳的五行掌、四劈山、紧发五手练动功,练手、眼、身法、步;古人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每天坚持站桩,从静力训练开始,并不是静而不动,只是相对于动力训练的“静”,此静表面上看是不动,人体随着缓慢吸气、呼气,带动着意念,带动着身体的部位暗流涌动,倒海翻江,为丹田锻造能量,储聚能量,提升能量。人体肌肉跟随呼吸一张一弛,与人的意念整合为一,一招一式完全与一呼一吸融合,气到力到,力到气到,练就的武术功夫达到极致。紧接着转入基本功单操练习,自然完成静力训练与动力训练相结合的练习,功夫突飞猛进,必然大有成效。正所谓静以养神,动以养形,静练心、神、意、气,动练手、眼、身法、步,内含不同,各司其职。

小健

       三拳合一的呼吸吐纳,吸气准备,呼气出招,拳到气到,气到拳到,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皆可共用。站一个浑圆桩,体现在内家拳理上。也就是说,武术动作、招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形其理形同自然,道法自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智慧的结晶,只要按照武术老师教授的动作要领,跟着学,跟着练,结合一招一式、一张一弛开动脑筋,吸收消化,融会贯通,就能在研修内家拳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渐行渐远。特别是形意拳的三体式,既是内家拳的母拳,也是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三拳合一技术基础。八卦掌鸿雁出群,就是活脱脱的三体式,只是多了个扭腰坐胯的八卦掌特点动作;通背拳五行掌、四劈山、紧发五手单操,采用三体式步法,似虚步非虚步,似马步非马步,进可攻、退可守,就能够不变应万变。经过长期的训练,可培养人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更能完备三拳合一的技术基础的修炼。

     《易经》讲三,天一地二交合便三生万物。天、地、人,三才合一,道法自然。三是自然规律,是定数,在宇宙间没有一种物质能够例外,无三不成理,有三才存在、才发展、才壮大,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由此可见,三是任何物质产生、存在、发展之定数。用在三拳合一上,恰到好处,是中华武术的发展与精进的理论依据。传承中华武术,武林人氏竭尽全力,一旦出现武术大师这样的杰出人才,就促使武术二次飞跃。孙禄堂大师提出三拳合一的构想;王之和大师用他的纵横通背拳整合、完善三拳合一;王之和的弟子周锦龙、王祖辉接前辈的班,采用亲身练就的三拳合一,总结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编排综合套路充实三拳合一,其运动速度一致,符合三拳合一的运动轨迹,是技击性、健身性、观赏性三性的具体表现,强身健体,御敌防辱,形同自然,道法自然。还一改内家拳难学难练,短时间内难有建树的状态,学拳快入门,功夫能突飞猛进。三拳合一的产生与传承,既是中华武术的高境界,也是中华武术向前发展的结果。三拳合一,恰好与现代经济运作的强强组合不谋而合,行拳有形意拳的沉稳、厚重;有八卦掌的轻灵、飘逸;有通背拳的冷脆、鞭长;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三种拳法互为渗透,互为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同自然,道法自然,三拳合一不再是构想,是说法,是可自然转换,相互融合,变成实实在在的三拳合一,成为跨时代的杰作。

      当然,不可否认三拳合一在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之上,而三拳合一的基本功修炼与单操、套路修炼,蕴涵丰富,技理相通,有艺无止境之感,就在于三拳合一能升华内家拳的训练效果,更能精进三拳合一的功夫,让参训的人自觉形成常态化,自己感受武术技艺的突飞猛进。只有常态化,人体肌肉才会留下深刻记忆,达到熟能生巧的高境界,出现水滴石穿的好效果。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三拳合一,符合易经原理,符合武学拳理,这个跨时代的构想,经过王之和先生与他的弟子不断提炼、创新,三拳合一的巨大能量已经迸发出来,推动中华武术的进步与发展。在林城贵阳,年轻人喜欢修炼,活了一个甲子的老年人,退休了,一样能够修炼,可以修炼,一下子得到武林同道的认可与好评,大家一起练拳,一起交流,一起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一起传承三拳合一,光大中华武术。

                       (一杯老酒撰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