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臭”字

 新冬瓜排骨汤 2016-10-20

“臭”字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产生了。甲骨文的写法,像一条狗的头上安着个大鼻子,狗的鼻子闻东西特别灵敏,所以“臭”字本来的意义就是用鼻子闻东西的“嗅”。鼻子闻的是气味,因此“臭”字便引申出了“气味”的意义,无论是香味、臭味或者不香不臭的气味,都可以叫“臭”。为了区别它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人将“闻气味”的动词“臭”加上“口”旁写成“嗅”,而将不加“口”的“臭”仍然作名词(气味)使用。这两个字虽然分了工,但读音并没有变化,都读xiù。后来,作名词的“臭”意义又有了引申,在某些情况下,只表示像坏鸡蛋那样难闻的气味,如:脚臭、骚臭、臭虫、臭鱼。表示这一意义的“臭”,字音也起了变化,读作chòu 。


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读xiù的“臭”和读chòu 的“臭”是能够区别的。例如:“臭豆腐”“臭冬瓜”的“臭”应当读chòu ;“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这句话中的“臭”应当读xiù。但是,对于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某些词语中“臭”字的读音,就需要花点心思去辨别了。一不留神,就可能读错。例如:“遗臭万年”“浑身铜臭”的“臭”,大概没有问题;“乳臭未干”“臭味相投”呢?恐怕就难说了。


“乳臭未干”的“臭”,我就听到不少人把它念成chòu 。  其实“乳臭”是指小孩身上的奶腥味,虽然也不太好闻,但与“臭虫”“臭冬瓜”的“臭”毕竟不同。这个“臭”字,它的意义仍然是“气味”,应当读xiù。


“臭味相投”的“臭”,情况有些复杂,需要仔细辨别。在古代的文言或白话小说中,“臭味相投”几乎都用来表示双方知趣、性格互相投合,并不包括贬义。例如:

《节侠记》:“诸公青云贵客,臭味相投。

《醒世恒言》:“这二位官人,为官也都清正,因此臭味相投。

这两例中“臭味相投”的“臭”,是个中性词,不含贬义,应当读xiù。

但是到了现代,“臭味相投”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只用来形容两个品质庸俗低劣的人互相迎合和勾结。这个“臭”字应当读chòu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