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诱发癌症的因素,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枪

 何裕民 2020-09-11

一般,人们认为诱发恶性肿瘤和癌症的种种因素之中,最重要、最突出的因素就是生活方式,它对癌症的贡献率最大。

癌——“吃出来”的疾病

在今天的中国,民众在饮食营养问题上,存在着很多知识上的误区。例如:人是铁饭是钢,吃得越多越好?营养越多越好?补益越多越好?人们缺蛋白质,蛋白质等于营养?——所有这些,皆非也。

特别是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这几年快速攀升。有一个典型的数据显示:上海西部有一个区,1997年和1987年相比较,这个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翻了一番,而促使其翻一番的因素就是饮食结构。城市女性之所以容易患乳腺癌,与长期工作压力、生活不规律、晚婚晚育、内分泌紊乱以及缺少锻炼相关,特别是与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肥胖的关系密切。


而胰腺癌也是非常典型的吃出来的癌症。胰腺癌原本是很小的癌种,发病率比较低。但以上海地区胰腺癌发病数量来看,短短八九年时间就翻了几番,飙升到上海男性十大高发癌症之列。其发病有两大因素,一是营养太好、应酬太多、喝酒太多,一是这个人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还有些相关事实证明:饮食不洁、饮用不洁水与肝癌发生关系密切;食用腌制食物,如咸菜、酸菜和咸鱼与食道癌、鼻咽癌相关。

癌——内心纠结的恶果

我有个同事,性格细腻,心眼也比较小,平时总是闷闷不乐的,有点抑郁倾向。工作也不太顺利,夫妻关系不太和谐。当时,我旁敲侧击说过她很多次,提醒她有抑郁倾向,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否则,真会出问题。可她不听我的劝告,结果在41岁时,先是患了乳腺癌,后又患了卵巢癌。

生了癌之后,她找我求治,我就直接指出了她的性格弱点。她这回是真心的接受了,但也承认自己改不了。最终,这个人还是走了。我们后来私下讨论,认为她生癌,个性因素不是起到20-30%,而是起到了60-70%的作用,因为她的个性太抑郁、敏感、多疑了。


周围还有些五十岁左右的胃癌患者,不论男女,绝大多数都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看起来很谦和的人。实际上,这种类型的人,都有压抑自我的倾向,表面上看不出来,内心却有可能愤愤不平。

而还有一些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食道癌患者往往性格急躁,发病前一两年,往往有过巨大的精神刺激。有些是因为人际关系不好,平时生活压力倍增,导致“肝胆不和”所致。

以上事实表明,心理因素、个性因素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原因。

告别生活陋习,守住健康

1.生活方式致病是多环节叠加,要注意叠加效应!人们常常谈论“管好嘴、迈开腿”不无道理,饮食“少吃一口,多活一天”;劳作,需要,但不可大疲;欲求,有所克制,切莫贪得无厌;性欲,不可放纵;七情,动而中节;郁怒,随怒随消;说话,省言简语…!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优化生活方式、安顿好心等等。


2.更多融入自然。户外运动能使人吸收比平常多几倍的氧。人体的呼吸量增多,呼吸频率加快,通过体内气体交换,可将一些致癌物排出体外,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即使得了癌症,加强氧的吸入量也有明显的抗癌功效,身体康复较快,也能延长生命。运动可大大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同时加快血液循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