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Purefact 2016-10-20

  公元322年,东晋元帝永昌元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臣王导一日从宫中回家,掩上房门失声痛哭。

  魏晋时期,门阀世族最讲究的就是气度二字,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王导如此失态,令他的儿子们大惑不解。

  哭了一阵,王导向他们解释了自己悲痛的原因: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王导像)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千古名言就此流传至今,在不少影视剧、小说中时常出现。

  王导口中的伯仁是谁?为什么他的死令王导如此悲痛欲绝?王导究竟怎么“负此良友”了?

(周顗,字伯仁)

名门望族嗜酒狂徒

  王导的这位“良友”,名周顗,字伯仁,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是晋朝高官。年少时,周伯仁便声誉极高。

  史书记载,周伯仁为人刚正不阿,做事严谨持正,连王导的堂兄、身为大将军的王敦都十分忌惮他。《晋书》说,王敦“每见顗辄面热,虽复冬月,扇面手不得休。”能把王大将军吓得寒冬腊月都汗流满面,不得已用手不停地扇风,可见周伯仁在当时威望之高、持身之正。

  不过,作为当时的名门望族,周王两家交情甚为深厚。王家世代人才济济,王导、王敦兄弟又一文一武,扶保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称帝,成为开国元勋。周伯仁也属于跟随司马睿渡江的旧臣,他先后担任过军谘祭酒、吏部尚书等职务。

  既是同僚为官,也是世交好友,王导与周伯仁的关系,与公与私,都可谓亲密和谐。

  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周伯仁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嗜酒如命,且每饮必醉。

  魏晋时期的名士往往以饮酒为乐,似乎特别陶醉于酒醉后的放浪形骸。《晋书》中周伯仁列传记载,他在政坛上几起几落,几乎每一次都与喝酒误事有关,甚至还喝出过人命。

  即便到后来,周伯仁凭借自身才华已经做到像尚书仆射这样的宰辅级高官,仍旧每日醉饮,以至于不得不多次被罢免。

王氏遭难拼死营救

  不过,周伯仁平日里虽喝得稀里糊涂,但遇到大事,他一点也不晕头。

  东晋建立之初,晋元帝司马睿感激王氏家族的拥戴,对王导、王敦兄弟倍加信任。他们一个执政主内、一个领兵主外,当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然而,等到司马睿坐稳了江山,便开始削夺王家的权力。他一方面重用南方世族,以抵消北方世族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逐渐提拔刘隗、刁协等出身于庶族的寒门学士,执行“以法御下”的政策,强调“法”和“制度”,而非“门户”高低。

  面对此种情况,宰相王导只能在建康城内忍辱负重。可他的兄弟、大将军王敦受不了了,决定愤而从武昌起兵“清君侧”。

  要知道,王敦起兵之时,王导等王氏宗族还全部都在建康城中呢。于是乎,被提拔的刘隗趁机劝说晋元帝“尽诛王氏”。

  得知此消息后,王导非常害怕。他立马脱下官服、摘掉官帽,一连数日率领宗族老小,跪在宫门前“待罪”,表示与王敦划清界限。他也希望,此举能博得有人伸出援救之手。

  但是,彼时彼刻,王敦叛乱于外,刘隗、刁协弄权于内,谁也不敢出手相救,王氏一门危在旦夕。

  恰逢此时,晋元帝召见周伯仁进宫议事。周伯仁走到宫门之前,大摇大摆地从王导面前走过。王导知道周伯仁属于同僚旧臣,在皇帝面前求情一定管用。因此,他急得大叫:“伯仁兄救我,王氏宗族上百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伯仁,以百口累卿!)

  但是,周伯仁仿佛没听见一样,一眼都没看跪倒一片的王氏族人,径直进宫而去。

  可进宫之后,周伯仁不再冷酷。从一见到晋元帝,他便开始力陈王氏宗族的功绩,强调王导的忠诚。晋元帝听闻,“纳其言”“意乃解”。

(晋元帝司马睿)

  也可能周伯仁跟晋元帝聊得开心,君臣二人又把酒言欢一直喝到深夜,当周伯仁被人扶着醉醺醺地走出宫门时,王导一家人仍旧在宫外跪着。

  此时,王导再次低声下气地对周伯仁说:伯仁兄,一定要救我们啊!结果周伯仁又是毫不理睬,还因酒醉自言自语:

  “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他扬言,今年一定杀尽叛军贼子,换个大点的金印佩戴在身上。语毕,没多驻足一下便直接回家了。

  只是,到家之后,周伯仁的冷酷又不见了。他担心晋元帝再次听信刘隗、刁协等人的谗言,为难王导一家,便立即又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疏,连夜上书替王导申辩。

  可周伯仁所做的这一切,王导并不知道,他反而因连续两次“碰壁”,心中对自己的这位好友充满怨恨。原本亲密无间的两人,因莫须有的误会,就此友谊破裂。

(王敦之乱)

京师沦陷惨遭毒手

  几个月后,王敦率领的军队击败朝廷的人马,占领了建康。王敦自封为大丞相,掌控朝政,久而久之就有了不臣之心。

  一日,王敦、王导等王氏宗族一起议论朝政,王敦想试探王导对朝中大臣中忠于旧势司马氏者的态度。因此,在论及如何对待像周伯仁这样的重臣时,王敦说:“周伯仁、戴若思这样的南北世族大家,久有声望,按惯例应位列三公。这应该不会有人提出疑义吧?”(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

  结果,王导没出声。

  王敦又说:“不做三公,让他们当尚书令或是尚书仆射为宰执可以吗?”(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

  王导依旧一言不发。

  于是,王敦恶狠狠地说:“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就杀了他们吧。”(“若不尔,正当诛尔。”)

  此时,倒是王敦的堂弟王彬开始痛哭流涕,劝说王敦不要杀周伯仁,但王敦扭头看了王导一眼,王导依旧一声不吭。

  由于王导久在内廷,他熟知朝臣性格与政治倾向。虽始终一言不发,但其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了。于是王敦大手一挥,杀。

  于是乎,周伯仁被押赴刑场处决。一代忠臣,至死也没有为自己开脱请罪。

档案重现真相大白

  直到有一天,王氏一族执掌大权后,王导在整理宫廷档案时,先是发现了那日周伯仁进宫面见晋元帝时为王氏家族说情的谈话记录,后来又看到周伯仁连夜赶写的奏章,字字恳切、句句求情。周伯仁甚至还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求得晋元帝放过王导一家。

  此时此刻,王导才意识到自己误会了好朋友——周伯仁看似外表冷漠,内心对朋友却能以死担保。

  于是乎,王导哭嚎着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也许有人会说,周伯仁进宫时或者出宫后,就不能冲王导使个眼色暗示一下吗?或者伪君子似地假装安慰王导几句?再不济,王敦破城之日,周伯仁到王导家主动说明情况,也不至于惹来杀身之祸。

  究其原因,周伯仁的做派乃是典型的魏晋风骨。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

  周伯仁是用心去交王导这个朋友的,他以为王导知道他的心;而王导,名为世族豪门之首,却在交朋友的时候,不能交心,只通过外在言行判断敌我。

  可怜一代名臣就此妄冤。魏晋风骨不仅仅是清谈与玄学,更重要的是那份浓浓的人文情怀。王导亏欠周伯仁,甚为多矣!

  (来源:凯风清韵 作者:潇洒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