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循环:进击的“前见”

 你的故事会怎样 2016-10-21


在前几期的叙述中,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对一个事情的观察是可以分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两个部分的。

成长的思维的特点就在于:永远看到积极的事实或者永远作出积极的价值判断,我将其引申为“成长型思维的二元则”,并在论述第二原则时提及了有关人的内在价值评价系统的问题。

然而,要灵活熟练地运用这两个原则,在内外价值系统之间自由切换并不是那么简单轻松的事,原因就在于即便我们懂得成长型思维的道理和培养方法,我们的意志和思维在贯彻执行这两项原则时,仍然会受到很大的阻力。


第一个阻力,来自于我们前述的“当事人情节”。


重大的挫折或者失败,短期内会给我们的情绪造成强烈的波动,缓和这样的情绪波动,充分调动自己的理性能力,需要时间和精力。


第一个阻力,是不能完全避免的,我们能做的是尽量把这个时间段缩短,把负面的损耗降到最低,期间不断用正面积极的事实和价值去开导自己。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第一个阻力,来的快去的也快,并不根深蒂固,截然不可以改变和克服的,只要你始终不放弃理性思辩的能力。


而第二个阻力,则隐藏的更深,也更加难以改变和克服。这个阻力的名词,叫做:“前见”。


前见一词,我们在学术研究和方法论上会经常看到。简单来说,就是先前的观念或者见解。

当某种观念和见解发生在起初之前,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它就逐渐具有了力量,当你进行思考时,这些前见就会不停地影响甚至决定者你的思维方向,决定了你对某个事物作出固定的判断。

举个简单的例子,幼年和青少年是一个人成长至关重要的两个阶段。而如果一个幼年和青少年的孩子生长在一个家庭破裂、父母关系失和、甚至经常出现暴力和虐待的环境中。这样的孩子,对于两性关系、对于婚姻的判断通常都会是倾向于消极的,这使得其在成年以后,面对异性会更加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因为长期以来他/她所接触到的有关家庭、婚姻的事实都是负面的,对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童而言,他/她可能也很难从消极的事实中引申出积极的价值判断,比如他/她不能理解“离婚”可能对于感情破裂的夫妻双方而言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释放,而只能直观地感觉到,离婚以后,见到父亲或者母亲更加困难了,少了一方的关爱。


这就是有关前见的简短的说明。“前见”本身就是客观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和社会之中的事实,它本身是具有惯性,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向堆积的。


我们之前一直在谈论思维-情绪的关系,而在前见的养成及改变中,我们终于要涉及到三点循环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点了:行动。


在前见的形成过程,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我们的幼年、童年、青少年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我们的青年阶段,成年阶段。

之所以做这样的划分是有意义的:


在第一个阶段,我们处在父母的监护和学校教育环境的熏陶下。我们的行为很少有自觉的主动性,而受制于强大的外界环境制约。这段时间,我们不能自由地选择去干什么,大多数时间,是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去阅读体系化的教科书,做习题,接受应试教育残酷淘汰机制的检验。

这个阶段所形成的前见,要么是耳濡目眼从学校教育中接受到,要么是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少数的同学,在这个阶段会萌发出自己的想法,想要尝试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也往往会受到学校、家庭两方面强力的阻力。


在第一个阶段中,父母家长、学校老师掌控着一切,他们为我们设立了明确的目标,除此之外,其他事情都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我们习惯了在家中听命于父母、在学校听从老师,在这个阶段,我们是学生,我们所有的前见都是在极其狭隘和封闭的环境下,由他人一点一点灌输给我们的。


而在第二个阶段,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进入了大学,或者走进了社会。大多数人会远离自己的父母家庭,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这里可能还会有老师、师傅与学生、徒弟之分。但是已经没有人再会给你强加一个目标,告诉你未来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里,目标、价值、标准都是多元的,而且时间足够充沛。


换言之,相比过往,你第一次拥有了自主意识,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书写自己前见的机会。


很多的大学同学,甚至大三大四的同学还向我反馈,说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理清楚头绪,大学生涯过的迷迷糊糊。

这样的同学实在是太过于遗憾了,因为他们始终没有意识到环境的改变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质变,而一如既往停留在第一个阶段:需要有人去管教约束他,需要有人告诉他们目标在哪里,标准在哪里。


当然,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还为时不晚。在这个阶段,你的所有行为才能真正称之为“行动”,因为它是受到你自主控制的。


所有的行动,从根本上说都接受你的思维-情绪的控制,反过来,你的行动也会影响到你的思维-情绪状况,你的行动,阅读也好、写作也好、经历也好,都会形成新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地行动-思维-情绪强化,这些新的知识和经验就会变成你新的前见,进而又影响到你下一轮的思维-情绪-行动。


行动的第一法则:阅读

所有刚从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的同学,不管你以前成绩有多么优秀或者糟糕,基础如何;也不管你现在的平台和起点有多么高或者低。一定要先从阅读开始。阅读行动的意义在于通过大量的新知识、新观念、前人的经验去丰富、冲刷你过去的前见,让空白的地方填满,让以往的前见接受新标准的检验。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行动,你才能完成你思维的革新,脱胎换骨由此变成另外一个人。


在这一阶段,阅读一定要讲究全面而广泛,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兴趣,或者专攻某一类书籍。

文史哲、宗教、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军事、心理……通通要去尝试着阅读。尤其是文史哲、宗教一类书籍,一定要尝试着去大量阅读,这类书籍,是真正启迪你人生智慧,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书籍。

有了世界观和价值观,你不再是只会呆坐书斋,死记硬背的学生,而成为了一个有自己价值判断和思想的人,再不需要别人告诉你做什么,你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有的答案,你自己都已然知道。
而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军事、心理……等等书籍的意义就在于,你有了目标和追求之后,上述书籍会带给你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


第二阶段所形成的前见,将会根深蒂固地左右你的一生。而当你毕业走向社会、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儿女,你将绝不会有这样充沛的机会去阅读,重塑你三观的机会了。

行动的第二法则:面对机会,永远说yes!

要不要参加学生会?要不要参加辩论赛?要不要参加演讲赛?要不要竞选班干部?要不要除去兼职、实习?要不要谈恋爱?……在我面对大学同学们的咨询时,上述的疑问句无数次地重复出现过。而我的回答通常言简意赅:在你能够平衡的基础上,要!

我的理由非常简单,通过持续不断的阅读行动,你处在一个观念不断刷新、更新,知识、经验不断积累的良性循环之中。不足之处在于,书本上的观念、知识、经验虽然充沛而新鲜,但总抵不过自己第一手的资料来的真实和触动。其他的行动,同样会给你带来新的观念、知识和经验。而且当两种行动相结合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惊人的化学反应。


我本科的时候是院辩论队的成员,在没有训练的时间,我的大量精力都花费在图书馆阅读之上。起初阅读哲学、宗教一类书籍,我总是不甚理解,似懂非懂,流于表面。辩论赛开始之前,队里通常要进行长时间的准备和预演,在准备发言稿和论点、论据的时候,我逐渐发现:其实所有的辩题在本质上都与哲学、宗教挂钩,而遇到有关辩题时,我可能不经意间想起了前不久某本哲学书或宗教书上的一段话、一个理论。这让我感觉灵活乍现,思路瞬间贯通了,不仅帮助我流畅地准备了辩论,而且加深了以往我阅读内容的理解。

如果我没有参加辩论队,我可能对某本书上某段话永远不理解,更无法将其融入我的思想之中,灵活运用。


这就是除去阅读以外,面对其他机会永远要说yes的理由之一,你永远不知道你的行动结合之前的阅读会引发什么样美妙的连锁反映。


理由之二在于,除去阅读外,行动本身也会让你积累相当多有关生活、学习、工作、交际的第一手素材。当你运用思维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的时候,本身也是在创造属于你自己独有的观念、知识、经验。


很多的大佬文化程度可能并不是很高,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走向成功。因为他们所有的观念、知识、经验都源于他们的亲身实践,有成功,也有失败,接受过时间的检验。

从这个层面上看,政治学专业的教授未必比居委会的大妈更懂得“政治”,黑帮的教父没有学过心理学,也未必比在校的心理学博士对人性的理解要逊色。因为他们的前见,来源于生活,而后者,仅仅来源于书本。




行动的第三法则:不仅要勤快动脑,而且一定要动笔!

很多的同学在接受的我建议后通常发来反馈,说自己读书读了很多,其他的活动也积极地去参加了。但是读过的书感觉像没读,参加过的活动,感觉什么收获也没有。


问题并不是出在你不该读书或者你参加活动就错了。问题出在你没有真正把书读进去,没有用心去总结你所参加过的活动。


有关读书和总结活动,我之后还会在专门的章节详细讲解。这里仅仅简单提及以下:不管是读书完毕,或者活动完毕,一定要写下来。以一种休闲娱乐的心态,从书本的第一页第一个字洋洋洒洒看到最后一页最后一个字,从参加活动到结束,一点用处都没有。


读书写的内容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批注或重点摘抄。把你觉得对你有启发或者有帮助,又或是书中的中心思想、“文眼”记录下来。然后,就这段话结合你之前的阅读和生活经历,试着去讲解和阐发一下,是对是错,最后的结论是否对你有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