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理情绪疗法笔记六 - 邵东县心育名师工作站

 我的大骨头 2014-11-14


(三)修通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合理情绪疗法中最主要的部分。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所谓修通,也就是指工作透入的过程。这一术语与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名称相同,但却有不同的含义。在合理情绪疗法中,修通并不是通过情绪渲泄、对梦和驱体症状所做的工作等精神分析治疗的常用技术来实现的。



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渲泄,认为这会强化求助者的问题,使其陷入自己的情绪困扰中,而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且合理情绪疗法也把和求助者过去经验的联系限制在一定范围,不去追究这些经验对他目前影响。

   如果说前两个阶段的工作是解说性和分析性的,那么这一阶段的工作则就是技术性和方法性的了。咨询师要应用各种方法与技术,以修正、改变求助者不合理信念为中心进行工作。这是整个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工作。



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方法技术。



1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这是合理情绪疗法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方法。



首先,运用产婆术的辩论技术。它是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论法,即所谓产婆术的辩论技术。



    1这种辩论的方法是指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求助者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不合理信念和假设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Ellis1970)



     2这种辩论的方法是让你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照你的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你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



3这种辩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咨询师积极主动的提问来进行的,咨询师的提问具有明显的挑战性和质疑性的特点,其内容紧紧围绕着求助者信念的非理性特征



例如: 针对求助者持有的绝对化要求的一类不合理信念,咨询师可以直接提出以下问题



“有什么证据表明你必须获得成功(或别人的赞赏)



别人有什么理由必须友好地对待你?



事情为什么必须按照你的意志来发展?如果不是这样,那又会怎样?



等等;



针对求助者的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相应的提问可以是



你怎么才能证明你(或别人)是个一无是处的人?



毫无价值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在这一件事情上失败了,就认为自己是个毫无价值的人,那么你以前许多成功的经历表明你是个什么人?



你能否保证每个人在每件事情上都不出差错?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表明他们就不可救药了?



等等;



针对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相应的问题可以是



这件事到底糟糕到什么程度?你能否拿出一个客观数量来说明?



如果这件可怕的事发生了,世界会因此而灭亡吗?你会因此而死去吗?



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是糟糕至极的话,我可以举出比这还要糟糕十倍的事,你若遇到这些事情,你又会怎样?



你怎么证明你真的受不了啦?



等等。



      其次,运用黄金规则(Golden Rule)来驳斥求助者。



在上述辩论过程中,当涉及到求助者对周围的人或环境方面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时,咨询师可运用黄金规则(Golden Rule)来驳斥求助者对别人和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



所谓黄金规则,就是指象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这样一种理性观念。



某些求助者常常错误地运用了这一定律,他们的观念可能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别人必须喜欢我,接受我等一些不合理的、绝对化的要求。



而他们自己却做不到必须喜欢别人”,因为当别人必须喜欢我这类绝对化的要求难以实现时,他常常会对别人产生忿怒和敌意等情绪,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黄金规则,而构成了反黄金规则(Verse Golden Rule)。因此,一旦求助者接受了黄金规则,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对别人或环境的绝对化要求是不合理的。



案例分析:求助者,女,30岁,大学毕业,技术员。



A)两年前结婚,婚后不久,发现丈夫对自己漠不关心,不做家务而且经常夜不归宿,两人感情逐渐出现裂痕。丈夫数次提出离婚,她也想离。



B)主要是因自己爱面子,怕人议论,又考虑到孩子、住房等问题,一直没有做出最后决定。



C)为此,她一直处于矛盾、冲突、抑郁以及怨恨丈夫的情绪状态中。



咨询师在了解了求助者的基本背景情况后,决定对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下面是咨询过程中的几个片断。



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求助者:那还用说吗?我们俩经常吵架,他一点儿也不关心我……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吗



咨询师:这些都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可能并不是直接原因。



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



咨询师:是你对这些事的一些看法。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头脑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控制你的情绪。



求助者:会是这样吗?

      
咨询师:我们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天你带孩子去公园玩,你把你小孩非常喜欢的一个风筝放在长椅上,这时走过来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结果把风筝压坏了。此时,你会怎么样



求助者:我一定会很气愤。他怎么可以这样随便毁坏别人的东西。



咨询师:现在我告诉你他是一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样?



求助者:哦——原来是个盲人,他一定是不小心才这样做的。



咨询师:你还会对他愤怒吗



求助者:不会了。我甚至有点儿同情他了。



咨询师:你看,都是同样一件事——他压坏了你孩子风筝,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前后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了。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的问题的确是因为我的一些想法在做怪。



咨询师: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夫妻吵架,感情不和,这在夫妻间是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象你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求助者:……难道是我与他们想的不一样?可是,我还看不到我的想法里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咨询师:这正是我们下一步所要做的。



[分析]  我们从这段对话中,可一看出咨询师不是通过空洞的说教和宣讲,而是通过举例生动具体的使求助者接受了ABC理论。并在求助者稍有领悟之后,马上结合她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她的问题,别人也会遇到,但不是每个人都象她这样。



这样,咨询师就地把ABC理论同求助者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并不指出求助者的某个具体的不合理信念,而是巧妙地引导他按这一理论来思考自己的问题,使他进一步寻找不合理观念并加以辩论有了心理准备,为下一步的咨询取得良好效果奠定了基础。



咨询师: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你和你丈夫的关系。



求助者;我对他很好,给他做饭,洗衣服,使他高兴,我尽到了一个做妻子的责任和义务。可他总是不耐烦,甚至不理我,真是伤透了我的心。



咨询师:你是说你丈夫必须爱你,象你爱他一样爱你。



求助者:对,他必须,也应该这样做。



咨询师: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他必须这样做呢



求助者:因为他是我丈夫,我应该得到回报。



咨询师:为什么因为他是你丈夫,他就必须爱你?



求助者:这……你好象在为他辩护。难道他那样对我就有理吗?



咨询师:这不是为谁辩护,也不是有理没理的问题。你可以希望他爱你,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希望,但是你无法要求他必须爱你,因为这太难做到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看,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因为你有了这种必须的要求,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你才会象现在这样。



求助者:是的,如果我没有这种要求,我也许不会象现在这样。但是,我还是难以放弃。



咨询师:那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想法。其实,每个人的感情都可能会变,你固然可以要求自己始终如一,但你无法保证别人也象你一样一成不变。



求助者:的确无法保证,感情这东西真是变幻莫测。



咨询师:我们再假设一种情境,有一个男人爱上了你,对你非常好,但你却不爱他——这非常有可能发生。对不对?



求助者:是的,实际上我在上大学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咨询师:你是怎么做的?是不是也象他对你那样?



求助者:没有,我最终离开了他。



咨询师:为什么呢?



求助者:因为……因为没有什么理由要求我必须爱他。我也做不到这一点。



咨询师:你看,这件事和你目前与你丈夫的问题虽然具体情况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无法做到别人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的事情,那么我们也就无权要求别人必须为自己做到什么。



求助者:……



咨询师:有一个关于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就是象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你刚才对你丈夫的那种观念符合这个规则吗?



求助者:好象不是一回事。



咨询师:其实你把这个规则用反了,我们将这类想法称为反黄金规则”:我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应如何对待我。这是对他人的一种不合理信念,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因为我们无法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做什么。如果总这样想,你就会越想越恼火。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确实不该有这样的观念……



咨询师:看,你的不合理观念又来了,刚才那个是对别人,这个却是对你自己的。谁说你不该有这样的观念?类似的观念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我们要学会把对自己或别人必须应该做到的事情换成希望想要。这样,当我们不希望或不想要的事情发生时,我们的情绪就会仅仅是一种失望,而不是过分强烈地怨恨自己或他人。



[分析] 通过上面的对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询师在和求助者进行辩论时,不仅通过各种质疑性的提问,也通过列举假想的情境,使求助者认识到我对别人怎样,别人也对我怎样 这一观念的不合理性,引导她对自己的问题主动思考,使他放弃这一观念,同时教她如何用新的、合理的观念来代替。表现了咨询师不仅是一个辩论者,也是一个正确信息的提供者。



案例中,求助者的情况是很值得人同情的,但是咨询师并没有因此而站到求助者的立场,回避与她的辩论。在求助者指出:你好象在替他辩护的情况下,咨询师既没有放弃自己的辩论者的角色,也没有表现出对求助者过多的共情,更没有鼓励求助者渲泄自己的情绪。咨询师始终处在现实、客观的位置,引导求助者来思考她的问题。这是合理情绪疗法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要注意



1)求助者并不会简单地放弃自己的信念,他们会寻找各种理由为它们辩解。这就需要咨询师时刻保持清醒、客观、理智的头脑,根据求助者的回答一环扣一环,紧紧抓住、求助者回答中的非理性的内容,通过不断重复的辩论,使对方感到为自己信念的辩护变得理屈词穷。



2)咨询师还不能满足于此。因为他的角色不仅是个辩论者,也是一个权威的信息提供者和合理生活的指导者。这就是说,通过辩论,咨询师不仅要使求助者认识到他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也要使他分清什么是合理的信念,什么是不合理的信念,并帮助他学会以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



3)当求助者对这些信念有了一定认识后,咨询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认识到即使某些不希望发生的事真的发生了,他们也能以合理的信念来面对这些现实。



4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是一种主动性和指导性很强的认知改变技术,它不仅要求咨询师对求助者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进行主动发问和质疑,也要求咨询师指导或引导求助者对这些观念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促使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深有感触,这样做会使得辩论比求助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咨询师的说教更有成效。



5)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还应当注意的是,各种阻力也会在辩论中产生,使辩论显得难以进展或没有效果。



出现阻力的原因也在于咨询师和求助者两个方面。



1阻力来自咨询师。如果咨询师在辩论时没有结合对方的具体问题,或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甚至咨询师为博得求助者的好感而不直接提出他的非理性之处,或提的问题过于婉转和含蓄,那么他就会使辩论停留于表面形式。因此,咨询师对要辩论的问题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他一定要保持绝对客观化的地位,对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应针锋相对,不留情面,而不要因害怕遭到对方拒绝而对他的问题姑息迁就。



 2  阻力产生的原因在求助者。主要表现为他对咨询师的辩论和质疑会存有如果我改变了那么多,那么我就不是我了如果我改变了那些必须、应该的要求,我就会变得平庸,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了。针对这种情况,咨询师应向求助者指出:改变他的不合理观念并不是消除他的动机。



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但如果要求自己必须或应该成功,这就是一个不容易实现的目标,而合理的想法则会使目标更易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