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回顾(763)宋 李嵩 市担婴戏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紫嫣雅閣 2016-10-21



今日
推荐

宋 李嵩 市担婴戏图

经典回顾:宋代绘画


宋 李嵩 市担婴戏图


册 绢 

浅设色

纵:25.8厘米 横:27.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朴实的农村中,传来了熟悉的「咚不隆咚...」声。一位老货郎手摇着拨浪鼓,费力地挑着百货杂物走城串乡来了。一名还在喂乳的村妇,闻声赶上前来。大小娃儿们跟着围在一旁,又是焦急又是欢喜:争相向母亲示意哪个玩具好玩新奇;性急的,索幸自个儿爬上摊子抓取了!




南宋时,画院曾流行描绘农村生活的情态,个中翘楚,首推李嵩(活动于1190-1264)。在这幅「市担婴戏」里,我们可以亲眼目赌这位老画师画技的不凡。只消看看货郎担上、身上所披挂的各式膏药、杂货与童玩(据画上提示有「五百件」),就已足够令人眼花撩乱,技艺的超群也就不言而喻了。除此之外,画中在描绘货郎为生计辛勤奔波、村妇为家计费心盘量的同时,画家能匠心地摹绘孩童的无邪天真,更在在显示刻划手法的独到与细腻。




李嵩出身民间工匠,对农村生活的观察,体会尤深。在这幅「市担婴戏」图中,他以精准、顿挫有致的笔法,既呈现出市井小民的情态,也展现乡野浓厚的生命气息,可说是一件杰出、令人动容的小品!


李嵩为南宋中期画家,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生卒年份已不可考。年少时,以家境贫苦,曾从事过木工,后因个性不羁,又具绘画禀赋,获得绍兴画院名手李从顺(约活动于公元1120-1160年)(注1)赏识,并纳为养子,传以画艺。李嵩经由义父指授,兼习释道、人物、山水、花卉。及长,又以界画闻名,纵或不假界尺,亦能笔致细腻,神形兼备。历任光、宁、理宗(1190-1233)画院待诏,被时人尊为「三朝老画师」。




李嵩笔下人物,多属钱塘一带的农村风物与牧放题材。其中,尤以「货郎图」声名最着。现存较可靠的画作,计有台北故宫的「市担婴戏」册页(1210)、北京故宫的「货郎图」卷(1211),和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的「货郎图」册页(1212)其三幅。




台北故宫的「市担婴戏」,画秋日晴朗,古柳萧疏,坡草初黄。一名满载百货什物的老货郎,手摇着拨浪鼓,引来了成群童婴,也为原本宁静的乡野,营造出极其活泼喧闹的气氛。且看画中妇孺,有拉扯趋前的,也有围绕打量的,更有索性攀爬攫取的,十足披露了宋代货郎走城串乡时的逼真形象。




「市担婴戏」原为纨扇装,清初改装为册页,幅上加钤安岐(1683-1742)鉴藏印一,文曰:「仪周珍藏」。对幅另有乾隆(1711-1799)御题,曰:「百物担来一担强,群婴争取价无偿,货郎尔亦知之否?原尔自家闲惹忙。」并钤「含味经籍」一玺。




画幅右方,枝桠间的余白部位,题有「嘉定庚午李嵩画」一行款识。下方不远处的树干上,复可见「五百件」三字。此数虽未知确实与否?但细审担上所绘,诚可谓满目琳琅,不胜枚举。譬如农具类有斧头、锯子、锄头、木耙之属,日用品类则有扫帚、畚箕、瓦罐、杯盏、木桶、针线包、草帽、扇子、灯笼、号角、药材等,吃食类可见菜蔬、鱼肉、油盐酒醋,和各式果饼,另外更有大量的童玩,像风筝、葫芦、弓箭、小旗、鳄鱼玩偶,甚至连喜鹊、八哥、青蛙等活的动物,也都在贩卖之列。有些货品,还标记了名称,如「仙经、文字、神□、攻医牛马小儿、旦临淄形吼、莫瑶紊前呈、山东黄米酒、酸醋」等,由字迹看来,与名款相符,理应出自同一人之手,亦即为李嵩亲笔。




处理如此繁复的内容,李嵩所使用的线条,殆采中锋运腕,但于细劲之余,犹能蕴涵丰富的提顿变化,充分臻于「紊而不乱」的境地。至于人物衣纹,为了表现农村妇孺粗衣葛服的特质,落笔多呈「钉头」状,中间复多见折曲,收笔时尖细如「鼠尾」,自成一派独特的风格。以是,梁章巨(1775-1849)《退庵题跋》曾形容他的人物画「用笔细如毛发,神气奕奕欲动」,良非虚语。


本幅的构图,若以画幅中央,那支高挂着长串铜钱的竹竿为起点,朝两侧斜倚,做成联机,画上的人物与货郎担,大致可以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而背景部份,由画面右方向左侧出的杨树枝干,则与左下方朝右生长的小草,恰恰取得了平衡效果。作者所选择的视点,也近乎于「平视」角度,致令全画的感觉异常稳定。   至于其余两幅「货郎图」,尽管构图、形制与「市担婴戏」略有小异,但彼此间,「钉头鼠尾」的线描特质,以及「色不掩墨」的赋彩手法,则并无二致。若详加排比,三幅货郎图中,又以成作时间最早的「市担婴戏」水平较高。推究其原因,李嵩于首度描绘这类题材时,必定曾针对诸多细节,详加观察,因此刻划地格外用心。日后再重复创作,由于已经充分掌握对象的特质,运笔使墨得以从心所欲,线条自然益趋流畅,反倒不如初次创作时,那般精谨和耐人寻味了。



李嵩所置身的南宋朝廷,距离靖康之乱(1127)未远,所幸几番宋金议和,业已为当时社会,换得了一段休养生息的机会。自高宗以降的百余年间,城乡迅速崛起,各类手工业也竞相开展。上述演变,顺理成章地影响到欣赏者的品味,导致画坛频频出现以平民、儿童为描绘素材的作品,民间甚至还流传「一人、二婴、三山、四花、五兽、六神佛」的谚语。


除李嵩之外,南宋知名的「童婴」画家甚多,如苏汉臣(12世纪)、苏焯(12世纪后半)、阎次平(12世纪后半)等人,俱不乏同类型的创作。不过,一旦论及彻底破除贵族阶层的审美藩篱,忠实展现基层老百姓的形貌,个中翘楚,仍推李嵩。而透过系列「货郎图」的描绘,南宋人物画的发展主流,始广披于民俗的、甚或较俚俗的层面。因此,尽管李嵩饶有多方面的绘画才具,但若纯就影响深远论,仍旧要以他的风俗人物画,蔚为代表。 


书画纵横网编辑整理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