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子评改】姚传敏作品点评

 dreameyes 2016-10-21


诸子评改


特约评改人:何昌贵(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协六届理事、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姚传敏 隶书彩云二条屏 规格140cm×25cm×2


  姚传敏作品评语:作者的隶书两条屏,明显师承汉《张迁碑》,并且有深入的学习。作品干净利落,拙中透着清灵,有些字巧拙出机,形态可爱。不足之处主要有:一是笔画起止过于单调;二是结构不规范,随意变形夸张,有失隶书的古雅;三是章法零乱,左右行气失调,字的大小把握不到位,形成了不对称的局面。建议作者深入读帖、临帖,补上规范、正统隶书这一课,如从汉《礼器碑》《乙瑛碑》打下扎实基础后,再深入研习《张迁碑》,效果会更好。不要临帖少而创作多,否则离正途会越来越远。




《张迁碑》的野逸与质朴


■何昌贵


  《张迁碑》以方笔为主,笔力雄厚,方劲沉着,是汉碑中难得的隽品。从用笔看,隶书的“蚕头雁尾”特征不明显,尤其横的起笔很少用“蚕头”状,大部分用方笔来表现,与《礼器》《曹全》刻工精细的碑比较,有明显的反差。由于刻工“笨拙”,使得《张迁碑》“稚气满纸,妙趣横生”,艺术成就颇高。从结体上看,《张迁碑》属于外紧内松型,字字方整,主笔收敛,但不失之于灵动,由于结字奇妙,往往成为后学者师承的主要碑帖。从章法上看,《张迁碑》呈现出茂密的视觉效果,字距略大于行距,竖看成行而较为划一,横看成列略有参差,整齐而不板滞,给人以方整苍古、雄厚朴茂的艺术感受。研习《张迁碑》之前,一定要先临《礼器碑》或《乙瑛碑》,打下正规汉隶的基础后,方不至于走向野道。总之,《张迁碑》的野逸之气和荒率质朴是隶书创作不可多得的取法源泉。


汉《张迁碑》(局部)


何昌贵示范作品 节临《张迁碑》中堂 规格89cm×47cm





微商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