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临证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踏踏实实手艺人 2016-10-21

中医临证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中医学,作为一门与生命、能量、信息打交道的学科,真正重要的是对“神与气”这个无形的精微层面的感受与体验。

现代人学习中医的瓶颈,在于这个时代,教育系统所提供的知识,社会与个人生活的经验,乃至概念、表述系统都是基于有形有相的物质层面,对于生命的认知与表述都立足于肉体层面(器官-组织-细胞-基因)。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是关于不同生命层面的两套知识,关于物质化肉体,与能量-信息化的无形身体的描述,自然有其特有的角度、认知与概念、语系。

现代教育体制下的青年中医,如何学习“真正的传统中医学”?如何在临床中有效的积累经验和感受?如何有内在逻辑地表述这些经验、感受和认知?

传统中医经典里的“阴阳五行”、“虚实补泻”、“升降浮沉”、“开阖顺逆”,《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里的章节主旨,都是关于“神与气”,生命的能量与信息层面的变化。

通过必要的训练(静坐、站桩、太极……)提升觉受力,加上按摩、艾灸、刮痧、针刺、采药、体验传统炮制-制药过程、尝药,有助于学习者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内化过程。

经过这样的“内在训练”,学习者会很清楚经典所说的诸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具体的每一个病人身上、能量层面的气血变化上、精神层面的互感领域、乃至当下自己的身心意部分,正在同时发生什么。而不再当作“古人限于科技发展的局限、不精确的、文学性描述”忽忽掠过。

只有经过这一训练过程,才可能真正理解传统中医所用的表述语系,沉潜于其中,在自己的生活中观察万物的阴阳变化、体会到神气的流动与开阖,以及病人身上的寒热虚实和风寒燥火。
收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