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教科书:葛明和你一起读005

 昵称28525563 2016-10-21

司母戊(后母戊)鼎铭文拓片


新教科书:葛明和你一起读
005—七上第5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甲骨文与青铜器。课程标准中这一条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成为独立的一课,直到看过这两册教科书数遍之后,还是不能接受,感觉有点重了。我也许会考虑将这一课和前一课夏商周的嬗代重新整合,夏商与甲骨文、青铜器一起来处理,而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使用第二个课时,唯一需要说明的就是甲骨文与青铜器并非商代独有,周朝也有。各位当然不必介意我的这个提议,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处理就好了,我不怕重复的是作为教师是有权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展现自己的个性的。

先说说甲骨文。

两种教科书的数据差别很大,部编版认为商周甲骨出土已有16万片以上,而河北版编者掌握的数据是13万片,部编版认为甲骨文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而河北版的数据稍显保守,他们认为单字总数只有4000个,少了500,能够释读的只有1000多个,也少了500个。这里的差异如何产生咱们就不必细分析了,大概是编者们所用的史料来源不同。我查手边马如森先生编著的《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2008年4月第一版),更倾向于接受部编版的数据,该字典中有一篇《甲骨文可识字是怎样确定下来的》,展示给大家,希望有点帮助。

再说说青铜器。

部编版没有提金文这个概念,河北版则直接写进了子目标题。自然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并无不可。河北版关于三星堆的介绍我倒是觉得有点棘手。教科书中说三星堆遗址是“相当于中原商朝时期”的,这个表述没问题,但不可忽视的是它与商朝的文化是否同源、或者有没有传承关系,都不是因为同一时期就能解决的疑惑。也就是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也许不能用来解释任何与商朝有关的事情,它看起来独立发展的可能性很大,教科书插图“纵目人面像”的神秘色彩与商朝中原地区的风格相差悬殊。这里在提供几幅三星堆青铜器图片供各位欣赏品鉴。

其他没有什么要说的,各位有所疑惑可以留言,咱们一起讨论,或者向懂得的朋友请教!




葛明的学半随札

历史·教育·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