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心脏和肺脏为什么成为了“永动机”呢?

 shanlieng 2016-10-21

心脏和肺脏为什么成为了“永动机”呢?

迷信,迷信,只有迷了才信,同时信了才迷!

在我的书没有出版之前,医学上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术业层面上的经验科学,理论上严重贫乏。

西医中有关细菌病毒之说和血液循环之说,纯粹是胡说八道,误导人们,害人不浅。中医的阴阳学说和五行理论,那是从古代哲学中偷来的理论,与人体生命存在的规律和现象丝毫不沾边。古代哲学完全是一种逻辑思维游戏,古人在很多领域中都机械地应用,貌似融洽,实则荒唐。金木水火土,那是由于古人只有五个指头,掐指一算,五个指头都用上了。

中医认为:肺先行,万物由呼吸为首,脾为五脏之母(统血),肾为一身之根(原气、导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丹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心包:无形,气之所出;三焦:无形,气之所经。

脏腑五行循环:金→水→木→火→土→金。对应为:阴经络:肺→肾→肝→心→脾→肺;阳经络:大肠→膀胱→胆→小肠→胃→大肠。

脏腑五行相生关系(调理改善促进相生关系):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肺助肾 → 肾助肝 →肝助心 →心助脾 → 脾助肺。

大肠助膀胱 → 膀胱助胆 → 胆助小肠 → 小肠助胃 → 胃助大肠。

这是中医五行脏腑理论的全部家当,众多老中医沉醉于其中,不可自拔。

西医理论是西方野蛮人提出的,自然不值得批判了,一个聪明的东方人去批判西医中的细菌病毒和血液循环理论,我怕大家笑话。

简单说说中医的五行脏腑理论,这种相克相生循环关系,也是非常荒谬的。首先,五行对应的是五脏,是脖子以下的脏腑。有人说,中医的心不是心脏,是大脑,好!就算是大脑。中医的肾不是指肾脏,是肾气,好!就算不是。那肺呢?那脾呢?那肝呢?是指什么呢?

况且,人的生命过程不是只有五脏在运行,整个身体都在运行。影响健康的何止五脏呀,首先是大脑,大脑除了生理器官的作用之外,还有大脑中存在的思想意识和大脑中储存的能量大小,严重影响着人体健康。百病源于心,源于情志变化,源于思想意识(灵魂)和大脑中的能量(脑力)。还有更加重要的气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它们比某个脏腑还要重要,五行脏腑理论考虑进去了吗?另外,还有骨骼和皮肉,五行脏腑理论考虑进去了吗?一个人没有了骨骼,那就不是人了,是个水母。一个人没有皮肤了,怎么活?一个人没有肉了,怎么动?还有五官?没眼睛、鼻子、耳朵、嘴和皮肤这五官(视神经、听神经、味觉神经、嗅觉神经和触觉神经),人可以活吗?

人体生命应该有多少个行呢?何止五行呢?

最近有个福建的老中医,凭着会给病人开几副汤药、针灸按摩、刺血拔罐等一些中医手段,看过我几篇文章,竟然对我的理论颇有微词,给我提出一个难题:为什么心脏和肺脏是人体中的永动机?你不懂,以为我也不懂么?这个难题,可撞到我的枪口上啦!

首先,人不是肺先行,不是万物由呼吸为首,是心跳为首!

人在有了生命之后,没有呼吸,没有心跳,是一个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中生长。生长过程所需要的所有物质都来自母体的食物颗粒。

当胎儿发育到一定的时候,生长出完整的身体,才有了脏腑。脏腑最早启动的是心脏。心脏的启动是随着母体心律跳动的,其他脏腑基本上处在停止状态。胎儿的浑身气血,来自于母体的气血。胎儿心脏的跳动,把气血运动到浑身各处,目的是把食物颗粒运送到各个细胞上生长,同时还要把细胞上脱落下来的垃圾运走。

此时的肺脏、肠胃、肾脏、肝脏等内脏,都处在没有启用状态。

但是,胎儿的气血在运行,身体内的气血在波动,这种波动是与母体内的气血波动是一致的。

当胎儿达到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头部垃圾变多,开始有少量头发生长出来了。

当婴儿呱呱坠地之后,脐带切断,气血的惯性,仍然保持着心脏跳动,气血仍然保持着波动。由于肺脏是一个囊状器官,肺壁内气血的波动,造成肺脏膨胀和收缩,随着婴儿哇的一声哭叫,肺脏才开始了启动,婴儿开始自主呼吸了。之前,胎儿在羊水中,不会呼吸,只有气功中说的胎息。

所有的软体囊状脏器,在脏器壁面内的气血波动下,都具有使得脏器扩张和收缩的特性。原因是气血在壁面内气血波动压力是向各个方向均等的,由于囊状器官外壁和内壁周长不同,压强乘以周长面积上形成的压力不同,外壁压力大于内壁压力,囊状器官首先收缩。由于牛顿说,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毛主席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波动就是振动,是东一下、西一下的晃动,收缩之后就是扩张(反弹)。

肺脏会呼吸,是因为肺脏内壁内有气血波动,又因为它是一个囊状器官。

心脏会跳动,也是因为心脏内壁内存在着气血波动,也是因为它是个囊状器官。

而后天维持身体内气血波动的正是这两个器官的呼吸和跳动。

肠胃会蠕动,也是由于这些原因。

肾脏稍微有点中空,里面有大量的尿液,蠕动不明显。

肱二头肌没有中空结构,虽然里面有气血波动,肱二头肌不会蠕动。

骨头没有中空,里面有骨髓,虽然骨头中有气血波动,骨头不会蠕动。

钟摆会摆动,首先有一个外力作用,继续摆动依靠发条作用,发条就是一个持续的外力源。人体细胞都在振动,维持长期细胞振动的动能是肺脏呼吸的作用,氧气的能量通过肺泡交换,沿着神经系统把能量交付给细胞了,否则细胞就不能继续振动了。维持气血波动的能量也是呼吸的氧气作用,只要不停地呼吸,氧气的能量沿着血液系统就可以使得气血不停地波动。

那个老中医还问,为什么心脏离开人体后还能跳动十多分钟呢?那是摘除心脏时候,医生采取了措施,把心脏进出口扎紧,利用心脏内壁内的气血波动惯性造成的。如果把心脏摘除后,立即把心脏内壁的气血挤出来,顷刻它就不跳动啦!汽车关闭油门后,还能滑行很远呢!

杨神经一出,谁与争锋?只有你没想到的,没有我不知道的!凡是自然界中的现象和人体中的生理现象,难住我的人还没有出生呢!哼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