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养生 | 为什么多食耗气,不利健康?

 fyhlfrances 2016-10-22

多食耗气,少食补气出自于《黄帝内经》,我们今天为大家讲讲其中的道理:

食物入口后进入胃→小肠→脾→肺,是通过口咀嚼酶化、胃的腐熟、小肠的吸收、脾的运化、肺的输布,才能转变成人体有用的气血精微,也被称为营养物质。这个过程包括消化和气化两部分。类似于我们从原油中提炼成汽油。

而人体的消化和气化能力,取决于体内脏腑阳气的充足与否。当我们体内的阳气不能有效完成入口食物的消化和气化,就属于过食。过食非但不能制造出人体新成代谢所需要的气血精微,反而需要动用体内的阳气,达到消化和气化的目的,这就是多食耗气的原理。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多吃后人会出现疲乏、犯困、不想动、不想说的状况,这些都是气虚的表现。

01

怎样算是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的表现症状:上腹部胀痛、拒按,腹胀、烧心、嗳气、恶心、胸闷,到了吃饭的时间胃感觉饱胀,没有食欲或吃一点就胀,甚者会呕吐等。

02

消化不良对身体有那些不良影响?

人体分上、中、下焦,脾胃在中焦,他们的分工是:脾主运化水湿,胃主腐熟和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旦消化不良使胃堵住,直接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上下不能交通,故清气不能上升,人会感觉昏昏沉沉;浊物不能下降,人就会浑身臃肿。当脾和胃失去承上启下的作用,就无法将清阳之气上输给肺。脾胃如同大地,肺如同天,当地气不能上升为云,天地则不能相交,将无法孕育万物。

所以,养生离不开养护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长期脾胃不和使得人气血生化乏源,久之导致五脏功能下降,这是致病的根本。中医认为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亡。

03

伤脾伤胃的因素

生冷伤脾,多思伤脾。暴饮暴食、饮食没规律、五味太过、饮食太快伤胃。情志太过伤肝,熬夜伤肝,五味过于辛辣和过酸伤肝,当肝失疏泄条达直接造成胃失和降、脾失升清。总之,脏腑阴阳的失衡、不适宜的饮食习惯、不良的情志、不顺应四时的起居都可以影响人体脾胃的消化功能。一旦脾胃的消化功能差了,人体气血生化乏源,久之身体就会出现营养不良,这时要做的不是盲目多吃,多补,而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及时辩证施调,以纠正身体阴阳的失衡,恢复脾胃应有的气化功能。

当下调养原则  

当下时令节气,气虚成为主导,养护脾胃就要慎食生冷,尤其脾胃虚寒者更应忌食生冷,可以适当吃辛辣食物。一旦脾胃受寒可以及时吃红糖姜水或吃些健脾暖胃的茶或中药纠偏。肝肾气虚者应适当调补肝肾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