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枪”之外话“探雷”

 西霍寨 2016-10-22

“打枪”之外话“探雷”

作者:罗万春  编辑:齐天小圣

在学习脐针进入脐针殿堂后,对脐针神奇的疗效感叹,赞赏。特别是脐针在对付痛症方面的效能,往往是其他医术望尘莫及的!学过脐针的都知道其中的“打枪”一词,这是老师的一大发明,也是脐针对付痛症的一大绝招!按老师的话说,只要对准靶心,打中十环,一般就会将病拿下。

在实践中的确如此,只要对准打枪,拿下痛症不在话下!但看了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病例介绍后,在为他们精湛的打枪功力佩服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枪法”差而深感自责。我想学过脐针的许多同门也有此同感吧!自己也知道这“打枪”功夫不是一两天可练就的,也在为提高自己的“枪法”努力中。

可“枪法”差也得“打猎”呀!通过自己在治疗中使用打枪手法,发现还有弥补枪法差的另一种方式,我暂且称之为“探雷”吧!

所谓“探雷”就是在对付痛症时,在对点进针之后,一般会在脐内会有一个或几个痛点及结节点,一旦打枪效果不佳,就寻找这样的痛点或结节点,找到之后留针在其处,通过按揉、拍打患者的痛处,或叫患者自己活动痛处,待患者觉得减轻之后,往往针下的痛点也逐渐减轻或消失,待针下痛点消失后,患者的病患也就随之消失了,疼痛也就解除了。

在治疗疼痛病时,首先扎上山泽,因为痛则不通嘛!然后对痛点进行“打枪”,并告诉患者除了进针破皮之痛外,若还发现有哪怕一丝的痛感,就立即告诉我。一旦有痛感,我就知道发现“地雷”了,针即停留在“雷”上,开始叫患者拍打或活动患处。待患者觉得疼痛减轻之后,再退针进针左右“探寻”,查找还有无其他漏网之“雷”,再除之!

比如颈椎病,山泽+离位(有高血压的得扎水火既济)。在离位处就会在进针之后寻找痛点,并告诉患者注意疼痛感,患者一喊痛就立即停针,然后用手法推拿其颈椎。后来觉得这样自己很累,就在网上买了个颈椎按摩器,扎上针后开启震动功能,边抖动,边观察患者,过一段时间暂停机器后再进针,直到针下痛感减轻或消除,一旦针下无啥痛感后再左右探寻,均无痛感时患者的颈椎病基本就好了。

在治疗乳腺增生时也是这样,你甚至不必确定增生的具体位置,在扎上山泽后,若是双侧增生,即再扎巽,坤打枪,单侧的就扎巽或坤打枪。然后进针后根据手感,同时结合患者的感觉,就会找到“雷”。这时针下手感会有阻滞,一般会是一个结节。一旦找到,即针停“雷”上,叫患者自己按揉包块或结节,一会儿就会变软,消失。而针下之“雷”也会消失。但乳腺增生往往不止一个“雷”,这就要逐一排除,待前一个“雷”消失之后,再退针、进针,左右探寻,又会发现其他的“雷”,再重复之前的程序,直到所有的“雷”清楚完毕,即可收工!

我在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及四肢疼痛时均发现只要探雷成功,除雷彻底,往往痛症也就拿下了。

有位女士,经人介绍来看手痛,她手痛已有几年时间了,看过无数的西医、中医,均无改善。她是左手手腕处疼痛,时轻时重,最近几天腕不能屈,甚至不能捏起拳头,连筷子都拿不起,痛苦不堪。在察看其肚脐之后,我扎上山泽,因其又有高血压、糖尿病,于是我又扎上坎、离。在扎山泽时艮位进针后她有痛感,扎离位进针一半都不到时就有痛感(取离位是根据脐洛书全息图,手腕处在离位),我即知道扎在“雷”上了。扎上之后,叫她活动左手,十来分钟后,她觉得轻松多了,二十分钟后已能捏起拳头了。这时,我又动针,比原来又进了几分,她又有痛感,艮位也是如此。随着她手腕的痛感逐渐减轻,脐针处的痛感也随之减少。55分钟后取针时,她已好了起码80%。


还有一位女士,在搬家时扭伤左手手腕,约十天后才来看诊。针法同前,留针叫其活动手腕约二十分钟后,她觉得改善不大,于是我先动离位之针,发现针下无“雷”。于是又动艮位之针,在左右探寻时随着她一声“啊”,我终于发现了“地雷”,于是停针“雷”上,让她继续活动手腕,几分钟便觉不痛了,再探寻,待再也找不到痛点之后取针,其手腕已恢复如初了!

这探雷之说只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打枪功夫才是关键,探雷只是在枪法还未练到家时的一种补充,但探准了雷,说明离解决问题就更近了,也更有信心将病拿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