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治疗不让短痛变长痛

 xyf4345 2016-10-23
人们常说“长痛不如短痛”,然而在现实中,短痛长痛是可以互为因果的。日前解放军总医院“中国镇痛周”义诊活动中,该院麻醉科主任米卫东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术后为什么要积极镇痛、合理镇痛。


术后镇痛才能早日康复

提到手术治疗,很多患者最担心的就是怕疼。近些年随着人们对麻醉镇痛的认识,术后忍痛已经不再被接受。通常术后三天是患者疼痛比较明显的时期,即术后急性疼痛期。此时,如果患者、麻醉医生及手术专科医生能够相互配合合理地选择镇痛治疗,不仅可以让患者的治疗过程更为舒适,而且能够帮助其更好康复。


比如,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需要排气后再进食饮水。如果没有疼痛,患者能够早期下地活动,促进胃肠道蠕动,提前排气,提前进食,康复速度也就会更快。


还有大量的研究显示,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感受,还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内分泌系统等,这些都会阻碍患者顺利康复。所以,近些年很受外科推崇的快速康复理念(即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多项优化措施的综合使用,让患者在术后以更快的速度恢复)的核心治疗就是止痛环节。



长痛不如短痛,短痛不如不痛

米教授介绍说,无论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真正开始关注患者手术康复期疼痛的预防与治疗,设立疼痛专业学术方向来研究疼痛的机制,系统地帮助患者远离疼痛,开展舒适化医疗,还是近一二十年才开始的。


在这期间,无痛人流、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口腔治疗等在各个医院普遍开展,很多人都从中受益。不过在术后镇痛方面,还是有一些患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在急性疼痛期得到科学合理控制,甚至转变为无休无止的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为什么会转变为慢性疼痛呢?米教授解释说:人感受到疼痛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神经系统把疼痛部位的恶性刺激传递给大脑的过程。某些手术创伤急性疼痛镇痛不良,会让神经系统把这些疼痛信号“牢牢记住”形成痛觉记忆,出现疼痛致敏状态,此后机体再有哪怕很轻微的刺激,神经系统都会高度敏感,出现严重疼痛,于是就演变成了慢性疼痛和情绪上的焦虑。所以不要小看慢性疼痛,它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让人吃不好睡不香。



科学镇痛是个“技术活”

现在走进病房中,几乎所有患者术后都会使用镇痛泵之类的镇痛措施,难道还不够吗?米教授说,在很多人看来镇痛治疗就是吃止痛药、打止痛针、使用镇痛泵这样简单,其实科学镇痛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首先疼痛可以分成:神经性疼痛、炎症疼痛、缺血性疼痛、肌肉痉挛疼痛等,不同的疼痛用药是有区别的。


目前疼痛科医生能够使用的方法有阿片类药物、神经阻滞治疗、抗炎治疗、解除肌肉痉挛等很多种针对性的治疗,在具体应用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综合使用,才能做到镇痛最好、副作用最小、又不干扰到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还能促进术后康复。


还以腹部手术患者为例,如果术后简单给予阿片类药物,虽然能够镇痛,但药物本身会让患者胃肠蠕动减慢,影响疾病康复,此时这样的镇痛方式就不够理想;但是如果给予“腹壁神经阻滞镇痛”患者即可以得到很好的疼痛控制,又不影响到胃肠蠕动,效果就更为理想。




总之,要提高生活质量远离疼痛,不是靠毅力忍痛,也不是千篇一律吃镇痛片,最好的办法是重视疼痛、找专科医生,因为现代医学可以让您无需忍痛轻松康复。(本报记者 郑颖璠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