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蒜素

 犇羴工作室 2016-10-23

大蒜素(大蒜新素、garlicin)为三硫代烯丙醚类化合物,天然存在于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中。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对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百日咳杆菌)、真菌(白色念珠菌、隐球菌、烟曲霉菌)、病毒(巨细胞病毒)、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蛲虫等均有抑制杀灭作用,尤其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肠道细菌作用强。临床研究发现,本品对骨髓移植者并发巨细胞病毒感染有明显防治作用。尚有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蛋白以及抗血小板凝集、抗肿瘤作用。实验表明本品可防治肝纤维化,是抗氧化剂。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大蒜素
  • 别名:蒜辣素
  • 英文名:allicin
  • 化学式:C6H10OS2
  • CAS号:539-86-6
  • 摩尔质量:162
  • 外观:淡黄色油状液体
  • 密度:1.112

性质

大蒜素分子式正在加载大蒜素分子式

大蒜素为淡黄色油状液体。沸点80-85℃(0.2kPa),相对密度1.112(20/4℃),折光率1.561。具有强烈的大蒜臭、味辣。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苯、氯仿互溶。水溶液呈微酸性水中溶解度2.5%(质量)(10℃),其水溶液pH值为6.5。对酸稳定,对热碱不稳定。蒸馏时分解。静置时有油状沉淀物产生。不稳定,23℃时可在16小时内分解。

制备方法

洋葱中富含大蒜素正在加载洋葱中富含大蒜素

一般由百合科葱属植物大蒜的鳞茎(大蒜头)提取而得,也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用间氯过氧苯甲酸氧化二烯丙基二硫醚可得外消旋大蒜素。

代谢

在体内很快被吸收。在血液中分解为烯丙硫醇。后被SAM甲基化为烯丙基甲硫醚,从肺中排出。一般认为大部分烯丙硫醇会被氧化为烯丙磺酸,类似于从半胱氨酸牛磺酸的转化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