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歷史文化古跡——浙江麗水通濟堰(上)【圖文】

 還舊樓主. 2016-10-23
 
        通济堰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西南碧湖平原。
        通济堰是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创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年),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此工程筑拱形大坝横截松荫溪,建通济闸引水入渠,架石函从干渠上方引走泉坑水以消除沙石冲积,开叶穴直通瓯江以排淤泄洪。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双荫亭   “双荫亭”,建于民国时期,因亭前有两棵大樟树,故称双荫亭。较大的一株胸围4.6米,较小的一株3.68米,之所以这株较小是因为此树的树干于50年代初被雷所劈,但至今生命力依然旺盛。另有一株古樟位于古街临江的一居民家中,形成了树干在屋内,树冠在屋外的“房包树”的奇特景观。
    通济堰位于丽水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坝,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通济堰的堰史、堰规、筑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通济堰拦水拱坝

   通济堰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据沈国琛《通济堰》载:“南渡后,汶上赵学老分宰县事,深羡是堰之利民勘博也,赐名‘通济’以美之……”。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通济堰高架水渠
 
        据史,(宋)范成大于公元1126年—1193年在处州历任职。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范成大主持修整通济堰,并亲自制定和撰写堰规,立碑勒石,“文意赅简,书逼苏黄”,手迹犹在。他兴工三个月修复通济堰,并挥毫书写《通济堰碑》二十条,记言十四行,以告来者。此《堰规》已经沿用了数百年。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这是纵横上下两层水渠堪称史上最早的渠水“立交桥”

        当地人称,
护堰世家诸葛一家,世代在通济堰边居住,只要发现有堵塞渠道、砍树等破坏行为,便会出来制止。
    五十年代进行维护时,在大坝底部还发现古代留下的巨松基础,就是俗称“眠牛”的松木铺垫办法。
当年,郡人参政何澹(民间称何丞相)奏请朝廷“为图久远,不费修筑”,调兵3000人,历时三年重建通济堰,大坝由原来的木筱结构改为结石结构。为使其永固,造铁炉36座,用铁水灌入石坝缝隙中,使大坝牢不可摧,至今已经800年溪水冲击的考验,仍然完好无损。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通济堰匾额    
 
宋政和初年(1111年)创建的石函,将横贯堰渠的泉坑水从堰渠上引出,通过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大小概闸调节分流及利用众多湖塘水泊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竹枝状水系网,结构科学合理,千余年效益不减。通济堰的竹枝状灌溉网,据说在平原上迂回23公里,干渠上分凿出大小支渠、毛渠多达321条。
       詹南二司马庙  詹南二司马庙亦称龙庙,位于堰头村西南角,通济堰大坝北端,是为纪念创建通济堰的詹、南两司马而建,北宋元祐七年(1092)重建。几经兴废,今剩民国时期台门和东侧厢房,其余是解放后改建的青砖小青瓦民房,庙内保留历代通济堰碑刻18方,详细记载着堰规、堰图以及历代修建情况等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文昌阁俗称“八角亭”,位于堰头村村口,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清宣统元年(1909)重修。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通济堰边的古树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通济堰边的古树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堰头村的古樟树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堰头村位于浙江省丽水莲都区碧湖镇龙泉溪与松荫溪的汇合处,它因位于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的源头(堰首)而得名,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古村落。村里有一个千年古樟群,古樟树的数量共10株,树龄是1000-1500年,古樟群分布在堰头村沿渠两岸,苍劲挺拔,遮天盖地,有的古樟根部已将渠道的早期大卵石驳坎包裹,与驳坎成为一体。有的古樟树冠达50多米,遮荫连绵数百米,衬托出通济堰古老静谧自然美之风韵。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堰头村除村名与通济堰有着密切联系外,整个村落的格局也与通济堰密不可分。从堰首引水入渠至“石函”约三百米,两岸千年古樟弥漫,古道自东向西沿渠的北岸而过,古道既是村街,村落的建筑沿古道而建,有路亭、有社庙、有民居、也有店铺,在至今保存的二十多处古民居和古建筑中,沿渠就有十多处。古堰渠、古道、古民居形成了堰头村特有的古村落格局和风貌。2006年,堰头村被公布为丽水市文化名村。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文昌阁,俗名八角亭,位于堰头村东首石函旁。起初也是供路人歇息的场所,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其形制同碧湖上街的通济古道路亭非常相似。在我国古代,民间有在交通要道和村口路旁筑亭的习俗,以作为旅途歇息和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有的还根据当地的风俗,请人撰写匾额和楹联,悬挂在亭上。据当地族谱记载,在明清时期,堰头村共有数十族人取得功名,为昌文风,在路亭的基础上重修成文昌阁。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南朝至清.国五)(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