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展PCI患者长期口服抗凝药,预后更差?

 平淡人生a9 2016-10-23

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的患者,如果需要长期口服抗凝治疗,采用双联还是三联抗栓,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近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发表了一项大型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每11例行PCI的人群中,就有1例在长期服用口服抗凝药;而且,口服抗凝治疗患者PCI之后的院内出血、再入院和长期死亡率更高。

1研究中三联抗栓治疗率超过80%

这项研究采用美国一个大型医疗数据库的资料,数据起止时间是2009年至2014年,受试者是PCI后30天内服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

在9566例PCI患者中,837例(8.8%)在口服抗凝药,其中7.9%服用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研究期间,口服抗凝治疗的比例保持稳定,2009年为8.1%,2014年为9.0%。不过,期间NOACs的使用率提高,从2009年的0%提高到2014年的17.6%(图1)。

进展PCI患者长期口服抗凝药,预后更差?

(点击查看大图)

图1. 研究期间PCI患者服用不同种类抗凝药的变化。

研究期间,PCI人群出院时采用三联抗栓治疗(一种口服抗凝药、P2Y12抑制剂加阿司匹林)的比例保持稳定(2009年83.2%,2014年83.8%,P=0.66)。口服抗凝治疗的主要指征是房颤或房扑(78.0%),其次是静脉血栓栓塞(16.4%),以及左室功能不全、动脉瘤或血栓(9.1%)。入院时,70.7%的口服抗凝治疗患者在同时服用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用于21.3%的患者(图2)。

另外,入院时口服抗凝治疗的人群中,PCI后89.1%的患者在出院时继续服用一种抗凝药。分别有96.8%、98.0%的患者在出院时服用一种P2Y12抑制剂、阿司匹林,84.9%的患者采用三联治疗(图2)。

进展PCI患者长期口服抗凝药,预后更差?

(点击查看大图)

图2. 比较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抗栓治疗方案。

2口服抗凝治疗患者出血更多,长期预后较差

至于主要事件结果,PCI后口服抗凝治疗患者发生严重出血(11% vs. 6.5%,P<0.01)、穿刺部位出血(2.3% vs.="" 1.3%,p="0.017)、非穿刺部位出血(8.2%" vs.=""><0.01)明显增多,不过,两组院内支架内血栓形成(0.4% vs.="" 0.3%)、心肌梗死(2.5%="" vs.="" 3.0%)、卒中发生率(0.48%="" vs.="">

此外,在校正混杂因素之前,口服抗凝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3.9±5.5天vs. 2.8±4.6天,P<0.01),输血比例较高(7.2%vs.><0.01),90天再入院率更高(22.1% vs.=""><><><><>

进展PCI患者长期口服抗凝药,预后更差?

(点击查看大图)

图3. 比较口服抗凝与不抗凝治疗患者PCI后的长期生存率。

3WOEST研究结果似乎没有影响医生的抗栓决策

研究者称,尽管介入心脏病医生一直在努力减少PCI后的出血事件,但这项分析显示,在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人群中,十分之一的患者在置入冠脉支架后发生院内严重出血。可以说,PCI时口服抗凝治疗是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需要继续努力,减少这一人群PCI后的不良事件。

另外,研究者指出,在5年研究期间,患者冠脉支架置入后采用三联抗栓治疗的比例很高,出院时达到85%。尽管WOEST研究结果2012年已发表,但这项最新数据分析中的主治医生似乎并没有受到WOEST研究结果的影响,仍然优选三联抗栓治疗,不确定在以后的随访中他们的抗栓方案是否会有改变。

总之,从这项最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有口服抗凝指征的PCI患者,由于目前尚缺乏充分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其长期抗栓治疗仍然没有公认的方案。对这样的特殊人群,如何治疗依然是个难题,亟需开展更大型的临床试验,得出更可靠的结论,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参考文献

Eric A. Secemsky, Neel M. Butala, Uri Kartoun, et al. Use of Chronic Oral Anticoagulation and Associated OutcomesAmong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 Am Heart Assoc.2016;5:e0043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