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红楼梦》没有小说趣味

 风临酒把2 2016-10-23


       我昨天写到“读《红楼梦》不感兴趣的理由”,有位网友批评我不懂文学,他说文学不是为了讲故事。说《红楼梦》才是真正深刻描写了人性、人的性格与命运,其他三部古典作品都是粗糙的,因而《红楼梦》才是真正有文学价值的作品。

       我的回帖是:“小说,小说,就是说故事,说不出精彩故事的小说,就是一本无人喜爱看的小说。描写人物性格也好,描写人性也好,描写景物也好,都是为了推进故事而写的。小说就是以讲故事为出发点,否则就不叫小说了,叫散文,杂文,诗文。”

       《红楼梦》是不是小说类型?如果是的话,我对它的这段评价就成立了。对于小说我有着自己的认识,如贾平凹说:“小说是什么?小说是一种说话,说一段故事,我们做过许许多多的努力,世上已经有那么多的作家和作品,怎样从他们身边走过,依然在走。其实都是在企图着新的说法。”(《白夜·后记》)

       另外,与《红楼梦》相比,其他三部古典作品粗糙在哪里,我看不出来。我认为每一部作品中那么多的人物,都是塑造得完整、生动的形象——几乎个个描写得栩栩如生、活龙活现;个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韵味无穷;个个都是在生死线上与命运抗争不息。比之半死不活的《红楼梦》中的人物,更有人性化、更激烈、更生动,真正触动到灵魂的底线。《水浒》中的武松描写得多么鲜活;《西游记》里的4个人物,几乎包含人群中所有4大类型的人。不能因为那些是打斗故事才叫“粗糙”,而《红楼梦》是在描写一群妇人的自怨自艾,就说这叫“细腻”,把女人和细腻打等号来联想,这是很幼稚的一种主观印象。

       故事性强不强的作品,虽然不一定是以宏大的背景、显赫的人物作依衬,但一定是跌宕起伏、多重性格,各种矛盾混合交杂,难以分清;一定是人物碰到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大恐惧、大变迁,亦或情感上的大震荡才值得编写,同时也让读者想象不到的一些复杂情节、惊人的事变;也一定是人物结局,不看到最后难以判断走向。《红楼梦》里的人物很少能做到这些,故事如池水般平静,处而不惊,让人觉得清淡无味。

       《红楼梦》基本上是一部悲剧性的故事,正因为带上悲剧,才能让人以为人性描写深刻,其实不然。我认为,小说的主线不能只沿着一条“悲线”走下去,而是在每一个人物身上还存在着二个不同的主线,或者一是主线,一是次线,双线交叉、同时并进、一明一暗,互为陪衬变化着。故事才会更复杂、更精彩、更具有悬念、构思更巧妙,因而才会引人入胜。主线确立之后才是支线,主线是骨架,支线是血肉,是故事是否丰满的保证。

      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大要素。例如贾宝玉不是走向死亡绝路,而只是从富到贫,从寄生虫沦为独立贫民而已,因为丝毫没有自食其力的手段,只能选择看破红尘躲进庙宇罢了。这样的“悲剧”给我这个平民来看,一点也感动不了我。

       中国小说喜欢把主角当作完美的人,这是不现实的。例如处理金陵十二钗的人物性格,都是读者可以想象到的结局,这种脸谱化的描写,固化人物的手段并不高明,这也是《红楼梦》故事性不成功的地方之一。

       小说精彩要靠剧情,剧情的精彩就要靠伏笔,伏笔一定要安排的巧妙,明伏和暗伏我就不多说了。有些小说写着写着就来了一个突变,这样是不对的,读者会极其反感这样的情况出现。牵强的伏笔不会精彩的,这样找出来的伏笔根本不能算是暗伏,太牵强的感觉会让读者觉得你穹庐技穷。

       让我最反感的地方就是小说中大量罗列诗文,中国这四部古典小说作品,都是延用中国人重诗文这个怪僻(将诗文神圣为文学最高峰),又以《红楼梦》最为严重,多到完全冲淡故事的欣赏性。似乎人物中个个都是大诗人,处处都是诗歌会、大赛场、竞技比艺,也不知这些诗文能衬托出什么故事内容(只寄托着作者的一份乐趣)。

       世界经典小说中从来没有一部作品象中国人这么强调处处塞满了诗文,让人十分倒胃口。人家想写诗文的时候有专门的叙事诗,这是要和小说分开来写的一种文学形式,例如歌德的《浮士德》、但丁的《神曲》。亦或偶然在小说章节的前后写上一首短诗,叙情一下、点缀一下,这倒还是可以的,并不打乱故事的整体性。

       我怀疑领袖偏爱《红楼梦》,是不是好女色的冲动?好在“红学”这一幕闹剧在中国已成为历史的过去,只给旧时代的人还留下不灭的印记,还赋予它多高的神秘皇冠。但它和世界上那么多精彩的小说一比较,确实没有什么故事性可欣赏的,不必花时间去读你感觉不精彩的东西。生活中何必强求自己呢?除非需要一个支点,一个理由——比如说专题研究它什么,必须读完它。否则,放弃也是当然的事,况且我们并不是搞文学的人,何必自己与不愉快的事较劲呢?

       2016.1.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