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17、浅析名词与动词、形容词作对仗

 江山携手 2016-10-24
           浅析名词与动词、形容词作对仗

                    桂林  胡自立

   说到对仗的规矩,最难把握的是名词的对仗。总的来说,名词的对仗分二种情况。(一)名词与名词相对,根据名词的门、类分为工对、邻对、宽对,以及因自对现象引起的对联格调变化(由宽对升格为工对)。(二),名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与动词、形容词相对。本文企图在理论上对问题(二)给予明确。以下分类说明:

    一、双音名词的对仗:

    1)偏正结构双音名词作对仗,这是遣词作对用得最多的形式。王力先生总结古人构词规则,认为处在修饰地位的名词和动词活用为形容词。例:

    春日垂霜鬓,天隅把绣衣。(杜甫《送何侍御》)

    “霜鬓”对“绣衣”。名词“霜”与动词“绣”都活用为形容词。

     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杜甫《有感》)

     白骨”对“云台”。名词“云”活用为形容词与形容词“白”相对。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杜甫《骊山》)

     “鼎湖”对“银海”。名词“鼎”和“银”视为活用作形容词相对。

   2)双音名词的对仗还存在语言结构不同的对仗: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川》)

     “知己”是动宾结构,“比邻”是并列结构。两词均是名词。

     过客来自北,大军居在西。(储先羲《留别》)

     “过客”是动宾结构,“大军”是偏正结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差上》)

     “孤烟”是偏正结构,“落日”是动宾结构。

     这一类对仗,王力先生并未单独列出:“在句型分类上归并到上面的例类中。王力在句式分析凡例上,只作了下面的说明:表示词性的罗马字母分为大写与小写两种。大写的表示它居于句子的主要地位(胡自立注:后一词素),小写的表示次要地位(胡自立注:前一词素)。在多数情况之下,小写的字是大写的字的修饰语。”(《王力近体诗格律学》p.190)我们说,既说多数,定有少数例外在凡例中,我以为上面几例结构不相同的对仗,即为上述分类之例外。

    3)在双音名词的对仗中,双音单纯词与双音合成词的对仗,并非词性失对,但构词的语素有一个,甚至全部语言性质不同,王力先生列入词性不甚合。例:

    淑女诗长在,(夫)人法尚存。(王维《故南阳》)

    “夫人”对“淑女”。名词性语素“夫”与形容词性语素“淑”相对被认为词性不甚合。在这里因为“夫”并不修饰“人”,不能认为“夫”活用。

     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杜甫《得家书》)

     双音单纯词“消息”对偏正结构合成词“旧居”是两名词相对,被认为词性不甚合。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

      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杜甫《自瀼西》)

      “渠”和“沼”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宁问春将夏!谁怜西复东!(王维《愚公谷》)

      “夏”和“东”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

     “春”和“曙”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孤云独鸟川山暮,万井千山海色秋。(李嘉佑《同皇冉》)

      “秋”和“暮” 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以上例句因为在对偶句中相对的词同时出现活用,在认定词性相对规则时不太引起注意。下面在单比出现活用要特别提出。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

    “镜”活用作动词,与动词“吟”相对。词性并未失对。

    有关名词活用请读拙文《小议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标准,兼析“家”字词性》。

    三、动词和形容词处于主、宾时,称名物化(或指称化或动、形做主宾):

    草木尽能酬雨露,

    荣枯安敢问乾坤!(王维《重酬苑郎中》)

    “荣”是形容词、“枯”是动词。““草、木”是名词对名词,词性并未失对。

    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杜甫《上白帝城》)

    “衰迈”是形容词。“衰迈”与“英雄”相对。

    四、处在状语位置形容词、动词与名词相对,被认作是活用为副词的对仗。

    蜀星见少,江雨闻多。(杜甫《散愁》)

    “阴”是形容词,“夜”是名词。它们处在动词的前面,被认作是活用为副词的对仗。词性并非失对。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相和”是副词性动词、“几处”

是表问话的名词)

    五、处在定语位置的动词和名词(同属限制性定语),相对会被认为词性不甚合的。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杜甫《狂夫》)

    “厚禄”是名词语,“恒饥”是动词语。应视为词性不甚合(此联王力没有注

释词性不合)。

    江水长流地,山云薄(暮)时。(杜甫《薄暮》)

    “江水长流”是动词语,“山云薄暮”是名词语。王力认为“流”与“暮”词性不甚合。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杜甫《九日杨奉》)“桑落”是主谓结构名词语,“菊花”是补充结构名词。王力注释词性不甚合。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王维《送丘为》)“三亩”是数量词“一归”是动词。王力注释词性不甚合。
    我认为词性不甚合是一种宽松的对仗。

    云薄翠微寺,天清黄子坡。(杜甫《重过何氏》)(“翠微”是形容词,“黄

子”是名词。因为“翠微寺”、“黄子坡”是专用名词,被认为对仗合律)。

    除上例之外,在王力收集的句例中,找不到形容词与名词在担当句子定语时作对仗例句。有关名词和动词、形容作对仗的可对性,及应当把握之范围基本归纳如上,仅供学者研究,也可供教学和满足自学者需要。理论研究,敬请指导。    2005.11.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