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能想到终结打印社的竟然是链家!

 易良义 2016-10-2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学老师开始喜欢布置打印作业。大约都是头天下班后家长们才来得及看到,家里忙活半天就得赶紧找地方打出来,因为第二天一早就得让孩子带到学校去。我在我们家附近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原来学校里熟悉的那种打印社,正发愁是否有必要家里也备一台打印机时,邻居告诉我们:可以去就近的链家门店里打,服务好,还免费,多晚都有人。


 

说实话,打印一张纸的成本没几个钱,可这么经常麻烦人家,心里总是有点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在接起房屋中介的骚扰电话时,别家是直接就挂,如果是链家的业务员打来,语气上总是要客气一些,真是轮到自己有租售需求时,第一个想起来的也就是他们家。我曾经讨论过链家的千亿估值是从哪里来的,我想主要一定不是因为中介业务做得有多大,而是他们的客户有多强的粘性,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延展可能

 

链家的免费打印让我联想起失败的顺丰嘿客,还有似乎总差一点的物业电商平台。还有一个例子是有人告诉我,家附近的那家链家原来还是周边老人的一个召集点,老人们会跑到哪里聊天,把那里当做自己的地盘。这说明什么?原来资本所看重的“最后的一公里”,地产商一直想挖掘的社区金矿,竟然可能是链家做的更好!虽然他们的平台上还没有什么电商。为什么?因为这“最后一公里”需要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温度!只有高频次高人性化的服务,才有可能成就稳固的客户粘度!


 

最近恐怕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急冻期,政策高压之下,统计局公布的成交数据果然应声而落!我突然联想起之前大家的争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究竟会是俄罗斯模式还是日本模式?有不少的“学者”就会拿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房地产崩盘来警示。关于那场崩盘有太多的资料可以去找,我却比较关心真的崩盘之后,世界会变成怎样?


 

一位长期定居日本的朋友告诉我这样的故事:他的一个朋友在日本经济极盛之时嫁给了一个成功的日本商人,那时的婚礼满足了一个女孩子能想象的各种虚荣心。悲剧的是,这个日本商人终于没有抵抗土地疯狂升值的诱惑,贷款去拿了不少土地,结果泡沫破灭时那些土地已经跌的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根本卖不掉,而贷款却是必须要还的,好好的公司因此破产,作为不良记录人,他们一家人被限制坐飞机等高端出行,甚至一个月吃不上几顿肉!对于享受过天堂生活的人,这大概是最惨痛的教训吧。


 

我觉得故事还没这么简单,于是我就又看了一些关于日本后来发展的故事,就有了今天在“筑梦师”里转发的那三篇文章。这是三篇怎样的文章?《生命在于折腾?》那篇说的是一位88岁高龄日本老太太的故事,这个年纪在中国大概只能住进养老院或者必须得有专人看护,日本老太太却玩出了花,各种尝试!《建筑需要创意》列举了50个充满想象力的日本建筑,每一个建筑都足以让你脑洞大开!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在中国的《梦想改造家》里因为善于改造小房子而爆红的青山也是一位日本建筑师。《失去GDP增长很可怕吗?》告诉了我们在这传说中“失去的二十年”日本人究竟在做什么?令人汗颜的是,在2015年汤森路透发布的全球企业创新排名TOP100中,日本企业竟然有40家,名列全球第一!而中国企业没有一家可以进入这个榜单!日本人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结局?就算经济停滞有什么问题?生活能够变得更好才是真正的实惠!



 

所以,我并不认为如今的市场冷却对于一个地产企业来说是什么坏事。不要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距离那样的崩盘还早着呢,就算是真到了那天,如果你及时做对的方向,一切只是刚刚开始哦!在夏天博鳌地产论坛上,不少地产商还因为市场的火爆把企业目标设定在“冲千亿”这个梦想之上。秋天到了,恐怕他们该冷静下来了。在人们还在议论万科的“地产一哥”地位又被人给抢了时候,我看到了万科人的另外一种态度,他们安静的进入了养老产业。有一些成功不可复制,有一些成功却是水到渠成。

 

如果是传统的中介模式,如今就是链家们的冬天。如果一切希望只能寄托于卖房子,万科们现在就该忐忑下一顿该去哪里找。天气有凉热,地球转不休。不要过于计较那些狂热与寒冬的骤然切换,你没有想过的事情正在发生,坏的事情里面蕴藏着更美好的未来。希望会有更多人读懂,安静的去做那些早该去做的事。唯一不会被辜负的,就是用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