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饭后可艾灸中脘

 高州佬 2016-10-24
书上以及网络上对饭后不能立即施灸都无异议,通过实践发现
饭后立即对中脘进行施灸有下面效果:
1、饭后出现的饱胀感消失;
2.饭后胃局部的皮肤凉感消失; 
3.胃部温热,舒适感明显。
   中脘又名“太仓”,“胃管”,此两名称来自《内经》。前者指胃而非穴名,后者性质待定。常用于胃脘痛,腹胀,腹中包块,泄泻,便秘,不思饮食,呕吐;黄疸。
   各类典籍中对于中脘的论述较多。比如:《千金方》卷三十:胃管,三焦俞。主少腹积聚,坚大如磐,胃胀,食饮不消。 《千金方》卷十一:积聚坚大如盘,冷胀,灸胃管二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二寸。《黄帝明堂经》:中脘,一名太仓,胃募也。在上脘下一寸,举心蔽骨与脐之中。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皆有论述。艾灸中脘,对胃功能的调整意义重大。
   一般所灸之处,因为刺激缘故,气血会有所聚集。艾灸中脘,气血也会聚集于胃,提携胃气,从而加强了食物在胃内的消化,提高了消化效率。而消化不良者,则往往因为胃气不足,腐熟食物难以尽力,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故更应在餐后酌情施灸中脘,以减胃之负担,以增胃之消化。
   餐后可否施灸足三里?可以。但初灸者或者脾胃虚弱较重者,不宜餐后灸足三里。虽然足三里是胃之下合穴,此穴和胃之间有一条直达途径。但是灸足三里时,身体会调配一部分气血下行,这样会削弱聚集于胃的气血强度。为了集中力量消化食物,建议餐后单灸中脘最为适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