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一流基层干部培训学院,全国三个第一为何诞生成都?

 北书房2014 2016-10-24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细,考验的是执政者的执政理念,管理者的行政能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成为应有之义。

    

从管到治,并不简单的一字之变,是共和国改革创新的铿锵步履!

    

胸怀大局,着眼大事,成都,应势而动,从基层入手开启社会治理规律探索。

    

过去三年以来,成都市在全国成立第一所由党委政府主导,面向“村官”的集农村问题研究和基层干部培训为一体的专门机构——成都村政学院。随后又相继组建全国第一所面向社区干部的成都城市社区学院,以及全国第一所面向社会组织及其工作者的成都社会组织学院,实现了基层党员干部及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专业化机构培训的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开辟出一条基层干部培训常态化、正规化、系统化的成都模式。

    

由此,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依托“三所学院”全面开启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探索。 



国家行政学院向成都村政学院赠送题字


历史传承与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拓开了波澜壮阔的大国崛起之路。

    

然而,传统经验化、粗放式、全能型社会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需求。

    

大城市,细管理,何处着手?基层是关键。     

    

化解层出不穷来自基层针尖对麦芒的冲突,既需要管理者更多的善意和温情,更需要增强依法管理的理念,提升智慧管理的技巧。

    

加快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进城市,推进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人,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   

    

而现行中国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存在一个尴尬:中央、省、市、县各级干部都有相应成熟的培训体系和学校,人数最多又最亟需不断充电培训的村(社区)干部却出现断档。

    

尤其是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群众的诉求日趋多元,另一方面基层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素质偏低,职业精神有待强化,政策把握能力有待加强,依法履职的能力偏低,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等共性问题,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全国约有60余万个行政村,村(社区)干部超过120万人。仅成都市就有2722个行政村(涉农社区) 、1616个社区。他们在基层承担了大量工作,但此前,却没有专门针对这一群体的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

    

历史与现实的碰撞,再次将成都这座具有创新精神的城市推上了改革浪尖。

    

几千年来,成都血脉里一直流淌着改革、创新、突破的基因。

    

从历史来看,两千多年前都江堰无坝引水工程就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直到今天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同一个时期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灌溉系统,现在都不再发挥作用了。在公元八世纪的时候,成都就率先发明并使用了雕版印刷术。十一世纪初,成都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据考证比欧洲还早600年。

    

而在工业化与城镇化急速发展转型的当下,成都率先推动统筹城乡实践,发出了全国第一张农村产权证,并尝试重构城乡基层治理机制。

    

这些,无疑为成都在探索基层社会治理规律上,奠定了先天优势和实践基础,也成为这座中国新晋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担当。



成都城市社区学院成立大会

 

以基层干部培训全覆盖为突破口

 

改革创新如何既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又能充分体现党委的领导?突破口在哪里?

    

成都将目光聚集到了“县级党校”上。


近年来,伴随着干部培训格局的调整,特别是上级培训重心的不断下移,县级党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难,甚至出现了“边缘化”“空壳化”等问题。


而一个明显的现状是,数量庞大的基层干部、社会组织负责人处在国家政权体系的边际地位,游离于体制边缘。


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如果不能给予这一特殊群体足够的重视、关心和培养,就容易出现思想政治领域的真空地带,失去党的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进而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执政基础。


成都将两者有机结合,重新思考定位,既推动县级党校改革,又巧妙以制度安排使这类群体“归位”,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这一纽带,将基层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紧密联系在党组织周围。



第三届村政论坛


2013年11月,在都江堰市委党校的基础上,成都市委组织部牵头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以村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的村政学院。村政学院以“村治”为主要培训内容,聚焦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向全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开展农村问题研究与培训。村政学院的创新改革实践得到了中央相关国家部委领导的高度肯定,认为 “成都村政学院的创办对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

    


全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专题培训班


2014年8月,结合锦江区社会组织发达的实际,在锦江区委党校的基础上,成都又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由党委政府主导的以社会组织工作者为主要培训对象的社会组织学院。学院以社会组织工作者为主要培训对象,着力研究社会组织建设、党对社会组织实施领导的方式,如何培育壮大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如何更好地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等重大问题。同时,围绕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努力造就优秀的社工人才,培育健康的社会组织,切实增强社会发展动力。

    

“社会组织能否走得更平稳、健康、成功,党委部门的引导非常关键。”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学部副主任马庆钰评价成都组建社会组织学院,在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历程中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将有利于推动成都乃至全国社会组织工作更好的发展。



“社区营造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专题研修班

    

2014年11月21日,成都城市社区学院在金牛区成立,和村政学院、社会组织学院一样,成都再次开创了全国第一,即全国首家由党委政府主导、为城市社区工作者和专业社工人才提供培训的专门机构。学院以社区“两委会”成员及社区工作者为主要培训对象,围绕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升安排培训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现场实训、研讨互动、考察学习等多元培训方式,以提高社区发展、社区治理、社区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至此,成都市创下全国“三个第一”,完成了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标志着富有成都特色的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形成。

 

为创新基层治理实践搭建多维平台

 

“三所学院不仅仅是一个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平台,更是一个助推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新平台。”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副主任向春玲认为,三所学院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了成都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三驾马车”,将村(社区)干部、社会组织及其工作者等基层治理主体,纳入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体系。


“三所学院”集中专注于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在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和新兴群体教育培训的同时,无疑将极大增强其在体制上的存在感、组织上的归宿感和工作上的方向感,成为成都探索“推动党引民治、实现基层善治、保障精准服务”的一个重要平台,这对于发挥好他们在社会多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共同促进构建现代基层治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学院的成立,就像我们社会组织有了娘家,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多聚聚,相互交流。”锦江区“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刘飞由衷感叹,社会组织学院更像一个“家”。从1999年开始做志愿者,后来慢慢组建起自己专门的社会组织,继续从事公益服务,刘飞时常觉得在前进的道路上有些孤独,她身边有不少和她一样想从事公益事业的朋友,但觉得缺少一个类似这样的平台。

    

这也是参加过“三所学院”培训的基层干部、社会组织工作者们共同的心声。

 

成都市委组织部调训的第三期学员之一,青白江区姚渡镇芦稿村党支部书记舒元贵,在村政学院培训结束后,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这样写道:“过去也参加过一些培训,一般以会带训,都是布置工作,完了马上走人。没有想到村政学院安排得这么好、培训内容这么专业、学习考察这么规范、管理考勤这么严格。我们参训学员都有回家的感觉。”




作为助推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新平台,新兴的成都“三所学院”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培训平台,通过整合党校、各方面专业机构的优质资源提供专业培训,培养优秀社会治理人才。

二是研究平台,通过举办各类研讨会、主题交流会等方式,汇集各种研究力量,加强对社会治理领域的研究。

三是合作平台,通过学院这个载体,疏通民意表达渠道,有效引导和发挥各方参与多元社会治理的作用。

四是党建平台,通过组织、工作、凝聚力“三覆盖”,进一步发挥好党组织作用,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一个崭新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多维平台,

从中国西部冉冉升起,带着闯劲、锐气、睿智,正走向全国。


四川日报记者 罗向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