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曲专题复习】——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杏坛君 2016-10-24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明散曲有文人化趋向,特别明中叶后,词藻化、音律化的现象突出;从作家地域分布和风格特征看,明散曲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北派风格大多豪爽雄迈、质朴粗率,南派则清丽俊逸、细腻婉约。

.民歌创作繁荣:冯梦龙民歌专集《童痴一弄·挂枝儿》《童痴二弄·山歌》。



明代散曲

.明初散曲创作较沉寂,成就不高。如朱有燉散曲集《诚斋乐府》:

(一)多为北曲;庆贺、游乐、题情、赏咏等题材占多数,表现出雍容华贵、放逸闲适的贵族趣味,内容比较单调。                (二)艺术上追求音律美。

(三)个别作品写到精神世界的另一面,如《北中吕山坡里羊·省悟》。

.弘治、正德间兴盛。

(一)王九思和康海为代表的北方作家。

1.分别有散曲集《碧山乐府》、《氵片东乐府》反映世俗环境尤其是仕宦生涯的艰险。如王九思《次韵赠邵晋夫》套曲;康海《满庭芳·遣兴》。

2.不少作品写解官后放情任性的生活态度,抒胸中块垒,风格雄爽质朴,体现北方作家豪放雄迈的特征,如王九思《寨儿令·对酒》康海《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饮中闲咏》

(二)王磐、陈铎等为代表的南方作家。

1.内容较广泛,风格多清丽俊逸。

2.王磐散曲集《王西楼乐府》取材丰富,或记事写景,或咏物述志。如《朝天子·咏喇叭》《南吕一枝花·久雪》《南吕一枝花·村居》。

3.陈铎有《秋碧乐府》、《梨云寄傲》、《滑稽馀韵》等集。

1)《秋碧乐府》、《梨云寄傲》是前期作品,题材多模仿前人风月闺情之作,新开拓不多,但文字清丽可观。

2)《滑稽馀韵》描写对象主要是城市各种行业中人物,取材上有新突破:

①表示赞美同情的,如《水仙子·瓦匠》《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铁匠》;

②嘲讽痛斥的,如《天净沙·门子》《天净沙·牢子》表现出鲜明的爱憎态度。

③有的刻画人物较成功,如《朝天子·媒人》《满庭芳·巫师》。

.嘉靖以来进一步繁荣:作家如金銮、冯惟敏、梁辰鱼、施绍莘等;风格趋于丰富多样;昆山腔兴起,一些地区南曲盛兴,而北曲有衰落趋向。

(一)北人作家冯惟敏,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

1.描绘生活面较广,具较强的现实感,或反映时艰,或抨击政治弊端,或摹写人情世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不同方面。如《胡十八·刈麦有感》《折桂令·刈谷有感》《玉江引·农家苦》《傍妆台·忧复雨》《玉江引·纪笑》《改官谢恩》等。

2.归田后写下不少遣情抒怀的篇章,流露出对仕宦生活的烦倦和厌恶,刻画悠闲落拓的心境。如《耍孩儿·十自由》。

3.格调多爽逸豪迈,遣词造句率直明白,如《河西六娘子·笑园六咏》。

(二)南方作家金銮,有《萧爽斋乐府》。

1.题材多酬应、游宴、嘲谑、风情等。

2.艺术特点:

1)讲究音律和谐,清丽婉转。          (2)笔法亦庄亦谐,自然活泼,常于轻巧自如的勾勒中透出隽永的意味。如《晓发北河道中·落梅风》。

3)语言朴实浅显,如《锁南枝·风情集常言》。

(三)梁辰鱼散曲集《江东白苎》。

1.讲究锻字炼句,文辞典丽华美,并注意吸收词的手法,不少词味重曲味淡。

2.酬赠、题咏、艳情等题材占一定比例,但抒情写怀之作具代表性,从不同侧面较真实地反映作者内心世界,如《暮秋闺怨·白练序》。

3.工词藻;但过分注重文辞声律,一定程度上束缚散曲创作。

(四)施绍莘散曲集《秋水庵花影集》。

1.多“随境写声,随事命曲”(《春游述怀》跋),较少受文辞与声律约束,与当时词藻化、音律化的创作风气不同。

2.题材多样、独造新境,善于捕捉各种人情物志,如套数《杨花》。

3.重情感的自然贯注。如《与妓话旧感赠》《赠嫩儿》等。



明代民歌

.冯梦龙“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序山歌》)。

(一)现存最早明代民歌集子为成化间金台鲁氏刊行的《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新编太平时赛赛驻云飞》《新编寡妇烈女诗曲》4种。

(二)《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描绘男女情爱婚姻,如《每日沉沉》《受尽荣华》。

(三)《新编太平时赛赛驻云飞》所收多为歌咏故事的民歌,如《苏小卿题恨金山寺》、《双渐赶苏卿》、《王魁负桂英》等,形式上为联曲。

.嘉靖以来民歌作品的选本如张禄《词林摘艳》郭勋《雍熙乐府》陈所闻《南宫词纪》龚正我《摘锦奇音》及熊稔寰《徽池雅调》等,相当一部分描写男女私情,如《雍熙乐府·驻云飞·闺怨》《南宫词纪·汴省时曲·锁南枝》。

.晚明民歌收集整理—冯梦龙。

(一)《童痴一弄·挂枝儿》和《童痴二弄·山歌》。

1.《童痴一弄·挂枝儿》收录明万历前后流行起的民间时调“挂枝儿”,极少数为冯梦龙和他朋友的拟作。

2.《童痴二弄·山歌》多用吴语,是现存明代民歌中保存吴中地区山歌最多的专集。

3.从侧面表现明社会尤其晚明下层民众生活风貌。

4.冯《序山歌》:“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之遗欤?且今虽季世,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苟其不屑假,而吾藉以存真,不亦可乎?”道出对民间俗曲的肯定态度,从去伪存真的角度对所编民歌的创作特征的总体概括。

(二)《挂枝儿》和《山歌》内容与艺术形式上的特点:

1.真实描绘出社会平民阶层的各种世情俗态,民俗味道浓烈。《挂枝儿》的《谑部》、《杂部》及《山歌》的《杂咏长歌》,如《谑部·山人》。

2.歌咏青年男女自由的爱情生活。《挂枝儿》《山歌》中的情歌往往用大胆率真的口吻吐露出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和执著追求。如《山歌·私情四句·娘打》《挂技儿·欢部·分离》。

3.形象刻画、语言运用等艺术手法丰富新颖,显示出明民歌创作技巧进一步趋于成熟。如《挂技儿·私部·错认》《山歌·私情四句·送郎》。

4.语言从民间孕育脱胎而出,多通俗形象、新奇自然、富生气,具艺术表现力。如《挂枝儿·私部·耐心》、《虚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