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告诉我你懂时间管理03——如何把握本质提高时间管理学习效率?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6-10-25

〇、引言

关于时间管理的这个系列文章,我已经聊完了时间管理为什么难学的原因以及时间管理到底是做什么的,这一篇,我们来说说基于本质导向的要求下,如何通过抓住时间管理的本质来提高学习效率。让学习从源头出发,做到真正的高效能成长。本系列文章共有四篇,其他部分请查看:

一、成长的方向有哪些

可能您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忽然说到成长方向了呢,这篇不是讲时间管理的本质么?这里先不做解释,先带着问题前行吧。我专注做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这五六年的时间里,通过若干次答疑获得一个经验: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和提升,大约有两种导向类型,分别是问题导向和期待导向。其中:

  • 问题导向型:通常情况下,自己被问题所困扰,非常期待能够解决问题,而成长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伴随着问题的一个个被消灭,成长也就出现了。
  • 期待导向型:这种导向下,人们会觉得自己还蛮不错的,自我评价也很高,没有太多的困扰。这个时候考虑的问题就是自己可以为未来做哪些准备,也就出现了期待导向型。

别告诉我你懂时间管理03——如何把握本质提高时间管理学习效率?-知行,在路上

现在可以回到开始的问题了,本文的核心主题是:提高学习效率,那么作为本质导向,必须往根源上追溯。如果说成长有两种导向形态,那么,每种形态必然有自己不同的策略,如果无法有效区分,势必会导致成长效率下降。既然提到了策略,我们就来看看不同导向类型的成长方式下,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呢?

  • 问题导向型策略。在问题管理方法论中有强调过,任何问题都要精准、落地,说清楚在什么背景下,自己因为做什么事情而被困住,自己思考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是什么等。所以,基于问题导向型的成长策略,我建议有3种:复盘、导师指导、针对性积累
  • 期待导向型策略很多人在这里出问题,这让我痛心疾首!前文我们说过了,期待导向的状态是——自己最近还蛮不错的,有很多时间精力可以学习点新东西,那么,在这种状态下到底要学什么?是学点零散的知识点,还是系统性地入门一个学科并持续精深?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想不清楚,有很多时间就去网上随手住一个微课听个不停,这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浪费青春。在期待导向型的成长模式下,考虑的问题一定是:本质导向。因此,基于期待导向型的成长策略,我建议也是3种:本质导向、系统学习、付费学习

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时间管理,甚至可以应用在各个学习、成长的领域中了。我们来具体看看,关于时间管理的学习如何套用策略来让自己快速提升。

二、问题导向型的时间管理学习策略

前文已经提到过了,问题导向型的学习方法有三种:复盘、导师指导、针对性积累,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具体怎么实践和应用。

(一)复盘

很多人听过这个词,但是我却没有见过同样多的人知道如何使用复盘技能。复盘在学习方法中,属于“Doing-Learning”体系中“做后学”的一种具体方法,所以,你必须要知道一点:复盘是一种学习方法。所谓的“做后学”,就是在任务完成之后再萃取经验教训的一种方式,复盘可以帮助我们在一次实战中获得超过以往两倍甚至N倍的经验。复盘的流程很简单,但是实践起来特别难,我把流程和难点都做一下标注:

  • 重新审视目的目标。难点是自己根本不懂什么是目的、目标,解决方案:学习“PORT(目的、目标、成果、任务)写下来训练营”的内容,这个训练营在幸福进化俱乐部的职场青年成长培养体系中有设置。
    别告诉我你懂时间管理03——如何把握本质提高时间管理学习效率?-知行,在路上
  • 判断亮点和不足。难点有两点:①自己没有目的和目标,没有办法办法说出亮点和不足(亮点和不足都是针对目标而言的)②自我蒙蔽和欺骗,尤其是不足,基本上都不说出来,以为不足就是说明自己水平不行的证据了。解决方案是调整认知:正确理解不足(未达标),因为失败是成长的基石和触发器,没有“未达标”的触发,我们没有办法找到改善的契机。
  • 分析关键原因。难点是不具备PKS思维模式,要不随便归因(满足小我需要归因的需求就够了,根本不管归因是否准确),要不无法分析出本质,更麻烦的就是会随意给出解决方案。这个部分我已经在《我有病、你有药,你要给么,我要吃么》一文中反复强调过了,解决方案也在文中说过了。
  • 将隐形经验显性化并形成行动安排。难点为:①不知道如何将隐形经验转化。②行动管理系统不足,无法将产生的行动方案进行管理。解决方案两点:学习知识管理方法和行动管理方法。

我们尝试着用复盘来处理一下这个例子:

David给自己定了每日三件事的计划,到晚上回家之后发现今天就完成了1件,另外两件都没有做。这个时候看看自己的不足时什么:有两项任务没有完成,基于这个现状,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找到以下问题:白天上班的时候总是走神,三件事只是在脑中想想没有记录下来,第一个任务安排地很难、自己以为可以很快完成但是却做了一天等。于是,他针对每一个问题的原因依次分析,形成了10条下一步行动,并且不断改进。

务必记得,复盘是学习过程,没有必要隐瞒自己的缺点,让它们见光,你会成长地更快。

(二)导师指导

导师的意义毋庸置疑,有人带和自己摸索试错之间的差别那可是天壤之别,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找个导师带着自己了,找导师给自己指点了之后连声谢都没有就消失不见了。问题的原因可能就是没有认识到导师的意义吧,想想看,还是上面的那个例子:

David连续五六天发现自己设定的每日三件事没有完成,自己找到了十多个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如果说处理一个的话还比较容易,可是同时处理多个问题自己就各种蒙圈,于是情绪就上来了,最后撂挑子走人。

这并不是我杜撰的例子,我们身边这样的情况太多见了。因为几个问题出现,自己一是不知道问题解决方案、二是多个问题抓不到点儿上,通常会诱发情绪,并掉入到情绪中无法自拔。如果有一个有经验的老师,他只要综合一看,给出三五句话,很有可能这个阻碍成长的问题瞬间就化解了!尤其是实践类的领域,导师的价值更高,因为场景多变,初始条件稍有不同,解决方案可能就要改变,一个导师真是可以帮助自己少掉若干深坑!

比如说我在幸福进化俱乐部每周开设的“打倒纸老虎”活动(http://zlh.)就是一个典型的导师答疑的活动,困扰大家的问题放过来很快就解决了!所以,你也可以试试看,把时间管理的问题提出来,看看有导师和没导师差了多大。

(三)针对性积累

和复盘一样,针对性积累是知识管理方法论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它前期投入大、见效慢,很多人无法熬过前面的苦闷期,因此这个方法不见得流传广泛。其实这是高标准学习者常见的方法(关于标准,请参考:《你设定的标准决定着你的人生》),低标准的伙伴应该建设一下,来提高自己的自我要求。幸福进化俱乐部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伙伴,我们看看常州的严旭新(俱乐部内大家都喊他严哥),他是如何进行针对性积累的:

别告诉我你懂时间管理03——如何把握本质提高时间管理学习效率?-知行,在路上

看看,这就是对Doitim使用,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工作流管理的道术器用四个层面的针对性积累。这就是典型的场景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别看起步慢,一旦掌握了,这个领域就扎实无比!

三、期待导向型的时间管理学习策略

我个人其实推荐有一定经验的人选择期待导向型的学习方式,原因是:问题导向型的成长方式在后续会乏力。我在《知识管理,你在哪个层次》一文中提到了关于成长速度有两种:前快后慢和前慢后快,这两种方式中,问题导向型的成长就是前快后慢型的

别告诉我你懂时间管理03——如何把握本质提高时间管理学习效率?-知行,在路上

原因有若干,首先是问题导向型关注实践,不关注理论,相当于没有本质导向,效率自然会降低;其次,表层学习中很难将知识点形成体系化,不符合认知科学的要求;第三,也就是配图中所展示的,对于“问题”我们用S方案可以解决,但是“问题”稍微变化之后,变成了“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原有方案极有可能变得无效而需要调整。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在自己稍有经验积累的前提下,要抓紧转向期待导向型的学习模式,真正实现飞速发展。让我们来看看期待导向的三种策略如何落地吧!

(一)本质导向

我有一条核心观点是:既然选择期待导向,那就要从本质入手!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推迟满足感,从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挤出时间让自己更好地成长,那为什么还要选择旁枝末节呢?那么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呢?

别告诉我你懂时间管理03——如何把握本质提高时间管理学习效率?-知行,在路上

我们依次来分析:

  • 前文已经提过了,时间管理本身就是管理手段,管理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调配资源、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 在管理方法中,目标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类,通过设定目标、预判风险、调配资源、设定任务、推进落实等系列环节来帮助达成最终的目标。
  • 而在任何目标的达成过程中,资源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要素,尤其是时间的安排和排布,更是重中之重。

根据上面的简单描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时间管理是目标达成过程中的资源管理的一种方法论子集,简单来说时间管理就是资源管理的一种具体方式。倒着推也能说清这个道理,很多人学习时间管理技术、方法、理念、工具,但是到最后发现成为拖累自己的累赘,有个核心原因没有找到:那就是不知道目标,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时间管理也就是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感觉学习了之后可以形成巨大的改变,但是都微不足道。

既然时间管理是资源管理的一种方式,当明确了本质之后,我们想想看资源管理都有哪些流程?无非是:资源梳理、资源分配、资源使用(利用)、效果评估,如果能够站在这个角度理解时间管理(还有精力管理、人脉管理……)你会发现时间管理变得如此简单,看看资源管理和时间管理的相互对照关系吧:

  • 资源梳理:收集、处理
  • 资源分配:处理、组织、计划
  • 资源使用:执行
  • 效果评估:检视、回顾

别告诉我你懂时间管理03——如何把握本质提高时间管理学习效率?-知行,在路上

站在资源管理的角度,我们就能明白:资源为什么用、资源如何利用、如何高效利用等问题是关键问题,那么,学习时间管理不就是同样一回事嘛!

(二)系统学习

又一个新名词,在这个时代仿佛大家已经不知道什么叫系统学习了,只怪这个时代太浮躁。系统学习至少要分为四个层次:道术器用(请参考:《掌握精通四层次法》),并且这四个层次都要学到才行。

  • 道:时间管理的本质、规律、基本理念、应用场景等。
  • 术:方法论体系、流程。注意方法论 ≠ 若干方法的集合,学了很多方法不代表拥有方法论体系,方法论是有机的整体,而不是生硬的拼接
  • 器:什么样的工具可以有效并且灵活地支撑自己的时间管理理念和方法。
  • 用:形成若干实践案例,并参考学习他人的相关案例。

上图是我开设的时间管理综合学习课程:掌控每一天的核心体系框架,我不敢说我是这个地球上时间管理搞的最厉害的人,但是我的课程是成体系的,学过一次基本上可以囊括其他时间管理的表层学习,我想:让每个学员不折腾才是关键!这也是系统学习的关键,努力投入一次就够了!

(三)付费学习

我个人不太愿意谈这个主题,很多人会认为没有必要为知识付费,因为知识很多啊,这个原因很付钱,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想把我快速学习的核心秘诀说给别人听——付费学习。我们依然提到时代的特点,在线教育大范围地爆发,每个人都可以在朋友圈中看到若干的微课,好像不报名参加一个两个都对不起生命一样。而真正报名参加了,也没有见到听得多认真,比如俱乐部的伙伴未语形神在文章里面写到:

凑巧那天听了易仁永澄的微课。按照我听微课的习惯,通常都是躺在沙发上或床上在老师或低沉或急促的声音中逐渐沉浸在了爪哇国,然而那天却有如神迹一般,我听着听着竟然坐起来了。我听到了什么?“积极主动”。这才是人的内在驱动力啊,这才是动力的发生器啊,这才是热情的总开关啊。

一个非常热爱成长的人都会随意地听课,更别说一些小白伙伴了。说实话,我也是一样的,之前听微课都是随便听几句,根本就不认真,也懒得做笔记,总感觉没有那个氛围(当然,这和不是每个讲微课的人都是老师有关)。所以,我的成长秘籍就是参加付费课程,尤其是某一个领域顶尖人物的付费课程。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他人付出了劳动,将浩若繁星的知识进行了萃取和整合,凭什么要免费给你?任何免费的背后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只是免费使用者看不到而已。免费的都是最贵的,这句话我特别认同,尤其是在通过拐点之后,从原来的拿时间买金钱模式变成现在的拿金钱买时间模式,当时间比金钱更重要的时候,你就不会在意一点点费用了。

看看我的例子,我一直做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把这个领域打通形成自己的体系之后,要不断融入到其他体系中去,和更多的知识产生关系,所以我用的方式就是直接报名参加付费的、集中式的、高标准的学习,比如:生涯就去北森、新精英,教练就去埃里克森,思考力去华商基业,知识管理去了蓝凌。说实话我觉得自己才智平庸、极为普通,两年多的时间才学了一两个领域的知识,即便如此,也是拜付费课程所赐,如果只靠我自己一本本看书试错,我估计我要10年也搞不定这些。

所以,这个部分就说这么多吧,在一个知识型IP变现的年代,是不是高手的人都在收费,你务必记得,找这个领域中顶尖的人,省得花冤枉钱!

四、结尾

本篇文章我从成长的角度入手,给了2个方向、6种策略,问题导向要针对性地学、期待导向要系统性地学,不用成天换方法,我说的这些足够了!最后,我还要告诉你一个最关键的方法:刻意训练。不管用什么导向,都必须刻意训练!这是成长者必须遵守的元规范,否则,你的成长速度会大幅度降低。我个人建议,先别着急去学时间管理,来幸福进化俱乐部把刻意训练先学会再说,有了刻意训练,时间管理这种实操性的门类就更容易掌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