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人生五种境界
五行,不单是指五种物质,而是广指自然界中的五种状态:木表示生命态,火是气态,土是综合、平衡态(万物归土、土生万物),金表示结构致密、比较硬的固态,水表示液体。
《尚书·洪范》中记载:“五行,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段话概括出五行的基本内涵。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人生的五种心态。
1、水──笑傲江湖
“水曰润下”:润,滋润也,可引申为灌溉。雨自天空落下,渠水自江河引来,说明滋润和灌溉体现的是一种流动性,有周流不息的特点。下,低、低走,隐蔽也。严冬到来,地表冰结而护其下,万物皆将生机隐蔽其内,此皆说明“下”包含有暗、隐等特性。故我们可以将流动多变、周流不息、隐而不现、外柔内刚(外寒内热)、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归属于水。水,流则归于江河,奔向大海;停则聚于湖泊,润泽万物;化云自由漂泊,成冰晶莹透亮。柳宗元的《江雪》,描述的就是这样一种铮铮傲骨。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木──永葆青春
“木曰曲直”:我们常用“能屈能伸”来形容一个人的顽强,其精神犹如树木之“曲直”特性。我们看到,一些植物不惜弯曲而求生,一旦绕过所阻却笔直向上伸展,由此可知生命的“曲直”特性。春季到来,大地呈现一片生机,万物开始复苏萌发。故我们将生命力顽强、能屈能伸、根深蒂固、复苏萌发、生发条畅的事物,归属于木。木,发则心向蓝天,生则绿色常在;从不计较环境优劣,从不悲叹时光短暂,一有机会便要奏一曲生命之歌。白居易的《原上草》,描述的就是这样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火──激情燃烧
“火曰炎上”:炎,炎热、燃烧也;上,向上、升腾也。暑夏来临,地下的水分被蒸发向上升腾,万物生机异常活跃,此“上”之内涵。故我们将温热、升腾、繁荣昌盛、外露无遗、外刚内柔(外热内凉)、激烈、干燥、向上运动的事物,归属于火。火,一经点燃就要发光发热,可以使钢铁熔化,可以使黑夜如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烧大泽成良田。岳飞的《满江红》,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燃烧的激情。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金──锐意进取
“金曰从革”:从,跟随、顺从也;革,制革为甲胄、变革以适应也。秋季来临,气温骤变,风吹果落,万物枯衰,大地呈现萧条气象。故我们将清除、收敛、萧条、枯竭、衰老、变革、强硬、具破坏作用的事物,归属于金。金,大浪淘沙情更浓,烈火锤炼意更坚;大刀长矛体现的是其锋利的外表,胆识勇气表达的是它睿智的内心。王维的《观猎》,描绘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英豪锐气。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5、土──大肚能容
“土爰稼穑”:稼,种植也;穑,收割也;稼穑,泛指农业劳动。若无土地,则植物根无所依,耕种、收割无从谈起。可见大地是万物所依,我们依赖大地而生存,大地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一切生活所需。“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大地孕育生命,又将生命埋葬于其中。故我们将生化孕育、承载受纳、可以播种收藏的事物,归属于土。土,纳百川承五岳何等胸襟,藏金玉掩腐朽何等情怀;生养万物从无怨言,化育生机从不疲倦;它维系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它是生命和谐的典范。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第五》,表达的就是这种甘愿牺牲、培植新生的高尚胸怀。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五种性格皆圆融,就是“五蕴皆空”的中国文明。
来源:网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