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温胆汤(头晕,失眠,胸闷)

 柴桂苓 2016-10-25
1、 头晕
邓某某 , 64 岁 , 女 , 头晕 , 视物旋转 , 恶心欲吐 ,晨起 白色痰 , 胸闷 , 肩部胀痛 , 关节酸痛 , 腰酸胀痛 ,夜间转筋 。口干不欲饮 , 口苦 , 口粘 , 尿黄 , 舌红苔黄腻, 脉弦寸浮。西医诊断为: 1. 脑动脉供血不足, 2.颈椎间盘突出。治以和解少阳, 清热化痰。方用: 柴胡 10g, 黄芩 10g, 生姜 3 片 , 半夏 lOg, 党参 10g, 大枣3 枚 , 甘草6g, 枳实6g, 陈皮 lOg, 茯苓 10g, 竹茹 10g,天麻 10g。连服 7 剂 , 头晕 减轻 , 再服 7 剂诸 症 已无 。
(按): 《 伤寒论》 少阳篇 日: “ 少 阳之为病 , 口苦 ,咽干, 目眩也。 ” 又言: “ 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具。 ”头晕 , 口苦 , 口干此为少 阳病 , 《 丹溪心法》 认为 : “无痰不作眩” 。头晕 , 视物旋 转, 恶心 欲吐, 晨 起 白色痰 , 胸 闷, 口干不欲饮 , 口粘 , 尿黄 , 舌红苔黄腻 , 此为痰热之象。因少 阳主枢 , 枢机不运 , 三焦功能失调。外感风热 , 邪郁少 阳, 胆火上逆 , 痰热上扰清窍而致头晕 。治宜疏风解表 , 兼以清热化痰。用小柴胡汤利枢机 , 温胆汤祛痰和胆 , 加天麻祛风平肝, 头晕得除。


2、失眠
李某某 , 50 岁 , 女 , 失眠一月, 人 睡困难易醒 , 梦多心烦 , 胸闷气短 , 记忆力下降, 易紧张 , 胁痛, 少腹痛 , 口渴不欲饮水 , 舌红苔黄脉沉稍数 。治以疏利气机, 利胆和胃安神。方用 : 柴胡 10g, 黄芩 10g, 生姜 3片, 半夏 10g, 党参 lOg, 大枣 3 枚 , 甘草 6g, 枳实 6g,陈 皮 10g, 茯苓 l Og, 竹茹 10g, 浮小麦 15g, 炒枣仁 15g, 夜交藤 15g。连服 10 剂 , 睡眠得安。
(按): 《 内经 》 日: “ 阳气满不得入 阴, 阴气虚故目不得瞑。 ” 又言 : “ 胃不和则 卧不安 。 ” 情志不遂 , 忧思郁结是失眠的重要 的因素。忧思则伤脾 , 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 郁而成痰热。郁结则伤肝, 肝气乘脾 , 亦能酿生痰热。忧思郁结造成痰热上扰 , 心神不安而失眠。 ¨ 小柴胡汤疏利 三焦 以条畅气机 , 温胆汤清热除痰、 利胆 和胃安神。加浮小麦 , 炒枣仁 , 夜交藤, 合甘麦大枣汤之意, 柔肝养心。气机得疏, 痰热得去 , 心神 自安。


3、胸 闷
刘某某, 36 岁 , 男 , 阵发性胸 闷、 心悸 2 月余 , 无明显诱因下出现 , 胸闷、 心悸发作时伴血压升高 , 手足发麻 , 头晕 , 耳鸣 , 手抖 , 濒死感 , 脚无力 , 恶心感。刻下 : 恶心 , 腹胀 , 嗳气 , 反酸 , 口干 , 口苦 , 太阳穴痛 ,痰多, 大便时干时稀, 尿黄, 咽红, 关节痛。脉弦滑。西医诊断 : 心脏神经官能征。此证属枢机不利 , 痰热阻于胸膈 , 治 以和解 少 阳, 祛 痰利 胸。方 用 : 柴胡lO g, 黄芩 lOg, 生姜 3 片, 半夏 lOg, 党参 lOg, 大枣 3枚 , 甘草 6g, 枳实 6g, 陈皮 lOg, 茯苓 lO g , 竹茹 lOg。服 7 剂 胸闷减轻 , 后配 合银花 lOg, 连翘 lOg, 射干lO g, 牛 蒡子 5g, 马勃 5g, 茯苓 lOg, 杏仁 lOg, 甘草6g, 郁金 lOg, 枇杷叶 lOg。研末水冲服。再服 14剂 , 胸闷大减 。
(按): 《 金匮要略 ·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云 : “ 阳微阴弦 , 即胸痹而痛” 。痰热痹阻于胸膈 , 胸中阳气不达 于外 , 故为胸 闷。胸 闷 , 心悸 , 恶心 , 腹胀 , 嗳气 , 反酸 , 口干, 口苦 , 痰多为痰热之象。手足发麻 , 头晕, 耳鸣, 手抖 , 太 阳穴痛 , 为少阳风火扰其经脉 , 且张景岳《 类经 · 藏象类 · 脏腑有合三焦 日孤府》 云 : “ 孤之府 , 为脏腑之外 , 躯体 之内, 包罗诸脏 , 一腔之大府也。 ” 胸膈位 于表里之 间, 属 于三焦焦膜的范畴。痰热弥漫于三焦, 胸阳不振。小柴胡汤加温胆汤和解少 阳, 祛痰利胸 , 胸闷得除。

上述三案 , 虽主要病状各有不 同, 案一以头晕为主 , 案二以失眠为主, 案三以胸闷为主。但其病因均为少阳枢机不利 , 痰热内扰。上扰清窍清阳不升, 则头晕; 忧思郁结 , 痰热 内生则不寐 ; 痰扰胸膈则胸 闷;故用小柴胡加温胆汤。柴胡轻清升散 , 疏邪透表; 黄芩苦寒, 善清少阳相火, 配合柴胡一散一清, 共解少阳之邪 ; 半夏和 胃降逆 , 散结 消痞 , 以人参 、 甘草 为伍, 以生姜、 大枣为使, 益胃气, 生津液, 和营卫, 其气和畅。共奏利转枢机 , 平胆祛痰之功。
小柴胡汤加温胆汤合用 , 有广泛 的临床意义 。由于少 阳胆经与三焦经 的生理上莫大的关联性 , 故病理上手少阳三焦易与足少阳胆协同为病。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 为一经。《 通俗伤寒论》 何 秀山云: “ 足少阳胆与手少 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 , 一寄于胆 中以化水谷 , 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湿遏热郁, 则三焦之气机不畅, 胆中相火乃炽, 胆火炽,必犯胃而液郁为痰。 ” 《 难经 · 六十六难》 提出: “ 三焦者 , 原气之别使也 , 主通行三气 ( 上、 中、 下 焦之气) , 经历于五脏六腑” 。说明三焦是水液和阳气运行的通道。 三焦通利而少 阳和, 则胆气清 宁。反之 , 胆为甲木, 胆郁则不 能生发 , 于是土不能得木而达也 。土不达则痰涎易生 。 痰生则会阻滞气血运行 , 加重肝胆气机郁结 , 阻滞三焦气道、 水道的通畅性。气机受阻, 痰浊为急, 故以小柴胡汤加温胆汤合而用之。此方既能清透上焦, 疏肝解郁 , 调和脾胃,扶正祛邪 , 调整气机升 降出入 ; 又能理气化痰安神 ,调和胆 胃, 和中有补 , 补泻兼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