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绘画教育的基础是写实

 活着活着活着活 2016-10-25

叶圣军

摘    要:在对比现代艺术家和幼儿的绘画作品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幼儿绘画的写实性。在艺术教育领域中,要利用“幼儿绘画的写实性”去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让幼儿成为能描写现实和自己的心灵世界的“大师”。

关 键词:艺术教育;幼儿绘画;写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改变过去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艺术教育对幼儿自身的促进作用,改变过去使艺术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绘画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作为幼儿园教师如何正确理解幼儿绘画是正确贯彻新纲要的关键。

一、关于幼儿绘画的“写实性”论辩。

李文馥教授在《新<纲要>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一文中指出,50多年来的幼儿美术教育是沿着反幼儿美术规律之道而行的,“美术史的发展变迁是写实→象征→抽象;而儿童绘画发展的进程是抽象→象征→写实……把幼儿美术定位于写实模仿是遵循艺术史的起步程序,针对儿童美术的发展特点而言却是‘倒行逆施’。所以说幼儿模仿画教学是一种历史性的误会。这一误会就是大半个世纪。经年累积,被这种历史的误会所‘误导’的儿童何止十几个亿!”

紧接着张念芸教授提出不同的观点,“这种对比出现错位,……个体绘画萌芽于线条、图形与实物建立的一致性之中,而非抽象形式之间有规律的组合,也就是说,幼儿绘画从发生开始就蕴含着写实的倾向。……如果同样是考察绘画的写实形态的发生发展顺序的话,那么个体的与种系的是吻合的。……把幼儿美术定位于写实没有大错。”

杨景芝教授也十分注重儿童美术的写生教学,注重对儿童写实能力的培养,“依靠直观直觉让儿童进行写生,可以使儿童的潜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儿童随着他们生理心理发育,对自然物的感觉和观察会逐步细致、具体,他们开始关心描画细节,并以表现细节来突出自然物的重点部分,随着经验的积累,表现的技法也日趋成熟,对物象的比例关系,透视缩短以及物体间的空间距离、遮挡关系等亦能凭直观知觉表现出来。”

二、现代艺术家们在模仿幼儿绘画?

有研究认为,幼儿绘画作品是抽象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甚至现代派艺术大师都在模仿儿童绘画。美国厄巴纳-香槟伊利诺伊大学(U.ofIllinoisatUrbana-Champaign)现代艺术史教授乔纳森·范伯格(JonathanFineberg)在研究了许多现代艺术大师:克利、康定斯基、毕加索、米罗等的创作后,认为儿童艺术在从马蒂斯到波拉克这些现代派艺术名家们的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乔纳森·范伯格甚至认为大师在刻意模仿儿童绘画。就连毕加索也说:“当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可以像拉斐尔那样作画。后来我花费了很多年来学习如何像一个孩子那样画画。我毕生努力追求的,就是把我的作品画成儿童画般的纯真。”

那么到底是大师在谦虚,还是儿童绘画真的是大师的学习榜样呢?

抽象(abstraction)是将几个有区别的物体的共同性质或特性形象地抽取出来或孤立地进行考虑的行动或过程。象征是指符号有两个意义,即符号所指称的对象意义和主体赋予对象的比喻和借喻意义。如中国彩陶中的鱼纹图案,作为民族的图腾符号,不仅具有鱼本身的含义,而且还象征着部落民族共同祖先和血缘上的联系,在民间的年画中,鱼形花纹还象征着“年年有余”。还比如太极图案是由两条鱼抽象出来的图案,象征阴阳和谐。

抽象艺术(abstract art)是指现代西方流行的主要存在于绘画中的一种艺术派别,主张脱离现实,用抽象符号来反映纯精神世界。许多现代绘画是受现代哲学、心理学和生活方式影响产生的,它表现现代社会风情,反映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艺术创造的目的就是用各种手段,去构建独立于自然和与自然并行的世界,使人们从中受到启发、感悟和激励。现代绘画观念的变革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由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了新时空理论,致使艺术创作突破了传统绘画的三维空间理论,去表现空间的第四维度――时间。于是许多作品出现了形体变异、重叠、交错、分割、倒置及画面空间层次的变化。另一方面,受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梦的解析学说的影响,许多画家追求表现眼睛看不到的、内在的、梦幻的现实。

可以看出,成人的抽象绘画和幼儿绘画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幼儿绘画是幼儿对生活的稚拙表达,作品中出现的艺术趣味,并不是幼儿有意的追求,是他们情感的自然流露和绘画能力受到局限的一种反应。从这一点来说,原始绘画倒是和幼儿绘画有许多本质上的相通。图1是一个5岁的幼儿在看完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之后自由创作的作品,轻功表演、蒙古包、郭靖带兵打仗……各种剧情历历在目,童趣十足。图2是一幅原始崖画,年代虽然相隔久远,但是所创造的视觉符号却惊人的相似,都表现了人物的动态和生活场景。由于受到绘画技能的局限,所以他们的绘画单纯稚拙。


  
 图1《射雕英雄传》(5岁)


 
图2  杂技图(沧源岩画)

成人的抽象绘画作品具备两个幼儿绘画作品不具备的基本要素:第一,创作主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画家首先要对来自自然和社会文化的信息进行提炼和抽象构思,这种冷静的抽象逻辑思考幼儿无法做到;第二,经过提炼的绘画形式。作品的视觉符号是经过数次筛选而形成,这种对绘画技巧的熟练运用幼儿同样无法做到。图3和图4是瑞士画家保罗.克利的两副作品。在《跳舞的水果》中,画家将水果的枝条简化为两个跳舞的人的形象,在《业余鼓手》中,鼓和人的线条几乎可以简洁到不能增减的地步。画家想表达什么象征意义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很明显的是,画家在绘画之前,一定对作品所要表达的象征意义和绘画形式进行了一番精心设计。


       
图3 《跳舞的水果》


图4  《业余鼓手》

我们所熟知的毕加索的作品《公牛》,也是这样经过几次的筛选而形成的符号化的抽象作品。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幼儿绘画从主体意识到形式都不具备抽象或象征的要素,幼儿无论如何也不能独立创造出人成人的抽象作品,这是由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决定的。可以肯定:乔纳森·范伯格和毕加索其实不懂幼儿绘画,他们是在安慰不懂幼儿绘画的人们。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当现代艺术家们在反叛传统和常规、追求单纯和质朴无华用原始的、符号化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心和客观的世界时,刚好看到了稚拙的儿童绘画。

三、幼儿绘画的写实性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研究儿童绘画的学者都无一例外地直接关注幼儿绘画的形式,通过解释画面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找到儿童绘画的心里轨迹。罗达.凯洛格通过研究儿童绘画中的圆形符号特征,发现儿童绘画的“曼陀罗”现象,认为“蝌蚪人”代表着儿童认知进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儿童发展到可以把握外界物体的形体概念,具有创造符号及使用符号的能力的一个标志。美国心理学家罗文菲尔德(Lowerfeld.v.1952)的儿童绘画五段论也是在儿童绘画的线条和构图中找到儿童绘画发展的轨迹。我国屠美如教授有关“图示期”的研究主要借鉴了罗达.凯洛格的研究成果。按照屠美如教授的绘画阶段理论,可以将小班幼儿绘画水平归属于涂鸦后期,中班基本处于象征期,大班幼儿基本属于图示期和写实期的前期。

笔者不想去妄议这些学者研究的措辞。只想提出一个问题:幼儿的绘画分析和成人的绘画分析是一样的吗?通过分析幼儿绘画的形式可以找出儿童的心理发展轨迹吗?

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

诚然,绘画艺术最基本的要素是线条、色彩和构图。线条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是画家用以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情感的造型语汇,是绘画者想象、创造出来的可视语言。比如凡·高的绘画中多弯曲、动荡的条线,反映画家本人急躁而冲动的天性;达·芬奇的画中冷静、准确的线条,则表现出艺术家的精确、理性、富于逻辑性的个性;唐朝吴道子的线条豪放飘洒,用力错落,反映了作者奔放、雄浑的气质。色彩不仅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色彩的本质,同样在于它的情感意义。如红色象征热烈、庄严、兴奋;绿色象征美丽、自然、大方;紫色象征珍贵、华丽、高贵。色彩也同样富有个性,每一个画家总有自己喜爱的颜色。比如伦勃朗最喜欢用金黄色、褐色、黑色、银灰色;凡·高总喜欢用苹果绿;德加则对绛红色、黑色和翠绿色特别喜爱。绘画中的构图同样有极强的情感意义。比如水平式的构图常常暗示着安闲、和平、宁静;倾斜的构图常蕴含着动的趋势;金字塔式的构图常暗示稳固、持久;锯齿形的构图常包含着痛苦和紧张;倒三角式的构图则显示出不稳的危机;圆状的构图常暗示着圆润、完满。而这些如果进行综合性的组合,进行交错、对比,就能够唤起崇高、升腾、庄严、悲壮、坚实、挺拔、舒展、优美、温柔、萎缩、紧逼、寒冷、凄凉等等情感……但是,笔者在许多幼儿绘画活动中发现,幼儿在绘画时是不理会这些形式美的要素的。他们既不会主动创造这些形式也不会有意识地运用“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用形式鉴别的方式去判定幼儿绘画就如拿了一把错误的钥匙去开门。如同上面所论述的,通过形式鉴别比较现代艺术家和幼儿的绘画是只见树叶不见森林。

那么,到底通过什么方式去鉴别幼儿的绘画作品?笔者认为是绘画的主题以及作品所表达的生活情趣。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了人物和故事,当幼儿囿于技能的限制,画不出清晰可辨的形象时,他们会以语言补充,完成主题的创作。

幼儿绘画不是象征或图示的,而是写实的。这里的“写实”不等同于美术院校专业的“写生”。因为,幼儿的写实不是强调真实和“像”,而是加进了许多个性表达和想像因子的“真实”。对于幼儿来说,绘画就如同成人的“日记”,所不同的是,成人通过抽象的文字、幼儿通过具象的绘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接触过幼儿绘画的人都会看到,幼儿喜欢画自己所知和看到的事物,在绘画的过程中会加进自己的想像和经验,有时还会用刚刚学来的装饰技法对作品进行装饰。

如在中班的写生实验课《芦荟》中,在观察完芦荟之后,不少孩子在绘画创作时夸张地表现了芦荟的刺,因为在触摸芦荟的时候,他们感到刺扎手;有很多孩子还想让芦荟更加丰满一些,因为他们看到的芦荟太瘦弱了,花盆里的土也太干了……所以,有很多孩子画了雨(滋润芦荟),把芦荟画的十分粗壮。(见图5、6)


      图5  孩子们在观察芦荟和兰花草


图6 孩子夸张表现的芦荟和兰花草

受年龄水平限制,孩子还不能如实客观地描绘现实世界。笔者的研究证明,幼儿对成人式的“写生”不感兴趣,即使是“写生”课,即便是教师详细讲解了观察的方法和写生的方法,幼儿的绘画所表现的仍然掺杂了幼儿丰富的想象、个人意愿和生活经验。

笔者做过大量的教学对比观察,发现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在试图用自己的绘画方式表现他所知道的和看到的客观世界。图7是一个3岁幼儿作品。他用不到3分钟的时间创作了这副画。憨态可掬的八戒、威风的孙悟空拿着金箍棒、骑马拿着禅杖的唐僧……图8是一个6岁幼儿的记忆画,笔者通过和这个小朋友交流得知:他也养了一只狗,而且经常和妈妈一起溜狗,他很想画一幅自己溜狗的作品,可是看着自己的狗画了几次都不满意,于是他参照了一本书中叼着肉骨头的狗的形象,这样大大的狗很威风,实际上他家的狗没有这么大。他很喜欢看彩虹,可是彩虹很难见到,所以在绘画的时候自己添上远处的彩虹。这两个幼儿不是画“看到”的而是“知道”的“现实”。在这样的创作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现实和想像的混合。我们还发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试图描画“真实”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图7《八戒、悟空和唐僧》(3岁)


图8 溜狗 (6岁)

  皮亚杰曾指出,“幼儿绘画是信号性功能的一种形式,它被看做象征性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的中介。……是把客观现实吸收到主体自己图示种的一种自发的同化作用。” 法国儿童画研究者吕凯(G.H.Luquet)也把幼儿绘画归属为一种游戏。同时,他把儿童绘画分成四个阶段:偶然的写实阶段(画的像什么,就说画什么)、不完全的写实阶段(想画实物,由于技术的欠缺不能很好地构成)、知的写实阶段(画所知道的,不是画所看到的)、视的写实阶段(画自己看到的)。幼儿期的绘画基本属于不完全的写实阶段和知的写实阶段。

 可以看出,“蝌蚪人”不是幼儿概括抽象出来的符号,而是幼儿在力图表现现实中的人时,在技能上遇到很大的障碍而表现出来的绘画形式。同样,许多涂鸦期的作品和“象征期”、“图示期”的绘画作品都可以用“写实”去分析。

四、关于开展幼儿绘画教育的思考

(一)幼儿绘画需要教育吗?

弗兰兹·西泽克开拓了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新领域,是在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他的主张与实践促进了当时欧美各国美术教育的根本变革与发展。西泽克认为:“儿童的绘画与成人的不一样,甚至比成人的更纯真,更富创造性,对儿童的美术教育就不能简单化地按照成人的意志,以成人的标准教给儿童成人的画法,儿童美术教育应以儿童的自由表现为主,重在发现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与创造热情”。
    随着儿童艺术价值被承认,儿童艺术的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为了从另一个侧面研究幼儿期的绘画,戴思蒙·莫里斯(Desmond Morris)对黑猩猩的艺术创作进行了非常严肃的研究,试图理解猩猩的创作能力并找到儿童绘画的密码。“刚果”是一个经过训练的成年黑猩猩,它的智力相当于2-4岁儿童的水平。研究者试图通过训练其绘画。“刚果”反应敏捷、机灵,对艺术创作有着强烈的热情。在有关人员的教导下,它很快就学会了如何使用画笔和画刷,并用它们来画画,而不是拿着它们玩或者吃掉它们。在2岁到4岁期间, “刚果”先后创作了400多幅绘画作品。“刚果”在画画的过程中,它总是严格地在画纸范围内操作,不会画到纸张外面去。同时,它完全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什么时候该停笔,如果有人中途影响它创作,它会生气;没有画完,它不会放下画笔。1957年,英国动物学家戴思蒙·莫里斯在伦敦组织了一次猩猩艺术品展览,其中就有“刚果”的作品。(见图9)


   图9 黑猩猩刚果的涂鸦作品 


图10   婴儿涂鸦(2岁)

莫里斯认为,“刚果”和其它一些猩猩是能够理解艺术的部分元素的。刚果的作品表现了儿童涂鸦期绘画(图10)的特点:画面上重复的有方向的线、控制在整张纸内的造型,表明刚果手眼逐渐协调。研究者似乎是想证明: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应该比黑猩猩有更强的表现潜能和欲望,也有更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绘画智慧。

上述的研究试图告诉我们:幼儿有天生的创造潜能,甚至“比成人的更纯真,更富创造性”。那么,幼儿的绘画是不用开展教育吗?

但是,我们应该发现,黑猩猩的绘画永远只会停留在低级的涂鸦阶段,而即将成为文明社会参与者和建设者的幼儿却将会和所有艺术家一样,成为艺术的创造者。幼儿的智力和写实绘画水平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丰富而不断提高。所以我们需要开展绘画教育。

    (二)关于如何开展绘画教育的思考

新纲要中的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有必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感知生活中的美,为幼儿的写实绘画积累丰富的素材。

对于如何更好地实施幼儿绘画教育,笔者有几点思考:

1.否定幼儿绘画的象征性,并不是不要让幼儿知道绘画的符号性功能。

由于幼儿自身经验和知识所限,幼儿的美感体验和表现较为肤浅和表面。为了提升幼儿的美感,适当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学习一些绘画的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有了丰富的现实资源和适当的绘画技能,幼儿的表现欲和和创造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中大班的幼儿由于抽象逻辑思维有很大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理解象征和符号的价值,这对绘画能力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移情的方法欣赏一幅作品,让幼儿体验作品中的色彩和构图所表达的含义。当然,由于儿童知识结构及情感经验的局限,移情作用不可能达到成人那样的水平,但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在绘画中的种种想象就是他们对所认识、所了解的现实生活的移情。

2.强调幼儿绘画的写实性,并不是要培养幼儿对客观世界冷静的观察、思考和客观表现的能力。

幼儿绘画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自主表达内心感受和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避免过分追求技法的应用和物象的真实再现。老师要在教学中多用启发式和游戏式的方法,尊重儿童的意愿,根据幼儿心理发展规律,鼓励幼儿画出有创意的作品,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幼儿通过绘画可以宣泄心理需求、缓解紧张情绪,这本身就是很好的“写实”。

罗素认为“教育主要在于本能的培养,而不是压抑本能”。在西方,绘画被称为“没有错误的学科”,儿童画被认为是“儿童真正的最自主的活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重创造、轻临摹、能出错的教学模式,是任何其它学科门类教学模式都不具备且无法办到的。这是儿童画教学的最基本特征,是美术不同于任何学科的艺术特性。儿童画的教学完全可以采用游戏式方法。教师在教给孩子最基本的方法后,孩子便进入了一个自由自在的表现天地。他们可以不管基本功而“乱涂乱画”,他们甚至可以“错误百出”:画错结构、画错比例、画错色彩、画错自然界中科学原理阐释清楚的任何现象和物体、没有透视关系、没有黑白灰关系……幼儿往往会把一个绘画的题材变成游戏,绘画的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他们一边绘画一边进入到画面的情境中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生着奇怪的事情,这就是幼儿在绘画时“念念有词”的原因。由此可见,幼儿绘画教育前提是尊重儿童。缺乏尊重的教育就有可能成为对儿童的伤害。

3.积极引导幼儿将绘画变成自己的日记,在各个领域的学习中充当重要角色。在瑞吉欧教育者看来,绘画正是儿童的“图像语言”,它充分展现了儿童认识世界、记录世界的心路历程。儿童通过绘画记录自己的生活,反映自己的个人经验,这如同成人通过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反映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图11,孩子画的家庭调查《我的家人最爱干什么?》,孩子调查的结果是:爸爸爱钓鱼、做饭,妈妈爱看电视、做卫生。其实,哪里是爸爸爱做饭、妈妈爱做卫生呢?只是他天天看到自己的父母这样做,他就“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喜欢做而已。图12是一个五岁半幼儿的美术日记,记录自己生病时到医院打针的情景:第一幅画表现医生让他趴在床上,桌上放着一个夸大了的药针,表现了作者因恐惧张嘴大叫大情形;第二幅画医生拿起针管,推出了里面的空气;第三幅画表现医生在孩子屁股上打针的情形;第四幅画表现作者勇敢地瞪着眼,咬紧牙挺住了打针的疼痛。这样的四格连环画式的绘画方式在中班后期和大班十分普遍,它反应了幼儿在写实绘画过程中“想记述连续事件”的心理需求。在这里绘画成了幼儿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教师应该珍视这样的作品,充分尊重儿童的选择和表达。


图11 家庭调查《我的家人最爱干什么?》


 
 图12 《打针》(5.5岁)

 

艺术教育是各领域之间联系的纽带。当代教育趋向整体化、综合教育、主题教育等模式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将艺术活动作为中间环节把各领域协调、融合成一体。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绘画也必然充当重要角色。教师要转变观念,明确儿童绘画的定位,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生活,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生活。教师要考虑的是教学形式和手段如何更具有生活性和游戏性,要注重的是孩子如何通过各种绘画活动充分宣泄情感、展现想象,这样才能真正使儿童画成为让孩子自由翱翔的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美国]乔纳森·范伯格(JonathanFineberg). 《天真之眼:儿童艺术与现代艺术家》(The Innocent Eye:Children’s Art and The Modern Artist),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7。

[3][法国]J.德比其等著 徐庆平译.西方艺术史.海南出版社.2002。

注释:

① 转引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P141-142。

② 张念芸.《新<纲要>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读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3(4)

③ 转引自杨景芝.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P110、P114。

④ 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P99-109.

⑤ 转引自[瑞士]J.皮亚杰  B.英海尔德著,吴福元译.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P49。

⑥ 摘自杨景芝.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中国地址大学出版社.2004,P31-32。



[1]叶圣军,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课程,E-mail地址:ysj@fj61.ne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