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人还不清楚:G开头的“高铁”和D打头的“动车”,到底有啥区别? 其实,在车型上,高铁性能更好,速度更快;而动车,则可在两种轨道上运行。此外,它们在调度、软件等方面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原理 动车是列车动力源方面的概念,高铁是列车速度上的概念。 动车是相对于普通机车在车头牵引来说的,高铁是相对于普通速度列车来说的。动车指的是列车是采用动力分散原理的,和一般牵引机车的不同;高铁指的是铁路采用的是高标准技术修建的(例如铺设无砟轨道、以桥代路等),上面是可以跑高速动车组的。 2.时速 铁道部目前定义:动车指代时速在200公里级别的铁路线路;高铁指代时速在300公里级别的铁路线路。 国内将时速200-250公里的客运动车组称为“动车”,一般车次以D字打头;将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客运动车组称为“高铁”,一般车次以G字打头。 高铁就是动车组,只不过在中国将时速300以上的动车组跑的线路叫高铁,及高速铁路。目前中国动车组有CRH1 CRH2 CRH3 CRH5型车CRH,就是“中国高速铁路”(China Railways High speed)的简称。而高铁用的动车组为CRH2C CRH3型车,至于你说的为什么满足不了高铁的速度,是因为车辆在设计时CRH1 CRH2 CRH5就是按时速200公里设计的,最后铁道部将其强行提至时速250公里,而高铁的CRH2C CRH3型车,在设计的时候就定义为时速300公里,最后铁道部将其强行提至时速350公里。 3.轨道 高铁的轨道和普通200公里级动车及普速火车轨道相比,高铁的轨道要求更高。 高铁的线路一般为无渣轨道,就是轨道及轨枕下面没有石子而是整块的轨道板。高铁是平整度和线路间距要求更高,一般高铁的双线间距都是在5米以上。对于高铁的转弯半径和道岔要求也比较高,一般300公里级别的高铁一般曲线半径至少在1500米。道岔的最高通过速度至少要求在250公里以上!高铁的钢轨要求是每米至少65公斤,一般铁路是60公斤。在线路选择上也有不同,高铁对地面沉降的要求要比普通铁路的要求高很多。 4.车体 就一个最高能跑250,另一个最高能跑380来看,车体设计是有很大很大的不同的。国内高速动车组的技术来源于四个国家,对应实际产品中的CRH1 、CRH2 、CRH3 、CRH5四个车型,后来我国将它们取长补短综合起来,就成了中国特有的高铁技术,目前国内高铁用的动车组为CRH2C、CRH3型车。代表产品就是CRH380系列。时速250的是第一阶段技术产物,350的是第二阶段技术产物,最新的380是第三阶段技术产物,以后还有400+的第四阶段技术产物。 5.运行系统 高铁是专线,动车不走专线。 动车组的铁路运行系统与高铁的运行系统不同,高铁虽然跑的也是动车组,但中国目前的CRH1A、CRH1B、CRH1E、CRH2A、CRH2B、CRH2C、CRH2E、CRH3C、CRH5A、CRH380A、CRH380B、CRH6十二种型号的动车组,只有CRH2C CRH3两种型号用于高铁运营,动车并不走高铁专线。 D字头列车,全称是“动车组旅客列车”,可简称“动车”。G字头列车,全称是“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简称“高铁”是错误的,正确的简称应是“高速动车”或“高车”。 其实高铁和动车,这两个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定义。 高铁指的是高速铁路,是从速度的角度描述的铁路系统类型; 而动车指的是车厢有动力列车,除车头外每节车厢都可以(注意是可以不是必须)有动力;但这两个词在国内的铁路上被重新定义了,实际上国内的高铁上用的车自身也是动车,被称为动车也没错。 目前在中国的高速铁路上运营的列车都是动车组,一组有8节车厢,一列火车有一或两组动车(即一列火车只能由8或16节车厢组成),而一组动车组,其中可以是6动2拖,就是6节车厢有动力,另外2节没有;也可以是4动4拖,4节有动力,另外四节没有;也可以是8节全有动力。 对于长组列车(16节车厢的那种),就是以上的配置方案乘以二。 一般来说,高铁是“高速动车”的简称,二者用的都是CRH系列(和谐号动车组),它们在车型上的区别,就像是iPhone 7和iPhone 5的区别,虽然是一家人,但高铁车型性能更好,速度更快。 除了车型以外,二者最主要的一个区别,则体现在运行轨道上。高铁虽然性能强跑得快,但只能运行在新修建的“高速铁路”上,所以我们才俗称其高铁,这也是许多城市兴建高铁车站的一个原因。 而动车即可以运行在以前建造但经过改造的普通铁路上,也能运行在这些新修的“高速铁路”上。 不过,铁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到车型、轨道、调度、软件,因此在有些线路上,高铁和动车的速度相差无几,有些时候,高铁还会被拉去执行普通动车的任务,所以才让大家傻傻分不清楚。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