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明确的产品行业标准、没有成熟质量管理经验的供应商——这是采购管理部电器件SQE质量工程师崔铁林每天工作中都要面对的内容,而这,也是零部件质量管理科的重要工作课题。 面对这些问题和难点,崔铁林并没有退缩,因为他心里有一个明确的信念:在公司冲刺5000辆销售目标的关键时刻,必须全力保障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供应商质量管理能力弱,那就免费给他们开展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在供应商内部推广质量体系的5大工具使用;供应商零部件开发混乱,那就编写《新产品开发及零部件二次布点质量管理办法》,明确供应商、零部件开发流程及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交付物;零部件加工一致性差,那就组织实施SPC、MSA统计工具的推广使用。”面对时间紧、任务急的采购工作局面,崔铁林一面积极推进日常工作,一面开展大量基础性工作,改进零部件质量和供应商体系。 “把零部件加工过程的细小波动全部量化目视管理,让零部件的质量管控在供应商生产阶段完成。”在不断的改进中,崔铁林还总结出了更加优化的工作方式:“此外,还可以要求供应商使用MIMITAB软件对零部件寿命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找出影响零部件寿命的因素,提升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问题在哪里,出路就在哪里,以崔铁林为代表的零部件质量科的全体质量工程师秉承着点滴积累,小步徐行的理念,正推动着供应商质量能力的稳步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