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简史(一)

 冯子 2016-10-27

日耳曼人的故事

 史前到公元5世纪晚期


公元前300年左右,俄罗斯南部的雅利安人开始迁徙,其中到达北欧的一支,称为日耳曼人,日耳曼氏族是多个民族的统称,哥特人、汪达尔人都属这一民族。

公元前115年,由于食物短缺,日耳曼人南下到达今天的奥地利地区,那时此地区附属于罗马。公元前105年,罗马与日耳曼人发生罗讷河之战,罗马战败,从而使得日耳曼人在中欧地区也站稳脚根。公元前102年,罗马在马略的带领下日益壮大,辛布里战争,日耳曼人大败,此后半个世界,日耳曼人被恺撒征服,划莱茵河为界。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罗马元首,经过多年战争与经营,日耳曼人战败,日耳曼尼亚省建立,附属于罗马。

瓦鲁斯任日耳曼尼亚省总督,阿米纽斯作为日耳曼切卢斯克部首领于公元9年策划了条顿堡斯之战,3万多罗马人战死,后虽经平乱,但日耳曼人的民话开始加强,等提毗留任罗马皇帝后,莱茵河东这一片土地,归回日耳曼人所有。此后,日耳曼人的势力范围各渗透能力不断扩大,罗马军中过半人数均为蛮族人,日耳曼人开始有能力操纵罗马行政机构,甚至推举皇帝。

这个时候,匈奴被东汉打败后,部分匈奴人西迁到欧洲,开始了称霸。此时罗马已经分成东西罗马,匈奴人打败哥特人,东哥特人投降于匈奴,西哥特人被东罗马收留。后来东罗马在与西罗马战争中不断衰落,而西哥特人在首领阿拉里克的领导下,利用东西罗马战争中的机会不断壮大,甚至一度攻入罗马城。匈奴帝国在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带领下,战胜东罗马,入侵东罗马,而日耳曼人在双方军中均有参战,影响力不断扩大。

公元5世纪初,西哥特人进入西班牙地区,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法兰克人占领了高卢东南部,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提人进入不列颠,东哥特人占领了巴尔干地区。公元475年,罗马大将欧瑞斯特发动政变,赶走了西罗马皇帝,之后欧瑞斯特被杀,奥多亚塞被拥为意大利国王,西罗马灭亡。


德意志的诞生

 5世纪晚期到13世纪晚期


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大多数没能走到最后,占领北非的汪达尔王国于公元534年被东罗马所灭,东哥特王国于公元554年被东罗马所灭,西哥特王国于714年被阿拉伯人所灭,占领不列颠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成为英国人的祖先,勃艮第国和化巴德为法兰克人所并。

465-511年,克洛维占领高卢的绝大部分,建立了墨洛温王朝,并自称为西罗马继承人。百年后,714-768年期间,宫相丕平掌权,建立加洛林王朝,通过丕平献土后与天主教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丕平死后,其子查理继位,能过征战,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公元800年,加冕为查理曼大帝。

查理曼之子虔诚者路易去世后,帝国三分,日耳曼路易分得东法兰克,秃头查理分得西法兰克,罗退尔分得中法兰克,从而基本形成未来欧洲的三国格局:德国、法国、意大利。由于东法兰克受罗马影响较少,日耳曼习俗保持较好,“德意志”观念开始形成。但此时的东法兰克并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权力由五大公爵把握。公元911年,孩儿路易去世,并没有子孙,卡洛林王朝在东法兰克结束,五大公爵推康拉德为国王,史称康拉德一世,其间战乱不断,康拉德无法完成中央集权,919年,捕鸟者亨利一世继位,将东法兰克王国改为德意志王国。

公元936年,亨利一世之子奥托继位,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将几大公国换成自己的兄弟、儿子等,955年,打败匈牙利,奥托的威望不断增强。此后,奥托南下意下利,德军挺进罗马,962年,奥托被教皇加冕为皇帝,改德意志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后来改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存在三股力量,国王、诸侯及教皇。国王为加强自身权力于诸侯和教皇间不断作用。德国至萨里满王朝亨利四世时,矛盾激化。亨利四世先臣服于将自己除教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史称卡诺莎之行,解决完诸侯力量后,回头轰走了教皇。史称“双皇之战”。

此后几十年,腓特烈大帝(1122-1190)继位,绰号红胡子。红胡子放权以拉笼各诸侯,其中狮子亨利最为强大。在诸侯支持下,红胡子南下意大利,加冕为皇帝,后来不断征战意大利,激起意大利人民的反抗。1176年,雷纳诺之战,德国战败,红胡子与教皇和解。1190年,红胡子领导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并死在了途中。

红胡子去世后的几百年中,德国被七大诸侯把持,称为七大诸侯,他们共同操纵着德国皇帝的选举和任命,有时候出现两个皇帝,有会没有皇帝,德国实质上已经支离破碎。


宗教改革与战争

13世纪后到17世纪中期


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通过政治联姻,自鲁道夫起,得到七大选侯支持成为德意志皇帝,此后经达百年经营,哈布斯堡家族成为德意志豪族。

进入十六世纪之后,教皇权力日益扩大,不断侵犯、压榨百姓,甚至卖赎罪券来抢夺财富,在此背景上,马丁路德(1483-1546)发表《95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也进一步促成了基督三大教派之一的新教,亦称路德教的形成,此后,骑士阶级与农民先后发起了起义,被各路诸侯镇压。

新教迅速发展起来,被天主教皇压迫已深的诸侯看到了新兴的力量,开始改信新教,于是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矛盾日深,战争不断,1555年,新教与旧教派签订《奥格斯堡和约》,双方停战,新教得到承认。

1608年,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分别组成军事联盟,欧洲各也涉及其中,英国、瑞典、丹麦、荷兰、法国支持新教,德国皇帝、西班牙、罗马教皇和波兰-立陶宛支持天主教,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1648年,各国缔结《威斯特法利亚和约》,法国成为最大受益国,路易十四开启霸业,瑞典捞了不少好处,而荷兰从哈布斯堡家族独立,之后成为世界性殖民强国,德意志则受到严重打击。


普奥争雄

公元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晚期


1700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去世,王位传于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孙子,而以德国为首的反法联盟与法国发起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至1714年,战争结束,签订和约,从此,西班牙沦为二流国家,法国丢失了欧洲几块领土,在北美的殖民地被英国抢去,英国开争霸模式,而德国在战争时期,内部诸侯成为雇佣军,帮助对手对付德皇。

普鲁士原为波兰附属地,由德国条顿骑士团建立,1618年,勃兰登堡选侯西吉斯蒙成为普鲁士首领,形成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至腓特烈时,加冕为王,成为普鲁士国王,也是德意志第二个王国,到18世纪中叶,普鲁士已经成为欧洲大国。1740年,军事才能与拿破仑齐名的腓特烈二世继位,史称腓特烈大王。

普奥第一次战争为奥地利王位继承战。腓特烈表妹玛丽娅 特蕾莎继承奥利地王位,腓特烈称其王位未稳占奥地利西里西亚,英国、荷兰、匈牙利支持奥地利,法国、西班牙支持普鲁士,在这场战争中,腓特烈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多次取得胜利,并且在战争双方两边反复,虽然最终取得西里西亚但在欧洲的声誉受到损害。

1756年,七年战争爆发,一边是以法、奥、俄为主,一边是普鲁士主战,英国出钱。科林之战,腓特烈被奥地利名将道恩元帅打败,鲁腾会战,腓特烈重击奥军,这场战争,英国成为最大赢家,占领了加拿大和印度两块殖民地,为日不落帝国打下基础,法国则损失巨大,引发大革命,德意志中奥地利、普鲁士受到重创,但鲁鲁士精神得到人们认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