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集注(470)——初二胜处 我的观点 八胜处,是不净观的延展修法,初二胜处就是从内、外的立场,分别观内外色若好若丑。 大智度论原文 “八胜处等禅定”释义 二.八胜处 1.略述八胜处 八胜处[1]者: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色胜知胜观,是名初胜处。内[2]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色胜知胜观,是名第二胜处。第三、第四亦如是,但以内无色相外为观色为异。内亦无色相,外观诸色青、黄、赤、白是为八胜处。 2.详释前四胜处 ①释内色相外观色 内[3]色相外观色者,内身不坏见外缘;少者,缘少故名少。观道未增长,故观少因缘。观多畏难摄故。譬如鹿游未调,不中远放。 ②释若好若丑 若好若丑者,初学系心缘中,若眉间、若额上、若鼻端,内身不净相。内身中不净相,观外诸色。善业报故名好;不善业报故名丑。 复次,行者如是从师受,观外缘种种不净,是名丑色。行者或时忆念忘故,生净相,观净色,是名好色。 复次,行者自身内[4]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二种:一者、能生淫欲;二者、能生瞋恚。能生淫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于缘中自在胜知胜见:行者于能生淫欲端正色中,不生淫欲;于能生瞋恚恶色中,不生瞋恚。但观色四大因缘和生,如水沫不坚固,是名若好若丑。 ③释胜处 胜处者,行者住是不净门中,淫欲、瞋恚等诸结使来能不随,是名胜处。胜是不净中净颠倒等诸烦恼贼故。 ④两种不净观 问曰:行者云何内色相外观色? 答曰:是八胜处,深入定心调柔者可得。行者或时见内身不净,亦见外色不净。 不净观有二种:一者、三十六物等种种不净;二者、除内外皮肉五藏[5],但观白骨如珂如雪。三十六物等观是名丑;如珂如雪是名好。 所余胜处如下。 大智度论原文 “八胜处等禅定”释义 3.释第三第四胜处 ①释内无色相外观色 行者内外观时,心散乱,难入禅。除自身相,但观外色,如《阿毘昙》中说:行者以得解脱观,见是身死;死已举出冢间,若火烧、若虫噉,皆已灭尽;是时但见虫、火,不见身,是名内无色相外观色。 ②释胜知胜见 行者如教受,观身是骨人,若心外散,还摄骨人缘中。何以故?是人初习行,未能观细缘故,是名少色;行者观道转深增长,以此一骨人,遍观阎浮提皆是骨人,是名为多,还复摄念观一骨人。以是故名胜知胜见。 ③释胜处 复次,随意五欲中男女相、净洁相,能胜故名为胜处。譬如健人乘马系贼,能破名[1]为胜;又能制御其马,是亦名胜。行者亦如是,能自于不净观中,少能多、多能少,是为胜处;亦能破五欲贼,亦名胜处。 4.小结前四胜处 内未能坏身,外观色若多、若少、若好、若丑,是初第二胜处。 内坏身无色相,观外色若多、若少、若好、若丑,是第三、第四胜处。 5.释后四胜处 ①略述后四胜处 摄心深入,定中坏内身观,外净缘青、青色,黄、赤、白、白色,是为后四胜处。 ②后四胜处与第五至八遍处的同异 问曰:是后四胜处,十一切处中青等四处,有何等异? 答曰:青一切处,能普缘一切令青;是胜处若多、若少随意观,不令异心夺,观胜是缘,名为胜处。 譬如转轮圣王遍胜四天下,阎浮提王胜一天下而已。一切处普遍胜一切缘,胜处但观少色能胜,不能遍一切缘。 如是等,略说八胜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