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3老场坊从宰牲场到时尚地标

 海派書鄉 2016-10-27
前言

现今虹口区的九龙宾馆大概是生活在周围的人无人不晓的,而提起坐落于此的“19叁Ⅲ老场坊”,现在的小年轻会说“哦,电影《小时代》的取景地啊”;但若问上了年纪的老上海,“《大李、老李和小李》就是在这个肉联厂拍的啊”。




谢晋导演拍摄的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的故事发生在一家肉联厂,事实上,取景地1933老场坊其前身就是上海肉类联合加工厂,这个1933年11月落成的宰牲场,当时是远东最具规模、最现代化的大型猪牛屠宰场,解放后,这座肉类加工厂保障着全上海百姓的肉食供应。要知道即使在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一座在美国,还有一座在英国。


>> 影片《大李小李和老李》




被遗忘的保护建筑

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这里毗邻苏州河,弯弯的河水和九龙宾馆包围着这个曾经的远东最大宰牲场,如今这里却更像是一个环境优美的住宅区。


登上天台,四处的风景尽收眼底。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是围绕老场坊建造的,连风格都相似而和谐。


1931年的时候,工部局在虹口沙泾路购买土地,由著名英国设计师设计,一个现代化的宰牲场就在1933年11月竣工,1934年1月投入使用。


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共四层,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50厘米,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



一位东风肉联厂曾经的职工形容说,那时侯自己刚进单位的时候,真的被这座建筑镇住了,后来才知道,大部分的设备仍然是解放前的,但是在当时依然是很先进。


整个建筑全部是按照英国的那座宰牲场设计建造,几乎一模一样的结构,据说当时所有的材料,包括石子和沙土都是英国进口,这是外表相当壮观的4层楼钢筋水泥建筑,由东、南、西、北4幢楼房围成一个四方形,但是曾现出八个角,工人们都称之为八角楼,走进大楼发现整个建筑中间还有一个圆柱体大楼,与旁边4幢楼房通过楼道相连。


整个建筑都是马赛克地面,据说每层楼尽管结构复杂的,但是地面水平都是一次性浇筑,员工不夸张的说,有时用冲击钻来打地面,地面都纹丝不动,直冒火花,像金属一样。



装载牛或者猪的卡车,到达底楼后,将牲畜赶到一个由高高的围墙围起的坡道上,坡道地面故意建得很粗糙,有专门的防滑设计,到达二楼就是很滑的马赛克地面,这里有一个机关设计,通过地面一个陷阱式的设计,牲畜会滑入独立的处理室,有专门的人员用电话话柄一样的电击设备,先将牲畜电击后再处理,整个流程显得当时对动物的人性化的态度,牲畜基本上是在没有痛觉的情况下被处理的。


而且四层楼的内部流程上是有完整的流水线的,每层楼天花板上都有可以传输的挂钩,将牲畜倒挂传输到各个流程。当时的工人回忆说,流程上的屠夫技术都是一流,放血的步骤基本上每刀都捅在牲畜的心脏上,所以我们买的猪心上总是有一个刀口。这里每间车间都有自己的通道,但是又互相连接,甚至窄的楼梯只容一人通过。而动物的内脏又可以通过滑道滑到相关的流程上,最后的一步就是滑到底楼的杂碎间,有专门的货车来运输。从来没有人能数得清这里楼梯和走道的数量。哪怕现在站在人去楼空的一片狼藉的工厂里,那些依然存在的设施仿佛仍然能想象出当时宰牲厂的繁忙场景。


周边的许多居民回忆起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都还记得这里曾经是个很吃香的地方,通过熟人可以拿到牲畜的杂碎,尽管这里周围有时候是恶臭冲天。




不经意的细节体现

精美装饰细部



1933老场坊的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同时,外圆内方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


廊桥


看过电影《小时代》的人应该记得一个场景——在变幻廊桥中连接四位女主角那一气呵成的长镜头。


桥空间是该建筑最具有特质的特征之一,其独具的魅力来自于建筑光影所形成的神秘而富于变化的空间,是沪上摄影师疯狂追逐的创作基地。外廊桥空间含有四层外廊和相互连接的26座斜桥。当初动物通过这些廊桥进入屠宰区域,每座廊桥的宽度都是不同的,不同尺寸的牛会通过不同宽度的廊桥进入,以达到分流的作用。


法式旋梯


位于中心圆2层到3层之间的法式旋梯一人宽左右,优美的弧形旋转出大的角度。如此大的角度其实是为了工人逃生而设计的,中心圆是当初屠宰动物的地方,动物到此处一般会惊慌失措,为了避免因受到惊吓伤到人,特备设置了大弧度旋梯供工人逃生。


花格窗


镂空水泥花格窗主要位于本建筑的西立面和南北立面的西端。窗户的水泥全部是30年代从英国进口过来,坚固异常。


考虑到宰牲工艺气味浓重的因素,窗户全部镂空设计,便于空气流通。同时,窗户正面朝西,与上海常年风向一致,可以更好的达到通风的效果。同时正面朝西的窗户面向西方极乐世界,有让动物死后更好的轮回和超度的意思。


牛道


牛道是1933老场坊的建筑特色之一,当时生产流程和工艺已经跟国际接轨,实行人畜分离的制度。便于动物行走的牛道经过特别的防滑设计,道面粗糙不平,配合有分流作用的廊桥,使整个生产工艺井然有序。


如今的1933老场坊依然保留了这一原先的建筑特色,游客拾步而上,依稀间仍可感受七十多年前的风貌。 




魔都新地标

当历史经典邂逅现代情怀


80年岁月流转,老场坊历经战火硝烟,曾数度关闭,不堪萧条。或许是上帝不忍,让这座脆弱而高贵的建筑终于还是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也延续了老场坊的历史使命。



老场坊正在历史的蜕变中,焕发着全新的生机与魅力。如今这里是上海时尚表演、发布、展示、交易、设计、服务、消费、休闲的“一体化”中心,结合北外滩的改变形成互动,成为极具特色的区域性创意新地标。


现在的1933老场坊已经发展成为创意产业集聚地了,在摄影师眼里这里充满创意与文化,映入眼帘的一砖一瓦、一物一景,都是惊喜。这里也是众多剧组取景的首选场地,老少皆宜的节假休闲娱乐中心、更是情侣们趋之若鹜的婚礼摄影圣地等。



虽然内部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外观看上去还是饱有原来的风貌,斑驳的水泥走廊像是在给我们诉说着它的历史。一步十景,走在这里,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松然自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