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为什么“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自赏一枝花 2016-10-27
           为什么“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7·8》)

这一章有二句话,前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后人耳熟能详的名句。这句子翻译过来就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孔子在这里阐述了关于主动学习的教育思想,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这两个问题。

从教学思想方面说,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反对“灌输式”教学。

从教学方式方面说,教学必须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善于抓住恰当的教育时机,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启发式教学”,它符合教学规律,影响深远,很有现实价值。

以上这些道理,不难明白。而后一句话:“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人似乎有意避而不谈,其中究竟有什么忌讳的呢?真有些令人疑惑不解。

其实,这话没有什么必须隐讳的。

可能由于有人简单地理解为:老师教给学生某些知识,学生太笨,不能“举一反三”,对这样的学生就不要再教他了。

而这话的真正意思是:“老师教给学生一个方面的知识,学生不能由此而推知与之相关的其它几个方面的知识,那就不再在这知识上继续教下去了。”

按这种意思理解,那么,孔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符合他倡导的“因材施教”教育原则。

教师们都明白“因材施教”指的是,教学要根据教学教材的具体内容和教育对象(学生)的实际学力这两个方面来备课,并依此在课堂上实施。但,在实施教学之前所备之课,只是一种“预案”,即是只是教师的教学构想。而教师所构想的“预案”,未必完全合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出适当的教学调整,以更好地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接轨”。因此,当某一知识的传授出现阻碍时,不能继续教下去;否则,不仅学生不能深透地接受知识,不能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中灵活运用;更严重地还会挫伤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绪。对此,教师一定要随机应变:或调整教学方法,或调整教学难度。力求“举一反三”,“教一得三”的教学效果,获得教学效益最大化。孔子这句话讲的就是调整教学难度的原则。

我认为,“调整教学难度”,还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原则,还是一种教学智慧与教学能力。因为,调整教学难度,要做到“适时、适度与适法”三个方面。其中,“适度”与“适法”最重要,也最难,特别是“适法”。这“三适”是另一论题,需另阐述,于此不再展开。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