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天读德鲁克《管理的实践》人事管理究竟有何成就

 快读书馆 2016-10-27


我们不难看出人事管理的限制为何,事实上,大多数人事管理人员都承认这些限制。人事管理人员经常担心无法证明他们对公司的确有贡献,因此拼命想出各种花招,给主管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不断抱怨在公司里没有地位,因为人事管理大体上用到的是一堆次要的、彼此没有什么关联的工作技巧

不幸的是,这类嘲弄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为人事管理构思下的员工和工作管理,包含了一部分档案管理员的工作,一部分管家的工作,一部分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还有一部分“救火员”的工作。而人事管理人员典型的工作内容,却是吃力不讨好的杂务

这些活动本身都只需要中等的管理能力就已足够,对于企业经营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只有这个部门的本质(它所从事的业务以及对于企业经营的影响)才能决定它是否为重要部门,或是否应该有高层主管负责管理

一般而言,人力资源部门通常无权参与管理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回避了员工管理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工作组织以及如何组织员工来完成工作,只是接受了既有的状况。

人事管理之所以毫无建树,原因在于三个基本误解。首先是假定员工不想工作。“工作是员工为了获得其他满足而不得不忍受的惩罚”。因此强调从外部获得工作以外的满足。其次,人事管理的观念认为管理员工和工作是专家的工作,而不是管理者的职责,正充分显示幕僚观念所引起的混淆。最后,人力资源部门往往扮演救火员的角色,把人力资源视为会威胁到生产作业平稳顺畅的“头痛问题”。

IBM的故事清楚地显示,对于员工和工作的管理必须把重心放在积极方面,以企业的根本优势与和谐为基础

学习

德鲁克所说的,仍然是今天人力资源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证明对公司有所贡献,努力开展各种活动;抱怨没有地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工作繁杂却很难看到成效;对企业经营的影响难以衡量。这都是因为管理层,包括部门本身,的三个误解:1)员工不想工作;2)管理员工是专家工作,而不是每个管理者的职责;3)认为员工不管束,就会影响企业运营。总之,把员工的利益和工作意愿与企业利益对立起来

这与真实的情况完全相反,也正是阻碍企业实现转型和创新最大的障碍。工作是人天生就要做的事情,无所事事使人无法生存。工业时代大部分人为了生计而工作,但是在知识时代,进行有意义的工作是人们生活的必须,每个人都要从自己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只能体现在为他人创造价值,而不只是自己的生计。越是拥有知识的人,“学有所用”这种需求就越强烈,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知识工作者在退休后,不需要为生计奋斗时,仍然在工作。

今天,谁不能是知识工作者?任何人包括最初级的员工,都可以运用知识为企业创造价值。管理不再是专家的工作,也不是任何专家或者工具、方法能够解决的这也不是传统人力资源部门的任务,而是整个管理层的职责,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欲望和对自己工作的满足感。第三个误解也是今天普遍存在的,我们都发现,孩子管得越严越叛逆。员工也是同样,越是试图管束他们,他们就越不愿意努力,不愿意做额外的投入,产生心理上的抵制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不是需要更多“管理方法和工具”,而是激发,是给予更大的发挥空间,是挑战人们的潜能

是否“愿意”和“想要”工作,只能由员工自己决定。这些误解不彻底改变,企业就不可能有充分投入工作的员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