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好教师 好教师
自己从教已有十多个年头,在这十来年里,我曾被学生感动过,也曾与学生红过脸、发生过冲突。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感觉自己真的很无奈,也很无能。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在处理问题学生上实在是方法欠缺,还需要学习。 进入中学时代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一旦受到老师的批评,就想与老师对着干,甚至还会顶撞老师,老师们越想极力的控制他,他就会越反抗。其实,学生的反抗与逆反的心理和教师的批评不当有关。 那么遇到有问题的学生,我们教师该如何去说服教育,如何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这其中有很多小窍门:
教师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把心中的怒火压一压,用缓和的语气向学生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同时最好能表达出自己非常理解学生的情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学生也希望得到冷静说服的态度。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声音要低于平时说话的声音,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更易于学生接受。而我们多数老师,包括我自己在内,此时会大声斥责。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你越大声批评他,他肯定会用更大的声音来“回敬”你。可见,大声斥责只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如果我们老师们抱着真诚的态度去劝说学生,那么声音自然而然的就会小下来。
学生犯小错误是难免的,适当的说服教育是可以的。如果将小事扩大化,过重的语言往往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一次次犀利的语言下,学生会变得麻木不仁,最恶劣的影响是造成了学生与老师的对立面,不但起不到批评的效果,反倒会使矛盾越来越激化。
如果一个教师不管学生愿不愿意听,接不接受,他都在那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这样起不到批评的效果。反倒会让学生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反而拉大了师生彼此的距离。所以,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说话不要多,要有份量,说一句算一句,能让学生听到心里去。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还要多采用启发式教育,批评的要及时,要就事论事,不要扯到以前犯的错误等。批评学生,不是张口就来,批评是门艺术,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教师不是用指责、命令的口气,而是用建议、商量的口吻来说话。如果学生顶嘴,教师就耐心的听完学生的所有辩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之后教师进行劝告,学生也能听到心里去。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