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仅仅是读书,其本质上是在学习知识,而知识本身是结构化并且具有广泛联系的,理解了这种结构与联系才算是真的有效。回到读者们常有的问题,怎样读书才是最有效的呢?这里,小书僮给大家推荐三种实用的方法能够帮助网友更好地提高你们的读书效率:结构化读阅读法;交叉阅读法和联想注解法。
1 结构化阅读法 结构化读书法一方面,指的是在准备学习某一学科的时候,先看一本好的导论书籍,了解知识的大致体系,思考这个体系的构成,然后再去入门学习,学习的时候,也要在心里时刻参照这个体系;另一方面,不要想着能够一口吃个胖子,按照体系打好基础之后再去学习上面的学科,不然即使你理解了书里面的知识,你理解的也并不深刻。结构化阅读法就是告诉你像盖房子一样,打好基础才能更稳健地前进。
2 交叉阅读法上面的“结构化阅读法”谈的是知识体系的纵向联系,而交叉阅读法则是力求处理好知识体系间横向的联系。具体而言,交叉阅读法指的是在阅读某一个领域与方向书的时候,找几本该领域内类似的书籍,一起参照阅读,交叉段落、章节阅读,看一下不同的人是如何描述同一件事物的,同样的论证是如何不同地展开的,不同作者之间的侧重点又是什么,这样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值得读者注意的一点是:这几本书里面,你应该选择一本作为中心,其他的书都是辅助读物来阅读的,不一定要完全全部读完,但是中心的那本要从头至尾全部读完。
3 联想注解法联想注解法本质上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阅读结果。有常年读书习惯,积累了一定知识量的人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往往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感觉到,你的思绪不仅仅在这本书里面,而是能够展开丰富的并且有逻辑的联想,能够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自己的思想与学识,仿佛在帮你给这本书注解。这才是真正的做到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
我们的高中课本中有一句作为素材被引用烂了的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仔细想想,其实,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真正能和作者对上话,即使对方是个死人,你也必须有足够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和之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从而能建立起这种有一定深度的思想交流,才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