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出爱,就是得到爱最快的方式 | 心问答

 张德芬空间 2020-11-12


1
你是见到他真实的样子吗?

离婚两年了,和前夫还有联系,遇到不顺心就会怀念我们以前的美好,希望回到从前。但是在现实中真正看到他,就觉得很压抑、很尴尬、很不自在,没有那种心痛感觉,也不想正眼去瞧他。他对我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不知道我还爱他吗?

A1

多数人都不知道,他其实一生都不是在和某个人交往,而是在和他心中对那个人的形象交往。她只是认识一个形象,爱上一个形象,抗拒一个形象,或者离开一个形象。而真实的对方到底是什么样,都被忽略了。

两个人刚开始交往,彼此以真实的样子交流。很快我们开始评判对方,由此产生了“对方的形象”。慢慢的这个形象开始替代对面的人,我们一看到对方就会想起“他的形象”,我们开始和这个形象说话、交流、吵架、表达爱。我们回忆起来的,也只是对方的形象,并不是他真实的样子。

你会怀念当初美好的感觉,抗拒现在的压力,这一切无关于爱,都是你和“心中对他的形象”在发生关系。同样,他也是在和你的形象交流,彼此都看不到真实的样子。

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感觉受“我们对父母的形象”、“内在需求”和“个人业力”三个因素的影响。

如果我们对父母一方有“负面形象”,当进入亲密关系时,对方的行为有一点像父母,我们会不自觉把父母关系中的负荷带进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心中对父母有“温暖的形象”,当伴侣的行为让我们感到温暖,我们就会向对方敞开心扉,甚至产生爱的感觉。我们还会把父母没有满足我们的渴求,转移到亲密关系上,希望伴侣来满足这些渴求。

当伴侣能满足我们,我们就产生“好的形象”,再见到对方我们会首先联接这个“好的形象”。当伴侣一直不能满足我们,我们会产生“负面形象”,再次见到对方,我们也是先联接这个形象,莫名就会产生不好的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夫妻吵架连几年前的事都会吵出来,他们总是说:“你就是那样的人”。还有些夫妻结婚以后发生争执,慢慢就没话说了,再见面时觉得压抑、不自在。因为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彼此留下了交流不畅的形象。

这个形象在交往中总是先被看见,马上就联接到曾经的不愉快,影响到两人的交流。此外堕胎、暴力、婚外情等事情,也容易让对方的负面形象在心里根深蒂固,影响两人再见面时的感觉。

所以当你问“是否爱前夫”时,首先要问自己:你是见到他真实的样子,还是见到了“你心中对他的形象”?


2
把现在的状况当成一门功课

我一直有个毛病,就是身边的人表现出脆弱或者是需要人照顾的样子,我心理就会特别反感、特别想远离他,躲得远远的,等他好了以后再回来。现在我结婚有了孩子,孩子很缠人。总体说我比别的母亲对孩子有耐心,但是当孩子任性、情绪激烈、反复安抚几分钟停不下来时,我的情绪也会往上窜,表现的很狂躁。对他十分厌恶、吼叫、甚至打他。我知道这样做会伤害亲子关系,但是我控制不了。平时我很喜欢照顾人,但是为什么别人需要我照顾时我却想逃开呢?

A2

每一个现在发生的感觉,都是由更早时期的经历导致的。回忆一下您的童年,是否有过当你表达脆弱、需要被人照顾时结果被人拒绝、被人嫌弃、当做包袱的事情。或者当你表达脆弱、需要被照顾时,有人告诉你要勇敢、要自立、娇气很没出息。

假如在婴幼儿时期有过这种经历,很容易形成“照顾人就会背包袱”的种子,长大就会出现当别人需要你照顾时,你想逃开的状况。

如果童年父母对我们很有耐心,当我们任性、骄纵时,父母都能包容,不发脾气,并给予恰当的教导。在我们养育孩子时,也会相对有耐心。如果我们淘气时父母总是急躁、发怒,就会在我们心里留下负荷。当我们养育孩子时,也容易急躁、发怒,不自觉的重复父母的方式。

我们无法改变童年的经历和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但是可以把现在的状况当成一门功课。当别人需要我们照顾时,首先问自己:照顾他会产生负担吗?照顾他可以让彼此爱的感觉增加吗?

照顾他可以让我学到什么?如果认真分析,你会发现,照顾别人经常产生的不是负担,而是爱的碰撞和提升,会帮助彼此的心灵贴的更近。你一旦发现照顾别人的好处和乐趣,头脑就会开始放下抗拒。

当我们对孩子发火时,我们也要反问自己:我是在表达对父母的愤怒吗?我是在转嫁我的情绪给孩子吗?这件事情发火可以解决问题吗?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式?经常问这些问题,能够让情绪负荷减轻,让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理智大于情绪。

一旦发火影响到亲子关系,我们要学会向孩子道歉,告诉他们:妈妈和爸爸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犯错误。请孩子原谅。这样就会把发火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3
给出爱,就是得到爱最快的方式

我是个外表开朗浪漫、洞察人心又深惧人心的人。我相信与人为善,并一直这样做。我的妈妈是个离婚两次带着一个男孩的美丽女子,我的亲身父亲却没有能力,脾气很不好,都是母亲把我拉扯大,她在我心里埋下了怨恨父亲的种子。怨恨他不负责任。我四年级时,母亲又找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总会猥亵我,而母亲是知道的,她只是让我避开。

长大后,我的恋爱总是不顺利,觉得男人都想占我便宜,不值得信任。别人想和我结婚,我就拿他和我父亲做比较,如果有一点像的,我就把他们抛弃,因为我害怕被抛弃。去年底,爸爸过世了,我到处借钱给他看病,他走时身边没有一个人,连亲兄弟都没来送他。我总是喜欢上差我一大截、对我不好的人,人家对我好,我反而不习惯了。一开始对我好的男人也因为我的挑剔和自私开始变得不好,我该怎么办才好?

A3

我们生命中的关系一直受原生家庭父母关系的制约,其中父亲影响着我们一生的事业、力量和与男性之间的关系。从小缺少父亲的照顾,会让我们在恋爱上倾向于找一个带给自己父亲感觉的男性。当我们非常渴望父亲的爱,就可能吸引年长的异性关注自己。

如果我们不接受父亲的样子,就总会遇见和父亲某方面相似的男性。当我们认为父亲对自己不好,就容易吸引一个对自己不好的伴侣,恋爱上就会不顺利。

母亲影响着我们对人的信任、接纳和包容。如果我们对母亲心存不满,我们对其他人就会缺乏耐心、充满评判、挑剔和抱怨。

无条件接纳父母,超越从父母关系那里带来的负荷,从体会“父母所受的苦”开始。接纳父母真实的样子,会让我们生命中所有的关系都开始成长。父母一生的经历、性格都不是自己选择的,他们的行为、思想也是受自己父母的影响、时代的影响,还有个人业力所形成,就如同一辆火车行驶在固有的轨道上。要改变轨道,要么通过学习提升智慧、要么通过爱的成长,这两者就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可是在父母那个时代,他们没有机会学习原生家庭的智慧、亲密关系的智慧,他们被卡在“爱的匮乏”里。想得到爱,又无法给出更多爱,他们承受了很多苦。他们对你的一切态度都不是故意的,都只是在业力轨道上的自动反应。一旦你知道父母不是故意的,就会开始宽恕。

接受父母,不是因为他们能够按照你的需求去爱你,只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父母,是生命的树根,是我们需要感恩的源头和力量。 接受父母,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缺点,是因为只有用爱才能超越过去的经历,用慈悲才能对峙挑剔和抱怨。

当爱成长了,所有的关系都会自动成长。建议您可以通过学习家庭关系的课程,通过生命的回溯和感恩,表达对父母压抑的情绪,清理父母关系中的负荷,找回内在对父母的爱。

但我最想说的是:亲爱的,好好爱自己。一个爱上自己的人,不会依赖别人去得到爱。一个爱上自己的人,外面就会有人来爱你。当你心中都是鲜花,外面就会飞来蝴蝶。

无论你经过什么样的过去,你都是这个宇宙里独一无二的存在。你的本性是高贵的、有力量的、智慧的、充满爱的。所以去做能活出自己本性的事,去表达内在的爱与智慧。给出爱,就是得到爱最快的方式,祝福你!

···

本期回答来自:

伽南
心理咨询师,茶熏导师,双盘禅修导师,不二禅舞传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