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还在喝白米粥吗?它早该成忌口了!

 mimi928 2016-10-29

你还在喝白米粥吗?它早该成忌口了!

我们常喝的粥,是唯一一种具有治病、养生作用的饮食形式,也是很多长寿老人的习惯。江苏有个如皋市,145万人口中,百岁老人已达172位,90岁以上的老人更超过4000人。对这一现象,专家分析说,与如皋地区“二粥一饭”的独特饮食习惯有关,如皋百岁老人中有74%的人每天早晚用粥做主食。

但对现在人来说,喝什么粥很重要,我们传统的白米粥在当下,已经失去了养生价值!因为经过精细加工的白米,其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所剩无几,其中75%的是淀粉,余下的是不到10%的蛋白质,原本还有的一点B族维生素,在长时间的熬粥过程中,也损失殆尽。

可以说,大米的加工越精细,熬得时间越长,喝起来越软糯的粥,营养价值越低。而且其中的淀粉因为糊化得更充分,很容易被淀粉酶分解为糖,使血糖迅速升高,这一点在过去, 物质匮乏,营养不良,热量不足的年代,是人们摄取热量的珍贵来源,但是现在,对于糖尿病或者随时可能步入糖尿病队伍的人来说,饮食中的热量高,是普遍的问题,而热量等于一杯白糖水的白米粥,应该成为新的忌口了。

你还在喝白米粥吗?它早该成忌口了!

中医确实讲究“縻粥调养”。2500年前,粥就已经做药用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载有西汉用“火齐粥”治齐王病的细节。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中说:“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凡此种种,医家用粥,图的是粥的好吸收,这也恰恰是国人体质所需。中国人“脾虚”众多,“脾虚”最大的问题就是吸收消化功能弱,粥的便于吸收的特点,以及能入脾经的大米,确实能帮助脾虚者节省“脾气”,这是中国人重要而独特的养生智慧。

但是,能入脾经的不独大米,粮食都是入脾经的。而中国粮食加工水平的提高,是近代的事,中医经典成书时人们吃的粮食,只经过了手工的粗制,那个时代的人们吃的是全谷,营养价值远在现在的精米、白面之上,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黄帝内经》中“五谷为养”的结论,那样的五谷,才可以发挥出健脾的功用。

因此,“五谷杂粮粥”,而不是大米粥,才是对中医“縻粥调养”之意的真正继承,如此才保证了各种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以及纤维素的完整,而杂粮质地粗糙,难以吸收的问题,也在熬成粥之后被避免了,更重要的是, 杂粮粥的热量远低于白米粥,即便不是高血糖的人,杂粮粥也比白米粥多了减肥的可能。

但是,“五谷杂粮粥”的杂,是有讲究的,不是越杂越好,要杂得有重点,在各种豆类粗粮之外,黑芝麻是不能缺少的,因为它含有脂肪,含有维生素E,非此,再杂的粮食获得的营养都是雷同的。其实,还可以把“杂粮粥”变成“杂粮米糊”,就是用我们平常的豆浆机,将杂粮和黑芝麻、核桃一起打成糊,一勺黑芝麻,两个核桃即可,加了芝麻核桃的杂粮糊,吃起来很香。

虽然是粥,也不应该只含有碳水化合物,还应该有蛋白质,有维生素C,瘦肉粥鸡茸粥菠菜粥等等,总之是将鱼肉蛋和蔬菜剁碎加在粥里,不仅营养全面而且还能节省脾气,如果说一定要在生活中补脾养脾的话,将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营养物质以粥的形式呈现,是最可操作的日常补脾之法。

关注微信公众号”健康新佟学”,获取更多中医养生讯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