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五脏内寒积聚病脉症并治第十一》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6-10-29
       小议肝中风
    之所以称迷者,因为其原条文残缺不全,方药明显是被后世挖掘,即药王所说,方药被南人所藏,正因为此篇论证具体详明,方药直中病机,更有脉辨生死之大要,才产生了遗漏之撼,使圣典至而不能完善,近代大医学家,湖南中医学院教授谭日强先生,经过多年苦研,才算弥补其遗漏之撼。这里本着学用互启的探索,就肝中风、寒,着之病略试窥管。
      首先我们顺从《伤寒杂病论》之意,让此篇以顺从圣典的基本思路进辨证,更重要的是把一二三辨证法的框架支持其中,以便在学习的进程中,把迷藏之奥于百姓化,以还复其"韵不高而用思精"的精神境界。
     我们知道一二三辨证大法者,源于《道德经》与《孙子兵法》,框架结构才递属于《内经》与《难经》以及《易经》和同时代的《本经》。
    我们知道《金匮要略》更是以五脏辨证为中心,为历代所肯定,但这里仍然顺从论中的思考与命名加以通俗与统一化,比较好驾驭六病中的一二三辨证之大法。
    首先先理顺肝中风者,头目闰,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
     肝病者 ,此五脏辨证,即肝阳化风,代表方剂有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汤等,符合治疗中的对症处方。
     在《伤寒论》中,以及在六病的概念中,则即指邪气的波频在一厥中的厥阴,一阳病中的少阳,如果这样再进入了一二三辨证大法时,我们就与圣论同步于六病论,单指邪气导致的阴与阳各处于一二三次的频率振荡,那么肝风出现的体阴中厥阴本虚,此虚递属于少阴病为根本,这时的用阳呈实,就是肝风的表现,一阴与一阳不受邪气,少阳有余的邪气递属阳明,厥阴不及的病态 归属少阴病,这样就出现了里之阴与阳病,各分三个不同阶段的病域,即实性的邪气,处阳明波及少阳同进行阳实症的同化,归少阴虚寒致衰的病 即内含厥阴病的互根之同化为虚寒致衰的同化性。
     阳明病,胃家实,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少阴病,脉卫细,但欲寐,欲吐不吐,心烦是也。
      从以上看出少阳与厥阴是不受邪气的,所受之邪气者,在递增与递减中形成了一个"厥逆"的,不相顺接的断决概念,然后瞬时,处于决裂之危难,就是一二三辨证大法中的逢"一"则"绝"的决绝症,这症就是五脏六腑所秉赋的"胃气"。
       回过头来看一下,肝风出的临床症状,一头目眩晕,二两胁痛,三行常伛,四令人嗜甘。
    我们再慢慢络绎,肝胆(少阳厥阴病)邪气从体阴不及,导致用阳有余,上实下虚,上阳下阴,虚阳浮越,邪实上并者,不正是属于通脉四逆汤的治疗大法,因为四逆者,《内经》即曰"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则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此厥与逆者,皆不秉太阴阳明之"胃气",所以在比较中四逆汤法,并未对症中的头目眩晕下药, 而是就近恢复厥逆之病机下药,因为"胃气"承载着五脏六腑的功能,与对症中的镇肝熄风汤 ,天麻钩藤汤的对症治疗者,相去之遥可想而知,更况论及"肝着"时,我们才真正意义上理解了用阳壅塞于阳明之为实的临床治疗意义。
       余下的阳郁、气滞、血凝的两胁痛,正是阳明中风症的"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得通 "的三阳合病症状。
     行常伛者,阴与阳的载体 ,津液受损于水谷之气,筋经失养失滋,腰弯曲不能直立,且处痉挛病状态 。
令有嗜甘者 ,津损中虚,风气浮越 本虚求实(养) 所以嗜食甘味,以缓冲邪气之势力 更滋养水谷之竭 ,这里的甘,多指蜜与枣类的芳馨之气,也有和协调解上下阴阳的格局之功能。
    因为紧接着肝的死脉,浮之弱,正是少阴病出现的"服汤已,脉暴出者,死,卫续者,生"的浮迟之脉,"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是属无根之象,所以按而求索其脉时,脉气断决(绝),或脉断断断续续如同曲蛇之状者,正是痉病难治的少阴病的延续。
   这样就把肝风的前因后果,结合圣典论六病的概念,进行疏理,以增加进一理解作出一个辅助作用,还望同道多多斧正为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