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广网《医述 》第十七期 《我们——多点执业 多点理想》 哈特瑞姆医生集团

 yezhu8888 2016-10-30

特刊

我们——多点执业 多点理想

多点执业的尴尬和微妙境地

    2015年1月12日我国公布《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放管结合等原则,促进医师多点执业有序规范开展。意见明确,允许临床、口腔和中医类别医师多点执业。

    而就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进行一场行医革命,他们加入第一个吃螃蟹的医生队伍。他们是我国心内科领域第一个专科医生集团,他们号称心内科的七君子。他们来自北京六家三甲医院,他们就是哈特瑞姆心律专科医生集团的多点执业大夫。
今天,由他们讲一讲他们的多点执业、多点理想。多点执业的今日中国正处于一种非常尴尬与微妙的境地。多点执业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是如若要全面放开,又将无疑会给公立医院抽血,造成被动局面。面对这个矛盾,正在多点执业的哈特瑞姆心律专科医生集团的大夫们,是怎么看的呢?

    嘉宾简介:

    刘兴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吴永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主任医师

    施海峰 卫生部北副 主任医师

    田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刘兴鹏多点执业这个问题现在大家炒作得挺厉害。个人觉得这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坦白说我已经很多年在外面“跑着”做手术。 :

  吴永全:曾经有人把“多点执业”说成一个伪命题。因为多点执业从出发点来说,是解决患者的问题。但怎么去做?如何把它落到实处?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探索。

  施海峰:多点执业实际已经存在很长时间,虽然以前都是用一些比较阴性的名词在称呼它,例如:“走穴”之类,但既然它存在了这么长时间,肯定有它实际存在的意义。

  田颖:实际上我倒没有觉得特别尴尬,这是一些改革之前的镇痛。曾经有人说多点执业,会把公立医院的血液分流出去。但实际上我想,为什么现在公立医院,大家都觉得特别累,患者不满意,医院也不满意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基层缺乏特别多的培训,病人自然而然就都到大医院来。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还“饿得慌”。那如果多点执业,我们能够下去“传帮带”,把基层医院能带起来,让基层病人相信能在基层治好病。那这样的话,多点执业将来会促进医学的发展。

多点执业后的成功案例

  刘兴鹏:譬如某个病人,在一个落户地区,经济和医疗水平也比较落后。如果说没有多点执业的话,试想病人要千里迢迢、拖家带口来到大医院,去门诊住院是何其辛苦。所以,如果有多点执业,优秀的医生可以去到当地去做手术,真的是解决了很多病人的问题。

  吴永全:我们在这段时间收治诊治的病人里,主要是在复杂的心律失常方面。就是为复杂的患者,提供很好的服务。以前在国内是没有人敢于尝试一站式的服务模式,这是一个创新。

  施海峰:一个14岁的孩子是先天性心脏畸形。他是右位心,还是完全的心律膜缺损,在他4岁的时候,他的外科医生就帮他做了当时很复杂的TCPC的手术,手术把他的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与他的肺动脉相连。然后整个心房就变成单心房、单心室,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病例。如果我不出去的话,是绝对碰不到这样的病例。

  田颖:我们刚刚做了手术不久的一个病人,这个病人如果是在以前,医生是用房颤,持续房颤5年以上。其它普通办法成功率非常低,单独做外科或内科,成功率也不高。那么我们就做了一个叫做杂交手术,内外科联合,效果也非常好。

加入跨院组建专科医生集团的优势与困难

  刘兴鹏:病情比较复杂的病人可能需要会诊,需要多位具有同样专业的医生去会诊,这是第一步。有时候甚至需要有不同专业的医生去会诊,所以我们会组建“哈特瑞姆”,几位专家在一起的目的,就是为再碰到特殊病人的时候,能够实现这样一种效果。

  吴永全:患者需要高品质的医疗水平和服务。医生和患者有时候会产生不对等的信息。比如医生能够提供很多服务,但患者找不到我们,而医生也想去更多的为患者服务,这个中间桥梁怎么去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组建一个医疗集团,创造一种新的理念和服务模式。

  施海峰:工作起来会有一种1+1大于2的感觉,医生之间有各自的特点。

  田颖:集团肯定不是一个人,人多力量大,这样我们医生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而且大家在一起还会集思广益,无论对病人,还是对我们这个集团来讲,都是一个好事。

加入多点执业的医生队伍的初衷

  刘兴鹏:我建团队的初衷是觉得对于心律失常的疾病来讲,是很复杂的。如何能使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的效果再上一层楼?如何强强联手后,使得心律失常的这个学科建设,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使一些特殊的,复杂的心律失常的病人,得到一个更好的诊断和治疗?

  吴永全:把我们的医疗理念服务、技术,让它更好的到达患者,让更多的患者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以及全新模式的高水平医疗服务,这是我们的一个想法。初衷是想为更多的患者服务,而且这种服务不是为了钱或为一些很有钱的人服务,而是为广大的老百姓提供力所能及的最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施海峰:其实多点执业对于我来讲,我是想往技术上提高的一个人。有了多点执业,我相信国家认可后,对我们这些向往学习更多先进经验的大夫来讲,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田颖:其实很多年前就有这种想法,但那时候自己也是个小大夫,没有能力。实际上我们在摸索一种新的模式:医生体面的做医生,病人也得到很好的就医体验。我想摸索着这种经验后,大家分享一下,会让我们整个的医疗环境有所改变。

对正在想多点执业的医生的建议

  刘兴鹏:从集团来看,我们的要求非常高,临床技术水平要非常过硬。作为医生来讲,各行各业的人讲医德、讲人品,也必须要足够的过硬。这两点是基础,另外,还需要对这个事业有理想、有热情。

  吴永全:我觉得应该勇敢的自己走出来,另外:稳妥的走出来。希望年轻医生,你想走出来可以,但是要先练好自己的本领。

  施海峰:首先我感觉就是打铁需要自身硬,把基本功练好。

  田颖:必须技术过硬,如果你连基层的医生都不如,如何去执业呢?所以如果有这种想法,要深思熟虑,把前景想的远一些,还要稳妥。

一名医生的职业理想

  刘兴鹏:作为一个心律的专科医生,我的理想就是让我国的心律失常的病人,能够得到更好的一个治疗、诊断,或者更好的一个求医体验。

  吴永全:作为医生走到今天,看好病、治好病,这是我们一直的理想,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是我们作为医生,一直的追求。

  施海峰:对我来讲,在这个行业里面,跟着先驱走,不要落后。

  田颖:没有一个医生不希望治好他的病人。当医生的理想就是治好病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