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顺流而下的时代逆流而上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6-10-30


Horyu ji National Treasure World heritage 国宝?世界遗产法隆寺  Nekosuki摄


题图这幢古建筑是奈良的法隆寺,它似乎貌不惊人,但却已存在1300多年了。这幢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群,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并入选世界遗产。


一幢历经千年的建筑,得以保存至今,离不开寺庙的专职宫殿木匠。他们用自己的本心和技艺,守护着一些最初的东西,在顺流而下的时代逆流而上,完成某种珍贵的传承。


他们的技艺从哪里起始,如何进步,师徒之间如何传承;宫殿木匠以什么样的精神来造佛寺,如何选材、如何维护……理想国最近出版的《树之生命木之心》,通过对日本师徒三代宫殿木匠持续十年生动亲切的采访,讲述了日本维护寺庙的宫殿木匠的生活和工作的日常。


持续十年的采访,具体而有趣的文字,将我们带入到手艺人的世界。今天所选是译者英珂写的一篇文章,希望你会喜欢。


本书在理想国微店独家预售,并有鵤工舍为纪念四十周年舍庆所做的限量周边,点击“阅读原文”可选购。

 

野米松、小川三夫、马未都谈《树之生命木之心》



在顺流而下的时代逆流而上


文 | 英珂


盐野米松:手艺能唤起你对人生意义的重新思考


我是英珂,60年代生于北京, 80年代末游学日本,90年初在日本NHK电视台负责制作一个户外生活的节目,盐野米松是我们节目的主持人。他热爱户外生活,精通各种户外技能,了解大自然的各类动植物,当时以“米松大叔(uncle米松)”为笔名在杂志和电视上出现。90年代是个全民热爱户外生活的年代。在日本人的眼中,“米松大叔”是至高无上的,如同教祖般的。



盐野米松


跟他一起工作的两年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其实并不是对户外生活万事精通的他,而是另一个身份的盐野米松。那段时间里,除了跟我们一起录制节目以外,他始终身处旅途之中,为了采访录《留住手艺》而奔波于全国各地。


直到那本书问世,我们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个工作过程,而他早在2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那是对日本尚存的传统工艺的记录和对手艺人的采写。


这些著作中,有《留住手艺》系列、《刻在柱子上的家族百年史》、《以渔为生的民》、《宇治茶香》、《叫做栋梁的宫殿大木匠》、《清酒之魂魄》等等,它们有将近80册。


正是这些行当和手艺,甚至思想支撑了整个日本的历史,才有了日本人今天的生活。他的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盐野米松完整地经历过日本经济从起飞到巅峰再到沉沦的整个过程。与此相伴,他目睹了日本传统工艺从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到慢慢回到现实社会的历程。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工业化的“量产低价”模式,对传统的手工制作带来极大冲击。各地的手艺人纷纷关掉作坊开始另寻出路,民艺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消失了。


“我是怀着一颗幢憬和向往的心灵,观望过匠工们做活的众多孩子中的一个,也是为这些职业不复存在而深感遗憾的一代人的代表”。


出于这种感情,他开始用大量的时间,寻访现存的工匠和他们的作坊。听他们讲故事,看他们视为生命的工具。


“我把这件事看做是今生中极为宝贵的经历和事业,手艺能唤起你对人生意义的重新思考,它在生活中能起到润滑的作用,让人感到愉快、舒服、温暖。”



《留住手艺》内文图


2000年以后,他更是每年都到中国寻找还保留着的传统工艺,听中国的手艺人讲他们的历史。看得出来他很心疼那些濒临绝迹的手艺。他总是用带着秋田口音的汉语跟手艺人们说“你好”,“我喜欢这个”,“我叫盐野米松”。


他是在用这样的方式跟他们拉近距离,可以想象他在日本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一定也是这样。让自己跟手艺人之间没有距离,这样那些不擅言谈的手艺人才会对他讲述自己。他采访过的手艺人多达数百人。



《留住手艺》内文图



西冈常一:树的生命有两个



西冈常一


西冈栋梁说过:“树的生命有两个。一个是它们生长在山林中的寿命,还有一个,就是当它们被用于建筑上的耐用年数。”法隆寺就这样保持了一千三百年的岁月,这其中离不开宫殿大木匠技艺的传承。



Horyu ji NationalTreasure World heritage 国宝?世界遗产法隆寺


法隆寺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建筑了。你看五重塔的椽头,它们都在朝向天上的同一条直线上,经过了一千三百年都没有丝毫的改变。更令人惊叹的是,在经过了上千年以后,那些用在上边的木料居然还活着。当我们把压在塔顶的瓦掀开,去掉上边的土,慢慢地露出木头以后,用刨子轻轻刨一下房顶被压弯曲了的木料,还会有扁柏特有的香气散发出来。




宫殿大木匠作为一门手艺代代相传,只建佛塔、寺庙,不建私宅,日本的木结构建筑最早来自唐朝,后再日本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它们能够保存一千多年,离不开每一代宫殿木匠的努力和传承,而这种上千年的传统手艺和建造经验,在中国已经几乎找不到了。



西冈常一,枪刨



小川三夫:在一个顺流而下的时代逆流而上


因为盐野米松和《留住手艺》的机缘,我结识了大木匠小川三夫。他的“鵤工舍宫殿木匠集团”又正好在我位于栃木县盐谷小镇的住所附近,开车不到五分钟就可以抵达他的工房。因此这二十年来我跟他以及他的徒弟们有了很多的接触和交往。


我们都喜欢喝一口小酒。要么在我家,要么在他的工房,我们常常把酒闲谈,聊他的工程、他的人生,也聊他对师徒制度、对当今的学校教育、对所谓的社会一般价值观念的看法,等等。



小川三夫


小川三夫高中毕业就立志去当宫殿木匠,这在1960 年代,无疑是另类中的另类。正如小川的父亲对他说的那样:


“你身处在一个顺流而下的河流中,但是你却选择了逆流而上。”


他为了入宫殿大木匠西冈常一的门,有三年的时间都是在各处学徒,打基础。作为西冈常一唯一的入室弟子,他跟着西冈,以日本最传统的师徒关系进行学技和传授。1977年小川三夫创立了鵤工舎,到明年就是四十周年了。


在西冈树立起来的传统的师徒关系下,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有志成为宫殿木匠的年青人。小川也是只教弟子们磨刨刀,仅此而已。他相信弟子们会根据各自不同的性格和素质成长为各自不同的人才。不管花多长时间,只要一点点地将经验累积起来,最终是能成为优秀人才的。


现在,他的门下有二十多个年青人。他们同饮食、同劳作,在尽各自所能的同时又学着技术。这些年轻人当中已经有几个成长为独挡一面的木匠了。




近年来,小川每年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被各处邀请去演讲,讲如何教育和培养人。


他演讲的内容都是他自身的经历,也是他亲自干出来的经验,所以是有说服力的。而盐野米松通过西冈常一、小川三夫及其徒弟们的讲述,记录了三代宫殿木匠在“顺流而下的时代逆流而上”的故事,出版的这本《树之生命木之心》不仅是一本记录传统智慧的著作,更是一本表现匠人工作方式和处世哲学的生活美学经典。






日本民艺大师柳宗悦曾经说过:


“当今的时代正在急剧地变化,所有的事物会匆匆流逝。时间,心和物都会迅速地成为过去,在我们的面前一切会重新反转过来,未来是新的,过去也是新的。”


漫漫人生路,什么是最好的开始和最完美的结束,哪里是真正的起跑线,哪里又是骄傲的成就点,这本书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鵤工舍周边】

 

40年前,小川三夫从自己师傅艰难的经历中,立志要让自己,以及跟自己一样有着好手艺的匠人成为能吃饱饭的工匠,他因此成立了鵤工舍这个工匠集团。


今年鵤工舍四十年舍庆临近,本书译者英珂与鵤工舍特别打造了几款文创产品,以为纪念。


这些文创产品,从选材、立意上秉持了鵤工舍的匠人之魂,可以看做本书理念在更多维度上的体现,供我们品味、收藏。



鵤工舍四十周年纪念T恤


T恤正面为鵤工舍的标志。背面为榫卯结构和直尺。榫卯是木建筑最主要的连接方式,是木结构建筑的灵魂。直尺是木匠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其次,小川三夫栋梁说做人就应该像直尺一样刚正不阿。

 


 


鵤工舍四十周年纪念帆布袋


帆布袋正面为古代枪刨图案,这是小川三夫的师傅西冈常一在上世纪40年代对法隆寺进行解体大修理时,根据木料表面的波纹复原的1300年前的古老的工具。因为它的刃部锋利尖锐,故取名:“枪刨”。帆布袋背部为鵤工舍的标志。(尺寸:33cm × 36cm,深蓝色)





工具·明信片

  

西冈常一说:“工具是木匠的手的延长。”手艺人投入全身的精魂来认真打磨他们的工具,工具伴随手艺人的一生,所以哪怕闲着,工具也会保持随时可用的状态。


所以我们做了这套《工具》明信片;一套8张,材质为300g荷兰白卡纸,纸封为白牛皮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