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百科】一个法国男人和他的“世界大战”(下)

 河南新乡牧野区 2016-10-31

我们继续上周六的接着聊!前五次反法同盟的失败,让奥地利外交家梅特涅在历史上崭露头角,他抓住拿破仑兵败俄国的机会,促使奥地利与其他欧洲列强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终于在这一次大败拿破仑。战后由梅特涅组织的“维也纳会议”确立了从19世纪初一直到一战前的欧洲基本秩序。

文|大左  图|网络

俄法战争

第三次反法同盟结束后,法国皇帝拿破仑1806开始了对英国的经济封锁政策——“大陆封锁”。这个时候法国的海军军力已经没有能力让英国臣服了,便转用一种“文明的玩法”,也就是经济封锁,有点儿像今天的“经济制裁”。

1806年-1810年拿破仑的势力范围

刚开始,法国和周围的小伙伴说好了,咱们一起弄英国,大家就说好!但是玩着玩着俄国开始突然嘎嘣一下,觉得自身利益其实变相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大约1810年(这一年两个伟大的作曲家肖邦和舒曼出生)开始就不跟着法国玩儿了,取消了对英国商品的抵制,让大批商品进入俄国,并通过俄国流向欧洲其他各地。当时欧洲各国对英国商品是有依赖的,虽然拿破仑制定的国家政策下不允许同英国进行买卖,但是“走私现象”已经是遍地开花。

自从俄国不听话开始和英国走上“蜜月期”后,俄国和法国之间就结下梁子了。那接下来就是双方开始“叫人”,准备干架了!1812年,拿破仑带着法国、奥地利、普鲁士和西班牙等等盟国的军队就开赴俄国了,大约是60万人。拿破仑可能忘了,前五次反法同盟的时候他杀了多少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军人,这些人现在怎么可能积极地站在法国这一边,替法国打俄国呢?俄国是个多大的家伙,欧洲各国加一块儿都不一定有俄国大,欧洲各国也不傻,也基本都是派个两三万人,跟着糊弄一下,作战很不积极。

插一段,你可能会问这奥地利前五次反法同盟都失败后向法国赔款割地,现在弄得好像跟法国是一家子似的,咋回事啊?你还真说对了,现在他俩就是“一家子”。这个时候一个奥地利的“救星”就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了,他就是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

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

梅特涅在第三次反法同盟后就是奥地利驻巴黎公使,所以他对法国相当了解。第五次反法同盟结束后他回到了维也纳,任奥地利外交大臣,就是今天的外交部长。他也知道这时欧洲局势是个大烂摊子,尤其是奥地利因为第五次反法同盟的失败,将面临同法国谈判赔款割地等事宜。

就是这个时候,拿破仑向沙皇的小妹妹安娜求婚,但是安娜没看上拿破仑,让拿破仑这个“玻璃心”都快碎了。梅特涅一看,慢着!我奥地利有公主啊,也是如花似玉的,如果奥地利和法国结为亲家,那么签赔款条约(第五次反法同盟失败后法国与奥地利签署了《申布伦条约》,这个条约中奥地利把蒂罗尔和萨尔兹堡割让给了巴伐利亚王国)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作为筹码重新商榷一下呢?于是一番折腾后,奥地利的公主玛丽·路易莎顺利地成为了拿破仑的第二任妻子,也是法兰西帝国的皇后。

玛丽·路易莎

这个时候你就明白,为什么拿破仑打俄国时,奥地利也派兵了吧?一是惧怕于拿破仑的淫威,二是没当回事,不就是装个样子走个过场吗!梅特涅这个人在拿破仑时代后稳定了数十年的欧洲和平,被称为“梅特涅时代”,这个人在下文中还会被提到。今天,维也纳还有一条梅特涅街(Metternichgasse)。

好了,我们接着说俄法战争。俄法战争刚开始时,俄国派了大概25万人,但是后期业增到了57万人。所以俄法双方的军力人数基本都是60万左右。这场战争在俄罗斯被称为“俄国卫国战争”,这是一个专有名词(苏联时也有一场卫国战争)。拿破仑虽然攻陷了莫斯科,但那时的莫斯科已经是一座空城(俄军统帅库图佐夫下令释放囚犯、带走所有粮草、焚城),俄国也表现出了要与法国死磕的态势。

大火下的莫斯科

打下莫斯科后,因为俄军进行了战略后撤,实力尚存,加上俄国的冬天已经到来,拿破仑空守着莫斯科觉得“上套了”(他的战略补给线太长,加上冬天运输不便),拿破仑随即下令后撤至波兰。俄军就在拿破仑撤退时开始了“游击战”,最后回到波兰时,拿破仑带去的60万大军只剩下了不到6万。俄国这边也损失了40多万人,对俄国自身也造成了很大的挫伤。

拿破仑率军队在寒冬中撤离俄国

柴可夫斯基写的《1812序曲》就是描写的这场战争,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也是。

拿破仑在以前一直被大家视为“战神”,是不可能被打败的。俄法战争的失败让拿破仑之前费心尽力创造的秩序发生了失衡,各地揭竿而起要求独立。俄法战争消耗了法国军队当中大量的精英主力,这为第六次反法同盟的胜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奠基作用。

第六次反法同盟

俄法战争后,大家一看,哦!原来拿破仑是可以打败的啊!那大家要不组队再来一回?这就是第六次反法同盟的形成。

第六次反法同盟还是那几个老哥们,奥地利、英国、俄国,这次把普鲁士也带上了,大家趁热打铁,决心这次就把拿破仑给干掉。拿破仑刚开始是出了40多万人和联军打,但后来一些附庸的小国揭竿反叛,所以第六次反法同盟期间拿破仑已经没有太多的兵力了。1812年到1814年虽然拿破仑也打了不少胜仗,但是他的命运转折已经到来,这个势头他已经无法改变了。

拿破仑用7万人的兵力死守巴黎,而对面是50万人的各国联军。一路败势下的拿破仑虽然顽强抵抗了一段几天,但面对即将到来的结局,已是无力回天。1814年4月拿破仑退位,但他没被杀,而是放逐到了意大利的厄尔巴岛上,好吃好喝供养着。

如果把俄法战争也算在内,从1812年到1814年战争结束,一共有250万人参战,200万人阵亡。

第六次反法同盟其实广义上来说代表的是一个时间段,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军事行动。奥地利从刚开始的与法国联盟进攻俄国,但是呢并不积极,然后保持中立,而后抓住了机会加入反法联盟干了一票漂亮的。这些国家政策方针基本都离不开一个人——就是,梅特涅。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Wiener Kongress)其实就是打败拿破仑后,各列强的“分果子大会”,但他的意义远超于此。在“维也纳会议”(Wiener Kongress)上重新划定了领土范围、各国国界,这场会议制定的欧洲新秩序被一直“保留”到一战前,为欧洲带来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这场会议的局儿是谁组的呢,还是梅特涅。

“维也纳会议”(Wiener Kongress)大概开了是“一个学年”,从1814年秋天一直到1815年夏天。主要开会的是大国列强,小国的贵族基本就是“听宣”。梅特涅在这场会议里极力推崇“大国均势政策”,基本就是咱们大家有事好好商量,谁也别打架,为的是防止欧洲再出现一个武力特别强大的国家。

会议上大部分都是领土划定,比如前面提到的拿破仑二夫人,那位奥地利的公主,他在拿破仑退位后获得了意大利北部帕尔马公国的领地;奥地利重新获得了蒂罗尔、萨尔兹堡和威尼斯,诸如此类。

维也纳会议(Wiener Kongress)后的欧洲“新秩序”

这场会其实开的也不容易,既然是“分果子大会”,就肯定会有个别国家不满意,要求多得点儿。“维也纳会议”(Wiener Kongress)期间,俄国就联合普鲁士准备一块儿把萨克森和波兰给分了,多方势力的不和差点又打起来,梅特涅就两边不停地调停(这段历史极其狗血和麻烦,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以后单独挑出来给大家详细聊一下)。

你以为“维也纳会议”(Wiener Kongress)开完了,这事儿就该完结了?没呢,乖乖往下看吧!

第七次反法同盟

你在逗我吗?不都在“维也纳会议”重新划分完领土了吗,哪儿来的第七次反法同盟。别着急啊,那个最著名的“滑铁卢战役”(Schlacht bei Waterloo)还没打呢。

拿破仑退位后被流放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这个岛离“五渔村”和科西嘉岛不远),拿破仑被关了11个月后就生生有本事在密集地看守下逃回法国。这个时候其他列强在干嘛呢?没错,他们正在维也纳开会呢,突然一听拿破仑跑回巴黎了,好多人就坐不住了,咋办呢?还能咋办,再打呗!

拿破仑的复辟历史上称为“百日王朝”(Cent-jours),因为仅仅维持了101天

拿破仑从那个小岛逃出来,登陆法国的第六天就进驻巴黎,重新整理了军队,大部分百姓仍然坚决地支持他。这次反法联军派了70万人,结果你也可想而知了。

联军和法军在滑铁卢决战,法军7万多人参战,因为难以抵挡英荷联军及普鲁士军队的攻势,溃败而逃。拿破仑这次逃回巴黎后,心里其实也真的有数了,自己这回真的“大势已去”了。

“滑铁卢战役”(Schlacht bei Waterloo)

这回欧洲各列强对拿破仑就不再客气了,以前流放时的一切优待全免,还有你不是能跑吗,我让你跑!这次把拿破仑扔到了太平洋上一个隶属英国的圣赫勒拿岛(Saint Helena)上,这个岛距非洲西岸1900公里,距离南美洲东岸3400公里。

至此,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欧洲也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战争,进入了几十年的太平岁月,而拿破仑的一生也就这样被定格在了历史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