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阳之日 |萨提亚给老小孩儿的心灵反哺

 萨提亚大学 2016-10-31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给爸妈打个电话,或回家看看。如果相信,无论身在何处和他们说一说心里话,那份联结生命内在的能量信息都会相互传递感应。而爱,正是滋养生命内在渴望最重要的养份。


无力表达的爱,其实是父母与孩子都被卡在了旧有的沟通模式之中

当子女成人之后,和父母在社会化的视角上趋向平等;

但是,如果我们内在渴望的部分并没有形成一种自给自足、自我满足的状态,很多时候当我们重新面对原生家庭,面对可能一辈子都靠本能养育子女的老爹老妈的时候,还没有能够通过自我的调整跳出与父母沟通的旧有模式,就很容易就把我们拖回到做孩子时的体验。


这也就是很多时候,长大成人的孩子在面对日渐衰老的父母亲情时,内心充满“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无力,却因为难以摆脱彼此纠结的关系而倍感自责。


被迫屏蔽的爱背后,是妈妈童年时的委屈与无助

最近一年迷上微信的老妈,有一天忽然问我,你的微信朋友圈我怎么看不到啊?

我不好意思告诉她,其实,是我悄悄把她屏蔽了。


在这道屏蔽的保护下,老妈既看不到我发的朋友圈;我也看不到她发的消息。

和老妈划清界限,是我在一次一次和她精神交锋的过程中,学习到的“逃避法”。


因为我这老妈对于网络上流传的负面信息的敏感和好奇,就好像时时拿着一床厚重的大棉被要给我盖。当我表达:外面阳光多好,晒晒太阳会更健康。而握在老妈手里的爱,就只有那床大棉被。


这床大厚被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方面的包括“水果商贩的含泪自述”、“牛奶将人类送入癌症的坟墓”;社会类的有“某某就是病态”、“母亲含泪杀子并自杀”;灵异类的“老妇被‘鬼上身’全程”;国际新闻“日本核辐射海鲜进入中国”……


有一阵子她看到我们家喝的水是纯净水,告诉我说,网上报道这样的水“养鱼鱼死,养花花死”,以后千万不能再喝这样的水了。


每每听到老妈对我发出类似的提醒,都让我觉得喘不过气。对她的回应也都是在极力克制之下的敷衍。而我们的关系也止步于对日常生活的关照,我也好像一个对负面新闻过敏症的病人,从母亲大人这里衍生出对一切负面消息的屏蔽。

看到内在的不满足,或许是亲人间重新接近的起点

偶尔碰到老妈问我,咦,我怎么看不到你的朋友圈时,我也嗫嚅着左顾而言他,心里未免没有对亲人隔阂的内疚;但我也发现,恰恰是借助于这道屏障,我为自己留出了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让从小生活于恐惧威胁之下的心有了一个安全喘息的归宿。在把老妈的好奇心隔绝在外的过程中,我越是能够照顾好我自己生活的时候,我的心也随之安稳下来,再去看妈妈关注的各类话题时,也就越能体会到她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妈妈从小面对着父母离异的境遇。从小生活环境、原生家庭的影响,就是那种自身安全感匮乏,让妈妈在面对外部世界总抱持着一个特别大的恐惧,当她成为母亲之后,这种内在渴望的空洞也成了她习惯从孩子那里索取爱的本能。


看起来,一个30岁即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从小面对家庭的破裂,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也养成了在旁人看来能干、操持家务的本领。但是当她内在对爱、安全、被接纳、被欣赏的渴望从来没有因父母的给予而获得满足时,她对外界的反应常常出于恐惧的反应,也自然对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变得格外敏感。


这种敏感既表现在孩子小时候身为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指责,等孩子长大,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这种敏感又转变成对孩子独立生活的各种担心。


焦虑父母内在的心理语言就是:一切让我感觉不安全的因素,你都要好好记着,不要触犯,这样我才能够安心。

心灵的反哺就是坚实了自我的内在之后,给予父母心灵需要的爱、安全、接纳、欣赏


因为是至亲,我从小认识的妈妈就是从仰着头才能看到她的角度——她的凶巴巴我会害怕,她的大嗓门我会心慌,她对我的挑剔让我无地自容,而她说的话全都对,却在未来的生活中让我感觉窒息不自在……


可是,当我透过学习有能力了解到,这一切都是她在运用她的应对姿态,来保护她内心没有得到的满足、甚至是曾经的创伤时;我换作一个成人的角度与她平视,并满怀善意地看向她儿时的经历,看到她内心处的期待与渴望,我就不用再害怕。


当我知道她生怕我和我的孩子在生活中受到外界的伤害时,我回到家里,安安心心地坐在那里,不用大声吼我自己的小孩让他听话,也不一句紧一句地催他写作业,我觉得,那个依然会追着儿子后面喂水的老妈,其实也像个孩子在和她的外孙玩一场你追我跑的游戏……

作为成人的角色,就是满心欢喜地欣赏着这幅生活的画面。


本文有齐家盛业萨提亚学院提供,如若转载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