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话、说事和说人
近期,我从网上读到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心里学,写得太好了。我看后感到确实受到触动,虽然不是一本书,但是我知道,读一本书后,书的内容也就那么几句话让我触动,也就那么几件事让我深思,也就那么几点感动让我学习。由于工作忙的原因,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通过读这篇文章,我同样得到与读书相同的收获,目的都是教育人、启发人。由此,我想到了说话、说事和说人。 说话、说事和说人,虽然都是说,这里边还大不相同,是说话、说事、还是说人,坚持什么样的观点,由于出发点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说话,我个人认为说话是没有效益的,不会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说话的出发点是说话,说的话也许有用,也许没用,但是说话它不分有用性和无用性,反正就是说话,那就是聊天,有位高人说过接电话超过2分钟,就说明这个人办事托拉,效率不高。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说话有的是有用,有的是无用,如果无用的占50%以上,那将是浪费多么多的时间啊!所以我还是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不说扯蛋的话,不吃扯蛋的饭,不做扯蛋的事,坚持认真、专业、务实。因为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作的快节奏,来不及你无所事事地去聊天说话。 说事,说事是和说话相对照而言的,是对说话的参照物,我很主张说事而不是去说话,因为事业需要认真、专业、务实地去做,说事不同于说话,说话可以完全带有80%的粘糊性,而说事不一样,说事几乎不能粘糊,出发点是说事,那么工作效率就高,如果出发点是说话,那么工作效率就会很低,所以在这个方面,要有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如果不加区分,那么对工作效率而言,对事业而言,那将是一种毁灭和损失,反之,那将是一种进步。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如果在这个方面不加以区分的话,那么这个地区的发展将是落后的,如果想改变习惯中的生活方式,那将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有的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且常年落后,而有的地区发展就一直很快,因为现实是习惯中的现实,现实有时是十分残酷的,我们是不能以高调的理论就能改变的,也就是说人的性格可以影响,但是很难改变,如果有个人的性格变化了那是由于影响而得到的改变,不是因为改变和说教而得到的改变,就是这个意思。 说人,说人是最次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因为人各有特点,说了人的特点,对事业的发展也是起不到很大作用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这才是最佳的生活生产方式,当然,从教育的角度考虑,还是需要加强对人的教育,这里的说人,可以认为是育人,而不是普通的说人,好人不用管,管的没好人,这句话是极不科学的,因为一棵小树要长成参天大树,是需要不断地修葺的,如果不加修整,它会横长、乱长、疯长,或者自生自灭,反正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而对事业而言,会用人、会做事是事业成功的一半,这倒是很有科学道理的,但是这还不是说人,所以对生产生活而言,相对于说事而言,我是不主张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说人上的。 总之,说话、说事和说人,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存要素,但是在对事业而言中要加以区分,因为这有利于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也有利于环境的改变。 |
|
来自: 你是不一样 > 《人在江湖~工作(协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