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致您耸肩的肌肉(李哲教你学解剖 视频)

 xyf4345 2016-10-31


导致您耸肩的肌肉 (李哲教你学解剖  视频)

附视频(建议WIFI环境下打开)



“肩胛提肌”,这块肌肉很多人都不会陌生。

但,对于这块肌肉的理解,至今包括绝大数的培训师在内都没有弄清楚。

无论你是健身教练还是康复治疗师,还是已经走入培训讲师行列,“不宜强化肩胛提肌”这句话,我想很多人并不陌生。

但是,这句话让太多人陷入了极大的误区。


如果你有心想弄清楚这个多年的误区,那么请你认真的并带着质疑读完这篇文章。

“肩胛提肌”

这是一块真的真的需要强化的肌肉!



在阐述说明之前,希望各位老师都要先掌握一些最基础最必要掌握的知识。


  • 近固定&远固定

什么是近固定?这是骨骼肌工作的术语。

近固定,肌肉收缩时以近侧端为定点称近固定。说简单点就是,以肌肉起点为定点的,肌肉止点向起点收缩的,称之为近固定(也就是,近端固定,远端收缩)。反之,以肌肉止点为定点的,称之为远固定。


肌肉是有起点和止点的,那么肩胛提肌这块肌肉同样也有。


肩胛提肌

起点:第一至四颈椎横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角(上角)和内侧缘上部。

机能:

近固定,使肩胛骨上提……

远固定,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侧屈、后伸;两侧收缩,使头伸直。

(以上解剖基础知识来自解剖书,随便找本解剖书,大同小异。不要去纠结不同版本解剖书微小的差异。)


“不宜强化肩胛提肌”,仅仅对近固定而言的一种说法。因为很多老师会告诉你,强化会让肩胛骨上提,那样就会耸肩,耸肩就会…………

  • 见过你的老板开会吗?双手支撑在桌子上,身体重心在双臂,然后怎样?他的肩膀被撑起来了哦!

你见过在做双手支撑桌子前,先主动的把肩胛骨上提耸肩后再做支撑的吗?


  • 见过那些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吧,你也可能要在电脑前写些东西。当你的双手往桌子上一放,身体重心向前,放松。肩好像上去了……

你会不会在伏案之前,先主动的把肩胛骨上提,耸肩后再坐在电脑前?


  • 在你手托着腮在阳台眺望远方,你的肘放在台上做支撑,你的肩好像上去了。你不是故意耸肩的……


你会不会在眺望远方之前,先主动把肩胛骨上提,耸肩后再去将肘支撑在台上?

  • 在柜台前,你看到喜欢的商品,你的双肘会支撑在柜台上,低头挑选,你的肩好像上去了。你不是故意耸肩的……

你会不会在柜台前,先把肩胛骨上提,耸肩后再用肘支撑?


你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你的肩向上了,但我相信你不是主动成心耸肩让肩胛骨上提的。


当学习这块肌肉的时候,不能只关注近固定收缩,你应该更去关心远固定收缩的功能。

要想去解决颈椎问题,那么这块肌肉的远固定收缩必须要做,而且是重点。

请你放心,肩胛提肌远固定收缩不会让肩胛骨上提的。


很多人颈椎有问题,常常肩颈区域出现酸胀疼痛,而肩胛提肌是肩颈损伤最常见也是疲劳、劳损、损伤几率最大的一块肌肉。

为什么这块肌肉是肩颈劳损的主要肌肉呢?

你需要知道一个特别重要必要的知识,这与评估、评估后的解决方案关系紧密,同时取决于解决方案是否高效。

请记住14个字:

离心 紧张 被拉长

向心 紧张 被缩短


这是软组织筋膜、肌肉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两种状态。

中立位,仅仅是理想体位。在日常生活中它几乎很难在无意识下存在。

那么,“肩胛提肌”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怎样存在呢?


  • 在日常生活中,低头多还是仰头多?



“此时,也许你就在低着头看这篇文章”

只要你低头,下颚靠近喉咙,即屈位。颈椎的棘突之间距离会比中立位时要长,颈后的一些肌肉也被拉长。故,“离心、被拉长”。当长时间处于被拉长的状态下,离心的紧张就产生了。

请牢记这句经典“离心、紧张、被拉长

对于日常生活中处于“离心、紧张、被拉长”的软组织来讲,既然紧张就要放松,放松的方法很多,拉伸仅仅是其中一种方法。拉伸,是通过延长软组织长度来降低张力(紧张度)的一种方法,对于已经被拉长的软组织来讲,拉伸并非是最佳的方法。


对于离心、紧张、被拉长的软组织来讲,拉伸仅仅是当时缓解、舒服,但长期以往,会造成更加严重的问题——!

(备注:不是拉伸不好,拉伸技术对于“向心、紧张、被缩短”的肌肉来讲是最佳的放松方法。)


说到“肩胛提肌”,不得不说说“上交叉综合征”

这个也是存在很大误区的。


“深层颈屈肌”真的弱吗?

深层颈屈肌(头长肌、颈长肌)。

请查阅一下各种解剖学的书,看看这两块的肌肉功能是什么!

机能:上述肌肉作用使颈前屈和侧屈。

注意,是使颈前屈。

还是要问,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低头多还是仰头多?

如果是低头多,那么这两块肌肉真的……弱?


其分析误区来自评估,来自对颈椎状态的不明确。

首先要说明,前屈和前移是有区别的。


屈,如果是头颈的屈,那么下额会靠近喉咙。屈也会存在移,这是关节生物力学特点。屈多还是移多呢?关键看颈椎是否已经不再稳定。

而伸呢,如果是头颈的伸,其特点是下颚远离喉咙。

即,姿势性前突(就是耳垂与尖峰不在虚拟额垂直轴上,呈现头前突的样子)其实是分为:屈位前移和伸位前移的。


很多从业者在评估时不够严谨和细腻,总认为头前突的人就要强化“深层颈屈肌”。可以说,70%的人训练是效果不佳的。


那么什么样的人训练这块肌肉后特别管用呢?

答案:过伸位前移的人,也就是颈椎曲度过大的人。

而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人,真正改变颈椎生理弯曲的方法关键不在这里。

(下图:过伸位前移实例)

(下图:下颈椎屈位前移)

亲,先不要去纠结上颈椎和下颈椎。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既然评估存在问题,那么对应的训练方法一定存在问题。

这是必然的。


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法,同样需要你知道几个重要必要的知识。


  • 既然有近固定收缩,那么就一定有近固定拉长。

  • 既然有远固定收缩,那么就一定有远固定拉长。

  • 既然有等张训练形式,那么就一定有等长训练形式。

  • 既然有开链是运动模式,那么就一定有闭链运动模式。


不要小看动作的选择,方法的选择。那些世界级水平的训练动作也许只和你相差一步。

同样的动作,看上去一样,其实相差太多。






玩手机,玩电脑,长时间维持在一个姿态上会出现肌肉酸痛和劳损。有的小伙伴已经得了轻微的颈椎病!


颈椎病由于长期慢性劳损,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领职业病。

而颈椎问题会造成诸多的牵涉症状,最常见的就例如:
1,颈椎部位的疼痛
2,偏头痛
3,手指,手臂发麻等等

简单的颈椎的活动度测试:

您的颈椎侧弯过程中会不会出现疼痛?


   或是在转动过程中,是否一侧比较紧一侧比较松弛可以转开?








而长时间的保持相关的姿势也是会影响到颈椎问题:





姿态异常导致肌肉失衡

低头伏案引发的姿态异常,一方面使得某些肌肉长期紧张僵硬,另一方面某些肌肉缺乏激活与运动,所以非常羸弱,使得姿态异常得不到矫正。到底哪些肌肉过紧?哪些肌肉又需要加强呢?别急,先简单了解颈肩不适的专业术语—“上交叉综合征”,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针对性地矫正。

颈肩部肌肉可以排列为从左上至右下,以及从右上至左下的两条线。康复专家发现颈肩部不适的低头伏案一族,这两条交叉线上的肌肉呈现截然相反的特点:

左上方颈肩部肌肉:过紧,导致耸肩

右下方胸部肌肉:过紧,导致含胸

右上方颈部肌肉:缺乏训练而过于薄弱,导致头部前探

左下方背部肌肉:缺乏训练而过于薄弱,无法挺胸而致驼背


正是因为两条交叉线上的肌肉不均衡,一条线上的肌肉因为长期紧张而僵硬,一条线上的肌肉因为缺乏锻炼而过于薄弱松弛,两条线上的肌肉失衡加剧了颈肩部不适,颈肩不适引发的姿态异常又使得肌肉更加失衡,这时恶性循环就产生了,使得颈肩不适变得越来越严重。

错误的头部运动使得颈肩不适雪上加霜

要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一方面要改变长期低头伏案的工作姿态,一方面就是要进行合理的针对性运动,来纠正姿态异常和肌肉失衡。但大众往往因为缺乏知识,而做了错误的运动,导致问题雪上加霜。

最常见的错误动作 就是头部做米字运动,也就是做抬头、低头、左右旋转、左右侧屈的运动,亦或是做头部绕环运动。这样的运动既不能拉伸那些紧张僵硬的肌肉,也不能锻炼那些薄弱松弛的肌肉,在某些情况下(如椎动脉型颈椎病),甚至因为米字运动导致眩晕加重。所以,传统的头部米字运动和头部绕环运动毫无意义!原来脖子累了,扭脖子、转脖子都是错的!都是错误运动惹的祸!

正确的运动康复可以有效缓解颈肩不适

既然头部做米字运动或者绕环运动是错误的,那什么样的康复运动才是缓解颈肩不适的正确运动呢?

回到刚才提及的上交叉综合征,一些肌肉过紧,另一些肌肉薄弱,彼此失衡是导致颈肩不适的重要原因。那么拉伸放松那些紧张的肌肉,激活加强那些薄弱的肌肉,就可以起到纠正肌肉失衡的作用。肌肉平衡了,姿态自然也就得到恢复。






1) 颈肩部牵拉





这两个动作可以有效放松颈肩部肌肉,有助于减少耸肩导致的肌肉紧张。一个动作是朝侧面牵拉颈部肌肉,一个动作是朝侧前方牵拉颈部肌肉。牵拉30秒,重复2-4次。注意保持躯干正直,该动作是牵拉肌肉而非压迫颈椎。





2) 胸部肌肉牵拉





如图所示,手扶柜子或者墙壁,这两个动作可以放松胸大肌,有助于减少含胸状态。牵拉30秒,重复2-4次。





3) 深层颈屈肌锻炼






通过头部前伸后缩,特别是通过后缩训练,有效锻炼深层颈屈,减少低头看手机导致的颈部前探现象。可以采用背靠墙壁或者柜子,头后缩时以后脑勺碰到墙壁为动作质量合格。完成16次,2-4组,注意动作速度不可过快。





4) 肩胛骨周围肌肉锻炼






对于颈肩不适,最重要的训练不是针对脖子,而是针对肩胛骨,我们常常说要挺胸收腹,你以为挺胸真是靠胸吗?错!是靠肩胛骨周围肌肉牢牢锁住肩胛骨,专业术语称为肩胛骨后缩,只要肩胛骨稳定了,自然就挺胸,含胸驼背也就消失了。以下训练都是针对肩胛骨周围肌肉的训练动作。

动作1:肩胛骨和肩肘腕紧贴墙壁,手臂沿着墙壁,缓慢做上下运动,体会两侧肩胛骨靠拢的感觉。



动作2:手臂前伸保持不动,体会两侧肩胛骨靠拢的感觉。



动作3-5:快速小幅度扩胸动作,同样体会两侧肩胛骨靠拢的感觉。


动图


动图


动图


动作6-7:不同角度快速小幅度直臂肩后缩,体会两侧肩胛骨靠拢的感觉。




动图


动作8:肩关节画弧运动,在从高处下落过程中,体会两侧肩胛骨靠拢的感觉。


动图





5) 招财猫动作





手持两个矿泉水瓶做招财猫动作,该动作主要锻炼肩部肌肉,提高肩部稳定性。16次1组,完成2-4组,注意保持肘关节不动。

动图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