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工之乡”温州的这些民间手工艺简直绝了!不看绝对后悔!

 跋涉老者 2016-11-01

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温州的先人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其时的玉器、陶器,以及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西晋的缥瓷等闻名于世;宋漆器工艺精美,店号遍布全国,更是饮誉海内外,蠲纸、竹丝灯等被列为贡品;明镶嵌与清瓯绸、瓯绣、龙须席、雨伞等最负盛名。

这些手工艺人们,看似平凡无奇,却总能技惊四座。那是在一榫一卯间透露的智慧与情怀,更是在一捏一拿中掌握的分寸与艺术,最终凝结成一件件独具匠心的作品,在流年中始终散发光彩。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工匠”,他们还有一份独特的职业内涵,叫做“工匠精神”,而温州更以“百工之乡”著称。


雕塑类



黄杨木雕


叶润周作品

 吴尧辉作品

黄杨木雕是温州传统工艺美术主要产品之一,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它是以黄杨木为创作材料,采用圆雕、镂雕、浮雕等技法,属立体造型艺术品。黄杨木雕因所雕刻木材是黄杨木而得名。这种材料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密,色黄似象牙,年久色渐深,古朴美观,硬度适中,是一种雕刻小型圆雕的最佳材料。

温州是全国黄杨木雕创作的重点区域之一,主要集中在温州城区(今鹿城区)、乐清、永嘉等地。其中乐清从业者最多,创作最具特色。2001年,乐清黄杨木雕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品种,2006年5月20日,乐清黄杨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彩石镶嵌

谢炳华作品 

刘时梁作品

在温州诸多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彩石镶嵌可以称得上是一颗璀灿的明珠。历史悠久,驰誉中外。其以叶腊石为制作原料,釆用浮雕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既体现出石料的自然本色,又创作出工艺的美感,为室内陈设、摆挂的理想工艺品。

彩石镶嵌过去一直是温州出口的重要工艺品之一,1920年就已远销到南洋群岛一带,好多作品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竹丝镶嵌

张锦达作品 

竹丝镶嵌是温州竹制品中最为突出的艺种,它是将毛竹拉丝锯凹,用特殊的手法拼搭成“方胜”纹样,并以此为底版,然后将白桃木或其他材料锯成花鸟、虫鱼、人物等图形,粘嵌在竹丝平面,再施以浮雕技艺,成为一种独特民间艺术品。竹丝镶嵌由于画面素色洁净,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随着收藏时间久远,篾丝篱底纹的本色还会逐渐由黄而红以致棕红呈现古董色,显得特别珍贵。2007年6月,温州竹丝镶嵌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石雕

潘成松作品 

 陈顺德作品

传统的温州石雕艺术创作,一般可分为寻料、相石、布局、画坯、凿坯、钻洞、雕刻、擦砂、上蜡等工序,而其中最为讲究的,是相石。温州石雕最旺盛的时期,为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从业人员高达千余人,除温州艺雕厂外,遍及城区松台、洪殿、五马、九柏园头,乐清城关、四板桥、慎江、白象,瑞安白门、陶山,泰顺龟湖,永嘉千石、渠口等地,作品远销到了海内外,成为我市外销的主要产品之一。


乐清象牙雕

郑岁生作品 

乐清象牙雕是乐清黄杨木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工艺,由于乐清黄杨木雕的渊源关系,所以乐清象牙雕的艺术特色不同于传统的南北两派,也不同于天津、苏州等地,它融黄杨木雕的雕刻技法于其中,以圆雕、浅浮雕、高浮雕、镂雕等同时使用,所雕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主题突出,造型生动,精致细腻,具有端庄、古朴的特点。

乐清象牙雕作品早期以单一的佛人为主,后来逐渐增加为戏剧人物、历史人物、现实题材的人物场景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是乐清象牙雕在题材方面的又一个特色。


温州铜雕

吴尧辉作品

郑宝成作品

改革开放之后,温州一些民间艺人开设了一批工艺品生产作坊,并日渐形成规模。九十年代,随着这样的厂子越建越多,行业竞争愈加激烈起来,许多厂子开始谋求新的商机。恰逢此时,台湾祥狮工艺品厂入驻温州,他们生产的铜工艺品引起了许多温州工艺品厂的注意。

一些对市场具有敏锐嗅觉的艺人开始钻研铜雕工艺品的制作,通过向中国传统铸铜工艺取经,并结合自身丰富的雕塑艺术水平,温州很快成长起一批优秀的铜雕工艺品厂。现在,在温州境内,具有相当规模的铜雕厂已达十几家,工艺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温州现代铜雕艺术品在一方面继承和延续了许多具有深厚中国民间特色的内容和题材,另一方面也受到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推动,创作和生产了许多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


温州砖雕

仙岩砖雕作品

仙岩砖雕作品

温州各地均有烧制砖雕的技艺,历史十分悠久,其烧制的作品以造形优美,线条流畅自如而受人们喜爱。现今瓯海仙岩一带仍保留砖雕生产,这里自清代起,烧砖行业就十分发达,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砖雕一般分为窑前雕和窑后雕两大类,窑前雕是刻好土坯烧成砖,而窑后雕则是在砖成品上雕刻。仙岩砖雕属窑前雕,其工艺从古至今已历经百年,尽管其工具不断发展、改进,但现在仙岩砖雕仍然坚持采用传统的原料和工艺来制作。

此外,仙岩砖雕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价值。其雕刻图案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反映了地方的人文观念与集体心理,具有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和地域文化特色,对区域民俗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贝雕

郑大志作品

洞头生产贝雕有100多年历史。贝壳色彩自然且绚丽丰富,质地坚硬细腻,打磨后亮丽光滑,不变质易保管,可塑性强。贝雕工艺主要以江、河、湖、海中的各种贝壳为原料,借用贝壳的天然色彩、纹理和形体等固有的特点,因材施艺,经过设计、选料、破形、粗磨、精雕、组合,上漆,抛光等工艺制作而成。

为了贝雕这门技艺不至于失传,2006年洞头文广新局牵头集中洞头优秀贝雕艺人着重对贝雕传统螺细镶嵌工艺进行探索试验,并举办贝雕工艺传承培训班,着力培养贝雕产业复兴人才。2007年最具海洋文化代表性工艺项目“洞头贝雕”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竹壳雕

吴涛林作品

竹壳雕,是以竹壳为主材雕制而成的工艺美术品。竹壳雕的出现历史并不悠久,但其特有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并被世人所关注。乐清市黄华的吴氏家族几代人都做竹制品,到了吴贞山这一代,他对竹制品做出了突破,从用竹篾做日用品过渡到利用竹壳做工艺美术品,这种艺术品就称之为“竹壳雕”。

竹壳雕最大价值是自然美的充分利用,属纯手工、纯天然手工制品,工序细腻、精美绝伦,人物惟妙惟肖,动物栩栩如生。一般作品制作完成需一周到半个月,其他较大或较精作品时间不限定。2009年7月,“乐清竹壳雕”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偶头雕刻

季桂芳、季天渊、季海波作品

在温州的泰顺、平阳、苍南、永嘉、瑞安一带,木偶戏十分流行, 至今仍保留有各种传统木偶戏的表演活动,因而有“木偶之乡”之称。木偶戏的风行也直接促成了木偶头雕刻工艺的发展。在上述地区中,以泰顺、平阳等地的木偶头雕刻最为精致、最富盛名,是温州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首批认定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之一。

泰顺、平阳等地多采用提线木偶,亦有少量布袋木偶或杖头木偶。木偶头采用黄梨木、香樟木等木材雕成,角色分生、旦、净、末、丑五种和王乞老以及现代人物的造型等,一般十多件木偶为一组,可更换服饰,脸谱,能变化出近百种角色。泰顺、平阳的木偶头是雕和绘完美结合的工艺品,创作时注重雕工精细、线条清晰;脸谱描绘简洁朴素、表情丰富,粉彩工艺讲究精细。


泰顺车木玩具

季桂芳作品

季桂芳作品

泰顺车木玩具源于民间木偶戏,从木偶造型中脱胎而来。手工艺者利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泰顺木偶造型为范本,借助车木工艺制作基本特征,创造了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的“车木玩具”。

至今为止,国内外有三十多种书籍和报刊杂志撰文介绍并选登了泰顺车木玩具作品照片。《当代中国工艺美术》一书选登了泰顺车木玩具“西游人物”并在书中作了介绍,誉之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间特色的工艺品。


瓯塑

周锦云主持创作作品

林棣华作品

雷建栲作品

“千年堆漆艺术”、“东方立体油画”、“浙江三雕一塑”、“温州四瓯文化“(瓯塑、瓯绣、瓯窑、瓯剧)—这些在国内外与民间流传的提法,指的就是温州瓯塑艺术,并因历史以来盛行于瓯江流域而被温州市政府命名为“瓯塑”。

它以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而盛名中外与浙南民间,蕴藏中国深厚的漆艺与瓯越文化内涵。尤其近代温州瓯塑艺术,在瓯塑大师与艺人们积极创新努力下,使其精品濒出,大放异彩,现温州瓯塑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美术类)。

温州瓯塑,俗称“堆漆”,它是由我国历史上漆艺中的堆漆工艺沿革而成。其类别属于中国传统浮雕艺术,主要采用我国传统“纳光纳阴”浮雕技法为主,并根据作品内容需要,也吸收与结合西方“按比例压缩”浮雕手法及高浮雕与低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在构图与色彩上更多依据中国绘画原理,也吸收油画光色关系。


彩泥塑

南式仁作品

陈鹤亭作品

彩泥塑是流行于温州民间的一种雕塑工艺,作为一种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其历史十分悠久。它源自传统佛像雕塑,因而彩泥塑工艺多用于佛像、神像的制作,由于工艺精良,技术成熟,故温州地区的彩泥塑像,大多神圣庄严,气韵生动。

在长期发展和演变中,温州的彩泥塑工艺形成了独特的地方艺术特色,在民间以师带徒、父传子的传统方式得以传承,这一传承方式虽然原始,但却能不断刺激着从艺者在工艺上的创新。


温州米塑

叶朝光作品

王锦荣作品

温州米塑,是以糯米、粳米等为原料,磨成粉蒸熟,成粉团状后,和以各种色素并以揉、捏、掐、刻、扮等手法制作成各种人物、花卉、水果、水族、虫鸟等形象,它的工艺比较细腻、精致,造型逼真、生动,是群众十分喜欢的民俗艺术品。

温州米塑与民俗息息相关,是在各种民俗活动中而产生的。在温州,米塑的用途极为广泛,无论是喜庆年节或迎神赛会,都离不开米塑,一个人的一生中,更是离不开与米塑的关系。这几年,米塑作品不断地走出温州,走向全省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温州灰塑


温州灰塑渊源甚早,相传唐朝时期就已传入温州,在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最为盛行,尤以祠堂、寺庙和豪门大宅用得最多。2009年,温州灰塑列入第三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仍从事灰塑工艺的艺人,在温州已不多见,其中瑞安的开景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的李景远是其中少数艺人之一。随着现代建筑兴起,传统的灰塑在建筑上应用极少,其技艺也面临着消失。即使像李景远这样的“工程师”级别的灰塑艺人,也只限于在古建筑的修复上施展技能。


温州绸塑

郑永龙作品

绸塑,为温州传统的民间艺术。是由纸扎、彩扎等工艺演变发展而来。其艺种的形成,是与旧时温州民间诸多的喜庆活动有关,如用作元宵、拦街福、迎神赛会、唱大词及民间红白喜事的摆设等。一般以塑造戏人物曲人物为主,高约30厘米,近年来也制作了不少大型绸塑,高度超过8米以上。2007年,绸塑入选浙江省非物度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绸塑系综合性民间艺术,它集泥塑、纸扎、刻纸、彩绘等技法,从选题到造型设计,都需要精心构思。


苍南矾塑


苍南县矾山镇是世界四大明矾产地之一,素有“祖国矾都”之称。矾塑,又称明矾塑形工艺,是聪明的“矾都”人民利用当地出产的明矾,借鉴传统彩扎塑形工艺创造出来的一种工艺,也是独一无二、一枝独秀的民间手工技艺。

矾塑是艺术与科技、手工与“天工”巧妙结合的工艺,以线条造型,用材简单,创作方便,工具只需一把镊子、一把剪刀、一把钳子,材料只需数条铜丝及数种有色纱线,就可扎成各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模型,再将模型放入明矾结晶池,通过自然凝固,使模型上的纱线沾附上晶莹剔透的明矾晶体,成为别具神韵的矾塑作品。


刺绣类



温州瓯绣

瓯绣厂集体创作作品

瓯绣厂集体创作作品

瓯绣,与苏绣、湘绣、顾绣、蜀绣齐名,被称为中国五大名绣,是温州特有的绣种,也是独具地域特色的东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6月,瓯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瓯绣图案百变, 在千丝万缕的纠缠中,创作者通过对画作的“绣”化,让原有的意境在针线中重组,体现的也正是自身的灵感与情绪。早期的绣品有神袍、戏装、寿屏等,后来又扩展到刺绣山水、人物、走兽、书法等,具有较高的观赏艺术和装饰效果。

瓯绣作为民间工艺美术的一种,风靡大江南北,国家领导人也曾将瓯绣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同时也成了一些民间收藏家珍藏的艺术品。1972年,《百鸟图》被选送为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国礼。1979年,《红楼梦十二金钗图》在香港亚太丝绸博览会展出,被收藏家以高价收购。


 温州发绣

孟永国作品

蔡淑明作品

温州发绣工艺独特、技艺精湛享誉海内外,人称“天下一绝”,是浙江省著名的特色传统工艺品种,中国24个地域绣种之一,独具温州地域特色,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刺绣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有较高的艺术品位与收藏价值。

发绣的材料主要是纯天然的人类头发,并以纯手工技艺制作,发绣具有绣面质感独特、色彩淡雅悦目、层次丰富、变化微妙、永不褪色、题材与表现形式广泛、经久保存等特点。

温州发绣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几代艺人的发绣传承,代表人物有吴文英、魏敬先、孟永国、万升平、陈洋、蔡淑明等。


 温州十字花

王劲忠、刘丹作品

王劲忠、刘丹作品

温州十字花,俗称“挑花”或“花巾”。系利用棉布的经纬机理,挑绣出由斜十字针法组成花纹图案的平面造型工艺品,又通称为“十字花绣”,属捏绣类工艺美术品种。

主要生产加工区域为温州市区、乐清、瑞安、洞头、永嘉等地。2001、2006年,温州十字绣被浙江省与温州市人民政府认定为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之后,又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族刺绣

平阳畲族刺绣,绣艺精妙,针法繁多,精工细活,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缎、麻葛、布帛等底布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从而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在领口、对襟等部位要花很多功夫才能绣好。

以往畲族少女出嫁前要绣很多东西,刺绣好的姑娘会受到特别青睐。但在刺绣手艺方面,畲族男人也是毫不逊色的,他们的技艺同样令人佩服。刺绣的样式丰富,色彩艳丽。畲族刺绣的作品民族特征显著,体现了畲族的民俗风格。2008年,平阳畲族刺绣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印染类——温州夹缬




温州蓝夹缬堪称我国印染技术之母和中国传统印染工艺活化石、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翻过千年的历史扉页,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国古代的夹缬大多是多色的,如今这种多彩的夹缬工艺已经真正失传了。现苍南薛勋郎、乐清陈松尧、瑞安王河生三个工艺人生产的夹缬,是一种蓝花白底、蓝白相间的蓝夹缬。

温州夹缬以雕刻着精美对称图案的木质夹板为工具,以民间土纺棉布为主要布料,以蓝草炼取的靛青为染料,所用的布料、染料、工具,都来自于自然界,生产过程从不使用任何化学原料,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这种夹缬,生产技术性强,生产流程环节相接,周密而考究。


剪纸类


乐清
细纹刻纸

陈余华作品


细纹刻纸是温州最为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之一,其原型为元宵节龙船灯彩——“首饰龙”上装饰用的“龙船花”。因其图案复杂、线条细腻,用刻刀刻成,故而得名“细纹刻纸”。细纹刻纸的诞生地为乐清。

细纹刻纸以精细闻名,一幅细纹刻纸的作品从设计到完成要经历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工艺流程。2006年6月,乐清细纹刻纸于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乐清细纹刻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乐清细纹刻纸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苍南
点色剪纸

叶文运作品


苍南点色剪纸是产生于农耕社会时期的民间艺术,是剪纸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在中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

苍南点色剪纸起源于明代纸扎艺术,主要用于祭奠、太平纸龙等纸扎装饰,作品形式多样,有用宣纸剪刻成图案,再根据不同场景点染各种色彩的,也有直接以金银纸和色彩纸剪刻镂空套拼而成图案的。到了上世纪70年代,艺人们在艺术上有所创新,其剪纸作品融进国画和水彩画的用色特点,摸索出一种“水点色”的技法。

苍南点色剪纸作品题材丰富,品种繁多,精工细作,花样翻新,并吸收乐清细纹刻纸、广东佛山金箔剪纸、河北蔚县点色剪纸等各地剪纸之长。


温州
立体剪纸

张宏欣作品

立体剪纸究竟起源于何时,现难以查考,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曾风行一时。立体剪纸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即可剪,也可贴叠,人物、建筑、虫鱼花鸟等,均可作为创作的对象,深受人们的喜欢,尤其是儿童。


张宏欣是鹿城区民间艺人,在传承父辈的剪纸技艺上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摸索、研究,使立体剪纸艺术有了新的提高,其手下的造型对象更加生动逼真,形式更加多样化。他的创作主要以表现昆虫为主。用类似色彩的卡纸,在无线描的情况下,剪出形态各异的昆虫,再加以整理成型。


平阳
太平剪纸


太平钿剪纸与民俗紧密相连。旧时凡逢年过节或婴儿周岁、小孩子上学、新屋落成、新人结连理、老人寿诞等喜庆活动,常用相应的太平钿剪纸装扮屋内的门窗和墙壁,并摆放在各式瓜果点心上,点缀喜庆和图吉祥。

平阳太平钿剪纸通常是一次性用品,用好即毁。但因为剪纸的美观和品种多样,人们还把它收藏起来,特别是高手剪的太平钿常有珍贵邮票一样的待遇,妥善地保存着。平阳太平钿剪纸以群体性的方式传承至今,剪纸艺人以农村妇女居多。


漆器类



苍南夹纻漆器

何必阔作品

苍南夹纻漆器,亦称脱胎漆器,是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髹漆文化,特别是汉代漆器夹纻技艺发展起来、一种制法殊异、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漆器工艺艺术珍品。2009年6月,作为传统美术项目被浙江省政府列入第3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成功申报温州市优秀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品种,列入首届温州市城市礼品榜单。

从古至今,苍南的漆器髹饰技艺始终以实用和欣赏并存两条腿走路,从一般的日用器具、椅桌箱柜、房梁藻饰、百世坊(寿棺)和神佛造像等,民间艺人各擅专长,各具特色,光彩绚丽,精工妙手广布乡镇,但夹纻漆器技艺以龙港镇“何氏夹纻”为独特。


乐清金漆圆木

乐清金漆圆木属于圆木工艺中的一类,以木胎为主,器皿造型大多为圆形,也有部分器具呈方形,主要用于生活用具和生产用具。乐清金漆圆木分布在乐清市的象阳镇、白石镇、城北乡、虹桥镇、仙溪镇、南岳镇等乡镇,但是以乐清市象阳镇的汤东、汤西、圆木社、万里桥等村最为集中。

乐清金漆圆木不仅形状雅致、实用耐用,而且构思巧妙、制作精细、工艺讲究,独具特色,集镂、刻、镌、漆于一身。


微缩造型类


>>>>

洞头船模

洞头船模多为浙闽一带的船型,以海洋渔业生产的各类渔船为主要原型,品种丰富多样,工艺精湛,需十几道工序,还要师徒传承,凝聚了海洋文化内涵,体现了海岛地域特征。

洞头船模不但造型精美还系统展现了渔业生产的发展史,印证了渔船制造业历史足迹,具有民俗价值,美学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2009年4月船模制作技艺列入温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秋小摆设

旧时,中秋节也叫月夕,月节,八月十五这天,月亮是一年中最圆的一天,人们有拜月、赏月、玩月之举,为了更好地赏月,富贵之家要搭架,装饰台榭等以供娱乐。温州小摆设,就是在这种习俗中相承下来。

它的历史悠久,相传南宋时已有,直至抗日战争前仍非常盛行。所谓的小摆设,就是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器物,诸如人物、家具、乐器、兵器、生活用具、器皿、旌旗、灯彩等,后又延伸到微缩建筑,如门台、牌坊、亭台楼阁等。一应俱全,十分精致。2007年,温州中秋小摆设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民间绘画类



门神画



门神画,属于温州漆画的一种。2008年,门神画被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主要分布在瑞安、苍南、瓯海等地。

代表人物:瑞安市塘下镇董志远、瓯海区潘桥街道周国定、瓯海区仙岩街道虞冠东、苍南县桥墩镇廖宝兵等。



珐琅铂金画



温州的珐琅珀金画由乐清人黄灵燕自景泰蓝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处传承、改良而来,系温州众多工艺美术品种中独具特色的一种。

由于珐琅珀金画的作品题材多采用吉祥图案,其构图高雅、色彩丰富,给人既古朴典雅,又高档华丽的视觉冲击。再加上其以平面为底,能做成屏风、壁画、挂画等形式,而且不受材料品种、原料成本的限制,更容易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



龙湾镶嵌漆画


倪以定作品  


温州龙湾的镶嵌漆画,是一种利用当地传统的“油陶”艺术的油漆画,结合漆器螺钿的镶嵌工艺制作的独特漆画艺术品种。它是将油漆画和漆器镶嵌两种不同的传统工艺加以揉合后诞生的。它吸取了两种工艺的长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新的独特艺术形式。

龙湾镶嵌漆画的诞生,体现了传统的油漆画和漆器镶嵌工艺传承中创新、发展的方面,也填补了温州地区漆画类工艺中类似品种的空白。



玻璃银光刻


项之华作品  


“玻璃银光刻”,属工艺玻璃类制品,20世纪50年代由上海传入温州。温州玻璃银光刻作品画面光洁,线条精致完美,格调吉祥喜庆,色彩艳丽多姿,题材品种丰富,作品雅俗共赏,具有较强的艺术收藏价值。在当前人际交往加剧,旅游业渐成三产中中柱产业的时代潮流下,它作为交际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开发,极具市场潜力。


温州蛋画



温州蛋画是一种在蛋壳上描绘山水、花鸟、人物传说故事等图案的国画艺术,是一项风格独特的传统美术,从传统民俗活动中使用的喜蛋(把鸭蛋洗净煮熟,涂红蛋壳,作为贺礼送人以示喜庆、平安、吉祥)演变而来。

温州蛋画工笔精细,画艺精湛,不变质不霉烂,可作收藏品,是家庭小摆设的好选择。可作出口贸易商品,同时对民间画种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民间灯采类


洞头鱼灯


洞头鱼灯起源于清雍正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舞鱼灯的习俗,是洞头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也是传统性的有益的大众娱乐活动。

经过百年演变,随之洞头鱼灯制作形成两种特色,即:“神鱼灯”和“样本鱼灯”。“神鱼灯”主要分布在北岙街道的三盘岛。“样本鱼灯”主要分布在洞头本岛、大门岛、鹿西岛。


乐清天成宫灯

天成宫灯, 因产于浙江乐清的天成街道而得名。天成是一个在全国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它的地方, 全街道区域面积仅9.1平方公里, 人口也只有2万多点,可这里生产的宫灯却闻名中外。


天成宫灯的传统制作工艺极其复杂,据传有56道工序,包括挖竹篾、洗竹竿、钻座眼儿,样样靠手工作业。过去一般老艺人思想比较保守,手艺基本不外传,久而久之,会做宫灯的艺人越来越少,生产量也不多。

现在, 天成宫灯的制作随着时代的发展顺势而进,它的结构从原来的木头骨架,到2000年前后改为用铁皮制作,2012年再用不锈钢替换, 使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制作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


乐清首饰龙


乐清首饰龙是浙江南部温州地区乐清境内一种独特的龙灯,古时称“龙船灯”。目前,乐清仍从事首饰龙制作的主要以北白象林顺奎家族和象阳镇朱观呈家族传承为主,每年各自都要制作6、7架以上的首饰龙,订购者不断。

首饰龙制作技艺的工艺复杂,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刻纸等工艺技法于一体,在制作过程中,几种不同的技法交叉进行,是一种综合传统手工技艺的展示。


乐清龙档

乐清龙档,古称“板凳龙”,是用木头制作成的形如板凳连接而成的木板龙。乐清龙档历史悠久,据传始于明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乐清龙档最早存在于温州乐清县西一带村庄,后传至永嘉等周边地方。目前,乐清龙档的代表性传承人有乐清柳市镇的黄德清、黄北父子和象阳的郑胜存。

2006年开始,乐清龙档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走出了村居小镇,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2006年,乐清龙档被认定为温州市首批传统工艺美术重点保护品种和技艺;同年,黄德清和黄北父子制作的龙档参加了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并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永久收藏。2007年4月,乐清龙档在首届巴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中亮相,赢得了国外媒体和观众的高度赞许。2008年6月,乐清龙档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的工艺美术在历史上盛极一时,如今,温州还有工艺美术品种150多个,为此而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工艺礼品之乡”、“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都” 等诸多金名片。


编辑:燕燕

部分图片制作:彬彬

图文材料来源于《温州百工》一书,该书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编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